------ 文章開始 ------
作者 fatjung (fatjung) 看板 graduate 標題 [心得] 如何準備歷史研究所 時間 Mon Mar 28 18:17:44 2011 ─────────────────────────────────────── 這篇文章一方面是想要幫助正心誠意求知的人們準備研究所考試;一方面是要說明求 知態度與準備研究所考試的方法是一致的。之前韓蕾的心得文章雖無炫耀之意,但缺失在 於對於人們沒有真正的幫助,所以給人我們在雲端上高談闊論之感。所以我在這篇文章裡 要寫的是具體準備考試的方法,並由此呈現這與前文所論的知識觀點、求知態度一致。 準備歷史系研究所的人,或許多歷史系學生的求知,常有以下幾個問題,而有捨本逐 末之弊: 1.追逐流行:鑽研當下學術流行或熱門的課題,讀了很多論文專書。累積許多知識訊息 ,知道了很多學者的名字和學術議題,但是因此見樹不見林,難以掌握歷史的全貌,遇到 不熟悉的題目無法變通。 2.偏食:只讀自己原本熟悉的領域或時代,缺乏對於通史的認識。例如喜愛社會經濟史 的人常會對哲學或文化問題不」敬而遠之。 3.沒有規律計畫:因為歷史學海無涯,題海也無涯。所以學生可以隨興念書而不會產生 危機意識,讀到哪算到哪,沒有讀書計畫。 4.猜題:花許多時間去看歷屆考古題、或去猜想出題老師,準備這些老師的專業研究。 文明史的歷史觀點: 知識是貫通的訊息,不貫通的知識只是訊息。讀書應該先掌握大架構,把訊息放到這 個體系裡。要把書讀好不是搞「專業」,而是掌握到貫通的道理。念歷史最重要的是要建 立體系,歷史如果是沒有脈絡、沒有目的的,那所有的事物會變成各自存在而互不相關, 讀書至多只是成為百科全書式的博學而已,博而不通。 現代的學術主張專業化與多元取向,以科學而言,專業化帶來的是尖端的科技;但是 以史學而言,專業化帶來的是瑣碎的訊息,一個歷史學者的專業對於外人而言只是不知 道,但是不可能不懂。大部分的人以為準備研究所要遍讀群書,要對於學術的研究 成果很了解。但是首先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其次這是見樹不見林的偏狹。 歷史應該是有其發展的方向與目的的,而這種看待歷史的觀點也就是文明史」( civilization)的觀點;以此為前提,歷史的分期就不只是時間的切割,而是表現文明在 各個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西洋史分為上古、古典、中古與現代,其實就是認為古典性( 或現代性)是文明發展的目標。而以歷史之中有大量的知識訊息,那種分量根本不是個人 所能掌握的,但是以文明史觀點看待歷史,則所有的事物都有其歷史脈絡與定位、文明歷 史的發展有其終極目的、文化與價值之間有高低之別。 因此,最簡單的比喻是,準備研究所應該是在蓋一棟房子,而不是在拼拼圖。有體系 的求知之下,所有的知識各得其所,先有鋼骨的建立(體系),史實內容放進體系內自然容 易熟記;而拼圖式的求知只會累積一堆零散的訊息。 具體的準備方法: 1.選定底本:應先選擇史實充足的通史書籍作為底本。中國史可選傅樂成中國通史; 西洋史可以選王曾才或是高亞偉的世界通史。選擇底本目的在了解史實與歷史中的主要課 題,因此第一次的閱讀應該徹底而仔細,不要選擇性的讀。 2.了解文明歷史發展:歷史的分期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文明在演進。西洋史分為上 古、古典、中古與現代,其實就是認為古典性(或現代性)是文明發展的目標。要了解這 個文明歷史的整體架構,就必須念王世宗老師《古代文明的開展》與《現代世界的形成》 ;而中國史的部分則讀國史大綱以及錢穆其他的一些小書(見後)。西洋史與中國史要交互 著念,不能先念完一個再接一個,首先這讓自己維持對每一科的熟悉感,其次,文明的精 神是貫通的、普世的,念東西歷史都應該可以互相發明。 熟悉史實與了解歷史架構兩方面必須齊頭並進。所以1、2是同時進行的,如果以一年 為準備時間,1跟2大概會花2-3個月,這是求知觀念的骨架,骨架不穩則無法支撐血肉。 3.補充專書論文:專書跟論文的資訊應該人人皆有。把專書跟論文的最重要觀念跟論 點,根據歷史的架構,簡要補充在底本之上。這個部分可能又會花2-3三個月,也就是前 三部分就已經花了準備時間的一半。 4.重複閱讀:全部讀完第一次且補充完畢之後。就要開始重複閱讀,第二次可以花一 個月左右,從第三次開始要減少至兩周,最後減至一周。可以在一周的時間內把所有的資 料全部讀過一次(包括底本及補充的資料)。這要一直持續到考試前。 5.練習考古題:歷史系的學生通常比較喜歡念書,但不喜歡練習考古題。因為讀書可 以讀自己喜歡的東西,但寫題目則被迫要去面對自己不喜歡或不熟悉的東西,但是練習考 古題就求知而言是訓練自己掌握知識體系的能力,與找到知識訊息的定位的方式,就實際 而言,可了解自己在準備考試上需調整、補充者為何,並熟悉考試的狀況(包括時間分配 、份量、架構安排),才能將所學發揮到極限。 在重複閱讀的同時,到了最後2-3個月,要開始練習寫考古題。一開始可以一個禮拜 寫兩份,逐漸增加頻率,兩天寫一份,最後要一天寫一到兩份,並完全模擬考試條件,包 括時間、紙張等。 準備史學史與史學導論的方式,也是從文明歷史的架構來掌握,而不是把史學史當作 一個專業學科來看待,在這個情況之下,前述念書的方式就可以幫助掌握史學史的精神要 義了,因為史學史一定是來自於文化史或思想史的背景,例如先掌握了啟蒙哲士提倡的理 性精神內涵,啟蒙運動時代的史學發展便很容易把握。 台灣史:台灣史也是一樣選底本,念台灣史小事典,補論文。但是台灣史可以等到最 後兩三個月再念。荷蘭時代用西方海外擴張去理解,清領用中國史理解,日治以新帝國主 義理解,民國以中國現代國共關係理解。跨時代的問題多以族群關係和經濟發展為題。 考試:唸書唸到要進考場前一刻為止,考完了就面對下一科,不要跟人討論來尋求認 同或安慰。盡人事,聽天命,考生都喜歡強調聽天命,殊不知多數人根本沒做到盡人 事。因此,絕不可以提前交卷,要寫到最後一刻為止。 如何寫題目:考試時間100分鐘,先花8分鐘把所有題目看過一次,把想到的大綱或關 鍵字記錄下來。接著每題寫23分鐘,時間到就要認命換下一題。練習考古題應該要練習到 中間不會停筆的程度,這樣一題大概可以寫600-800字。一定要多寫! 如何寫不會寫的題目:在世界史的知識架構之下,就像灑一個網子,你當然就可以抓 到大部分的魚,如果有一條魚特別小溜掉了,你也會知道那個魚是怎麼溜掉的,因為你已 經張出一個大網,於是寫一個小題目你至少可以把周圍上下的一些問題拿出來談,從反面 的方式呈現出那個小問題的定位所在,或是說它要問的問題你已經旁敲側擊地試圖提出一 個解答。你可以將時代往上下延伸,或是談相關的問題,真的什麼都不會,那就寫你對於 這整個課題的理解,不要亂猜。 書單:列這個書單不是要證明需要讀很多書,反之,是要表示讀書的質比量更重要。 世界史: 王世宗,《古代文明的開展》、《現代世界的形成》、《歷史與圖像》。 Burns等人,World Civilization。有體系的歷史解釋佳作,但二十世紀的部分就顯得有 點雜亂。 張學明翻譯的《歐洲中古史》。規矩而完整但分量精簡的中古史。 王曾才的《世界通史》。王曾才編譯《西洋近世史》。能夠正確翻譯代表觀念大致正確, 這是不容易的事。 高亞偉的世界通史。基本上就是史實堆砌,作者對西洋史的理解是很膚淺的。 Paxton的二十世紀史,王曾才等人曾經翻譯過。 中國史: 傅樂成《中國通史》。史實堆砌,可以作為底本。 錢穆,《國史大綱》、《歷代政治得失》、《國學概論》、《中國思想史》、《秦漢史》 。中國史的派別可以分為錢穆與其他,錢穆是相信真理的,其他是不信真理的。所以錢穆 所講的體系與中國文明大部分都是正確的,那其他學者所說可以當作反面教材或是他家說 法。 甘懷真的《中國通史》跟杜正勝的《中國文化史》,這是學術界研究成果。還有日本人《 中國通史》是以人性利益解釋歷史的另一方說法。 梁庚堯中國史三的共同筆記。宋代至清代的扎實讀本。 李守孔的中國近代史。中規中矩。 徐中約的中國近代史。完整、代表外國的看法,可與前者對照,但實缺乏創見。 挑選重要的論文,在歷史系的中國史課程中應該都有開過清單。 中國文化新論(源流、制度、經濟、社會篇等不錯)、韓復智編《中國史論集》中挑選好 的文章來看。 余英時的書不得不看看,但他其實只是套用西方理論來講錢穆的觀念。應該用錢穆的觀念 來理解或批判他的說法。 結論:我應該負責把事情講清楚,希望這樣對於有心求知的人有所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42.65 ※ 編輯: fatjung 來自: 140.112.142.65 (03/28 18:18) ※ 編輯: fatjung 來自: 140.112.142.65 (03/28 18:19) 推 zzzxxxqqq:這篇有意義多了... 03/28 18:19 推 leepingyo:推 台灣史建議讀吳文星.黃秀政合著的五南版 03/28 18:21 ※ 編輯: fatjung 來自: 140.112.142.65 (03/28 18:25) 推 lavigneA: 03/28 18:24 → zzzxxxqqq:讀研究所對很多人來說只是要學歷好看 03/28 18:28 → zzzxxxqqq:你講追求學問的道理沒人聽也是正常 03/28 18:28 → Kelunyang:個人認為,不需要幫一篇被噓到X4的文章擦脂抹粉 03/28 18:29 → Kelunyang:您也不是那位高手,濠梁之辯,歧路亡羊爾 03/28 18:30 推 gj940102:有用心有推囉 03/28 18:37 推 spurs2120:他們根本就是同掛的啊 XD 03/28 18:38 推 arnys:這才是心得阿... 03/28 18:46 推 bigbvd2001:其實蠻用心的 03/28 18:52 推 NHWillams:這樣寫不是很好嗎 推一下 03/28 18:53 推 timyanzi:同是112卻差那麼多~~~給這篇推!!!! 03/28 19:16 推 oldfatcat:話說他是之前那位的師兄,也是去年的榜首,這文可以參考 03/28 20:09 推 miwoo:推助教@@ 03/28 20:12 推 aa3ch:以前我考的時候怎沒這篇QQ 03/28 20:13 → Kelunyang:我居然以小人之心以為是好警察壞警察遊戲,太慚愧了Qq 03/28 20:15 推 tomxul4:讀高亞偉的書要注意,有些翻譯名詞跟一般大眾所用的不一樣 03/28 20:38 → tomxul4:如拜占庭他是寫比贊廷,然後還有些錯字,大一世通讀的時候 03/28 20:40 → tomxul4:會邊讀邊挑錯字,上課時老師還會問:還有哪些錯字沒注意到 03/28 20:42 → tomxul4:所以讀高亞偉的書時,可以多拿另一本世通來做參考 03/28 20:43 → tomxul4:這樣子做,遇到翻譯名詞比較不容易搞混,這是我上課的經驗 03/28 20:45 推 leepingyo:其實王曾才教授的世通翻譯都很有個人特色....也要注意 03/28 20:57 推 jumiruku:結論也太小看他人。問題不在道理本身,在如何用、在哪用 03/28 22:17 推 motomiya:用心推! 不過還是希望你去勸勸學妹做人要懂得謙虛.... 03/28 22:37 → Eeyniar:歷史系也是有正常人推 03/28 22:56 推 Rucca:這篇很讚,但是就算有第一段的說明還是掩飾不了trista的傲慢 03/28 23:59 → Rucca:王世宗老師很棒這點根本不需要再用特別的方式表明了 03/28 23:59 推 daipon:是去年的榜首XD 03/29 01:39 推 wProust38:推 03/29 02:39 → wProust38:對準備研究所的學弟妹來說應該很有幫助 03/29 02:41 推 summersleep:路過推 這篇很實用啊~ 03/29 02:51 推 AL: 03/29 11:57 推 nekoprincess:推 03/29 13:25 推 barbie212254:trista很傲慢 希望你做學長的好好教她做人處世 03/29 21:29 ※ 編輯: fatjung 來自: 140.112.142.65 (03/29 21:58) 推 kesc:我只佩服台大文院戰神。 03/30 11:18 |
------ 文章結尾 ------
[複製網址]
[開新視窗]
[加到我的最愛]
[檢舉短網址]
[QR條碼]
服務條款 - 完全手冊 - 加入會員(免費) - 聯絡偶們 -
© PP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