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開始 ------

 作者  yuhung (MimiBao)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瓦力》:突破傳統的教育片                                      
 時間  Sun Jul 27 23:59:55 2008                                               
───────────────────────────────────────

不可否認,《瓦力》的教育意味很濃厚。一個被人類荒廢、充滿垃圾的地球,和苦守地球
的孤獨打掃機器人。題材並不新穎,甚至很容易淪為單純的說教片,但皮克斯厲害的地方
就在於舊題材也能有創新的表現手法。除了更進步的3D動畫技巧,用愛情和科幻作為包裝
,將嚴肅的議題變得震撼又感人,是《瓦力》看似平淡卻又如此動人的原因。


機器人談戀愛,《瓦力》不是第一個;未來世界充滿垃圾,警示人類、強調環保的電影,
《瓦力》不是開路先鋒;因為過於依賴科技而導致人類肢體退化,《瓦力》不是第一個提
出此概念的作品;人工智慧背叛人類的題材,《瓦力》更不是開山祖師。但將這些題材混
在同一部電影裡,又能夠保持完整性、原創性和娛樂性,皮克斯的《瓦力》卻可能是影史
上第一位代表。整部電影雖然架構在舊式的未來想像裡,但卻不讓這些元素變得混亂又尷
尬,該說的、該提的,無需言語,只用幾個畫面就完美呈現。


電影一開始就是以高空俯瞰的方式瀏覽整片垃圾山,雖然只是瓦力一個人孤獨忙碌的身影
,卻將人類這幾百年的變化簡潔明瞭地完整交代。原本瓦力有很多同樣型號的朋友,但都
因為年久失修而無法動彈,機器人的屍首、瓦力和小蟑螂的互動,短短幾分鐘觀眾就清楚
知道這個機器人是孤寂的。當瓦力為了一見鍾情的美形機器人伊芙衝上公理號時,看見所
有人類全都躺在漂浮電控椅上,變成好吃懶做的大胖子時,故事也只是用瓦力充滿好奇心
和救援心的角度來看人類七百年來的演變,而非用充滿批性的口吻謾罵。電影一旦扯到嚴
肅的議題,最怕的就是流於說教,但導演安德魯史丹頓卻選擇用溫馨浪漫的角度來看人類
 21世紀最迫切的議題之一,比起某些總是帶著恐嚇暗喻的嚴肅報導,柔軟觸動人心的手
法更能引起共鳴。


一部商業電影,但電影開始就是幾十分鐘完全沒有對白的影像,弄不好就會讓觀眾失去好
奇心,不得不誇獎《瓦力》的賭注下得又大又準。畫面上只有孤寂的配樂和灰茫茫的垃圾
地球,讓人聯想到《機械生活(Koyaanisqatsi)》後半段的畫面運轉,不同的是,《機
械生活》沒有劇情的拍攝手法,很容易讓沒有類似觀影經驗的觀眾陷入迷茫的思緒,即便
此片從影像和音樂,每個節奏都抓住人類心理的變化,是相當成熟的創作。但《瓦力》卻
在選擇僅用畫面呈現震撼感的同時,又兼顧觀眾的興趣和故事的鋪陳,於此,皮克斯的動
畫已經超越自家先前的作品,畫面意境的掌控功力又更上一層樓。



瓦力最愛看的《我愛紅娘(Hello, Dolly)》錄影帶除了表明他嚮往愛情的心,更說出濃
濃的懷舊情感。由「妙女郎」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我愛紅娘》剛好是上世紀歌舞片潮流
最後的經典,當年才27歲的芭芭拉史翠珊獨挑大梁,是演一個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的守寡媒
婆,活潑亮麗的演技讓電影充滿繽紛色彩。而已經和皮克斯「聯姻」的迪士尼,在其傳統
動畫最轟動的年代,無論是早期的《白雪公主》、《灰姑娘》,或是晚期的《阿拉丁》、
《獅子王》,都脫離不了歌舞片的影子。今年年初的《曼哈頓奇緣》除了惡搞不少迪士尼
自家的「梗」外,亦帶著一點點懷舊的風情,故用歌舞片來塑造影響瓦力內心的重要因子
,可說是再貼切不過。


除了歌舞片,這部充滿人工智慧的太空冒險電影也少不了向大導演庫柏力克致意。當公理
號上的人工智慧失去控制時,一生都活在電動漂浮椅上的肥胖艦長終於離開機器,邁出人
生的第一步,對應著艦長室裡猶如人類演化史的「歷代艦長玉照」,配合《2001太空漫遊
》的經典開頭音樂,人類與生命的演化生存史似乎就此拉開新的一頁,無論是背景、音樂
還是各種映襯,《瓦力》在此都和《2001太空漫遊》做了完美的呼應。好巧不巧,今年剛
剛好是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40週年慶。或許電影院裡知道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
》的觀眾不多,但整體編排依舊輕鬆易懂,讓皮克斯再創一部雅俗共賞的優秀作品。



離開懷舊經典,剛強的「女主角」伊芙配上老舊忠誠的「男主角」瓦力,明顯女強男弱的
對比不但是守舊的迪士尼電影幾乎不太碰觸的題材,也是許多好萊塢劇本容易處理失當的
議題。前幾年《我的超人女友》就是最明顯的「女強男弱」組合,導演和編劇想用誇張的
喜劇來包裝嚴肅的兩性問題,可惜處理卻失焦,無法成功引起觀眾的共鳴。《瓦力》重新
動用這種組合,不但一點都不突兀,反而增加了浪漫感人的溫柔,瓦力的傻氣成為他最動
人的特質。


雖然電影最後,人類的選擇多了股不切實際的天真和單純,畫面中的人類心智彷彿回到80
年代的純真迪士尼,似乎多了點不完美,但卻也和現實生活中的人類行為做了呼應和對比
。《瓦力》超出了機器人談戀愛的範疇,硬梆梆的古老題材少了說教、多了浪漫,不但講
述了一個以男性為主題、內涵更完整的愛情故事,也給人類的未來帶了點不一樣的期盼。


--
美麗新世界    http://blog.pixnet.net/mimibao

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 
        誰控制現在誰就控制過去
                       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th such people in i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98.227
llwopp:好文                                                     07/28 00:04
management:深有同感而且就有快發生的感覺                         07/28 00:11
jollypei:推!!!                                                  07/28 00:12
aquariuslai:你寫得真好!!                                        07/28 02:01
jet113102:好文                                                  07/28 11:06
tooodark:瓦力不是第一個,可以說說哪個是第一個嗎?               07/28 12:37
yuhung:機器人談戀愛:例子太多了,相信前幾年的"變人"大家最熟悉   07/28 13:00
yuhung:未來世界充滿垃圾、或是人類消失的警示電影,也很好找啊!    07/28 13:01
yuhung:人工智慧背叛人類,我想《2001太空漫遊》就是最經典的例子   07/28 13:02
yuhung:重點不在這些點子是不是全部都是《瓦力》首創               07/28 13:03
yuhung:而是這些老概念卻能被這部作品融合在一起又配合地恰到好處   07/28 13:03
yuhung:這才是《瓦力》優秀又有創意的地方                         07/28 13:04
kfboy:推                                                        07/28 16:25
juanmao:推                                                      07/29 11:15
sea4504:推~~                                                  08/08 17:13
ae123481:我女友看前幾10分鐘就沒興趣了...                        03/26 02:32



 作者  reke (當不成孩子王)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 人與環境的雙人舞─評《瓦力》                                    
 時間  Mon Jul 28 21:23:30 2008                                               
───────────────────────────────────────

http://rekegiga.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_28.html





    大音希聲,這個道理在皮克斯動畫《瓦力》(Wall-E)中真可以說是徹底的被體現。除
了主要的機器人角色之間言語並不多,全然透過動作在表達兩人之間的互動之外,看似簡
單的劇情,實際上卻有個完整的結構,蘊藏了更深層意義。

    《瓦力》的故事有兩個主要的角色,發生在兩個主要的空間,而同時也有兩個主題線
在進行。若將這三個層面串接起來,可以構成兩個鏈結:第一條是「瓦力(WallE) ─地球
─了解愛情」,第二條則是「伊芙(Eve) ─太空站─完成搜尋使命」。隨著電影劇情的前
進,這兩條線之間也不斷相互糾纏、迴旋,然後如同太空站的電腦解釋的「舞蹈」那般,
構成這整部電影極為優美而和諧的節奏。

    瓦力與伊芙之間的情感表達非常簡單,只是牽牽小手,就彷彿已經會讓兩個「人」臉
紅心跳。不過若要仔細品味這段感情的意義,倒是可以從許多方向聯想,而有各種不同的
解讀。

    我所聯想到的是,瓦力與伊芙各自代表的,就是自然與人類。瓦力樸拙的造型、滿身
清不完的塵土、孤獨的消化人類所製造的汙染,加上又住在人類背離的地球,讓這個人造
味頗重的機器人,也有了那麼一點大地象徵的味道;相對的,伊芙高科技、簡捷的造型,
就像是人類追求的易於管理的秩序,而她一感到威脅就予以鏟除的火爆脾氣,其實也像極
了過去以人力改造(不順心的)自然的粗暴思維。

    應該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難免會聯想環保的思維;然而透過將瓦力與伊芙做這
樣的解讀之後,《瓦力》的環保思考才能內化成一種精神、一種思想,而非只是表面「不
要製造垃圾」、「不要過度放縱慾望」等等枝微末節。瓦力對於伊芙的迷戀,其實就像是
環境對於人類長久而溫柔的包容;而伊芙對於瓦力,則必須在驀然回首之際才發現他的用
心。《瓦力》中揭諸的環境理念,應該是放下人類的身段,親近自然並與之和諧共處的。
這一點除了透過兩個主角之間的象徵展現出來之外,太空站艦長對返航態度的轉變,正是
從正面演繹出這樣的思考。他和伊芙同樣是在無意之間,透過螢幕影像重新認識、理解,
並愛上了環境所贈予人類的一切,兩相印證之下,環境倫理的思維表露無疑。

    從這個脈絡出發來觀察,本片在討論人與環境之間的阻礙時,無疑地將人們對秩序的
掌控慾望列為禍首。太空站的世界可以說是追求秩序的極致,一切都在軌道上運行,不容
許脫序的出現。瓦力進入太空站之後,帶來的就是各種脫序;除了自己搞亂了交通、放出
了許多故障機器人外,還感化了兩個人類,讓他們做出違反規定行為。伊芙在程式上對任
務的執著,原本也屬於這個大秩序的一環,而正由於瓦力無意間害她成為脫序的、要被追
捕的對象,才站她有機會進入太空,與瓦力在共舞之中首次有觸電的感覺。當然,對秩序
的最大控訴,莫過於將盡忠職守的自動機器人變成片中唯一的反派──儘管固守成規導致
災難的程式在電影史上早有不少先行者,然而在《瓦力》之中,卻由於其他劇情的鋪陳,
讓這個角色有了不同的意義,不再是對於人類思考能力的頌讚。

    雙人舞雖然是由兩個人共同表演,但是兩個人的舞步與肢體,必須緊密的結合互動,
才能舞出完美的姿態。《瓦力》的成就除了對愛情、對環境問題,能以幽默而簡單、雅俗
皆共賞的方式表達出來之外,兩項主題完美結合闡述出的理念,才是更深刻、更值得玩味
的所在。《瓦力》就是一支人與環境之間的雙人舞,舞得如此浪漫、舞得如此美妙。

--
                                       影像、聲音、文字間的操弄
                                部落格 http://rekegiga.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65.129
jcshie:推這篇評論 :)                                            07/28 21:27
jazy6804:為什麼廣告要寫說 宅人機器人阿= =? 瓦力哪裡宅?          07/28 22:39
reke:因為一窩蜂 什麼詞紅就用什麼詞                              07/28 22:44
weihang:優文                                                    07/29 01:47
Waitingchen:推這篇!!                                          07/29 11:15
Waitingchen:謝謝原po同意轉錄~ ^_^                              07/29 11:21
juanmao:推                                                      07/29 11:21
gausong:這篇真是切到點了                                        08/21 20:37




 作者  ToughRole (我醜胖窮笨)                                     看板  movie 
 標題  瓦力:今夏最美的純愛電影                                               
 時間  Tue Jul 29 20:03:42 2008                                               
───────────────────────────────────────

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9709792

(原作為Stormy)

愛情電影,是一種很容易拍爛的東西;純愛電影,則是愛情電影中最危險的玩意兒。

我對愛情電影向來比較嚴厲,不同於動作與色情,我對愛情幾乎沒有任何幻想,也因此對
劇情合理性或角色的反應之類的東西非常在意,我通常無法對表面的元素感到滿足,俊男
美女對我來說不是重點,夢幻般的轉折與際遇不過是點綴,只要無法在劇情與角色上說服
我、進而讓我感同身受,以上的元素都是枉然,所以,《戀愛沒有假期》或《愛情三選一
》之類的作品才會如此令我無感,沒有深刻寫實如《麥迪遜之橋》或淒美夢幻如《未婚妻
的漫長等待》的作品,在我看來根本毫無價值。

而在我的認知裡,比愛情電影限制更多的純愛電影,主要是編導透過敘事技巧與劇本設定
將角色與環境理想化,進而描繪出現實中幾乎不存在的愛情,這部分若是拍得好,就算是
毫不純愛的我也能深受感動,岩井俊二的《情書》、《四月物語》、《花與愛麗絲》都是
我鍾愛的作品,然而,要是技巧太弱、設定出錯,就會讓劇中人像是傻瓜,雖然純愛電影
確實常描寫傻瓜,但在此所呈現的傻瓜,看起來毫無可愛之處、只會凸顯其智能不足,比
方說,《現在只想愛你》就是最好的例子。

由此,愛情電影也好,純愛電影也好,這個領域值得一提的作品,真的非常稀少;在此情
形下,如果我說《瓦力》是今夏、甚至五年以內最美麗的純愛電影,你應該不會感到驚訝
,我不是開玩笑,電影看到最後,我的眼眶真的在微微發熱,瓦力與伊芙的表情實在太動
人,動人到我想唾棄許多空有外表的真人,那些只能依靠臉蛋或身材在偶像劇裡頭以愚蠢
的肢體與可笑的對白招搖撞騙的明星,在看過《瓦力》以後再與機器人比較一下演技,不
會羞愧得切腹自殺嗎?

我真的不在乎本片的劇情,特別是中段對美國消費文化的諷刺以及對人類文明破壞生態的
描寫,或者後段對回鄉人類再出發的樂觀主義,深刻也好,膚淺也好,深遠也好,粗糙也
好,我真的徹底不在意,因為瓦力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角,它的純真、好奇心、近乎愚蠢的
忠實與為了所謂的愛奮進不懈的意志力,才是本片真正生動而感人的地方,你當然可以說
它笨,相較於人類的現實,它確實非常笨,然而這樣的笨在它的身上卻是能被原諒、甚至
被欣賞的,因為瓦力並不是人,它是機器人。

機器人在電影的想像裡,總是有著無窮的力量,以及孩子般的直率與單純,這單純可以是
終結者的系統性殘酷,也可以是《霹靂五號》非人類的純粹角度,造型上類似《霹靂五號
》的瓦力當然是後者,因為是機器人,所以我願意相信它的純真,並接受對應於純真的愚
蠢,更不會懷疑它的忠實與真心,不同於一般純愛電影的角色,瓦力不需要接受現實人性
的考驗,至少在我們的想像裡,機器人可以很無情,同時也能很無私,在此,瓦力將人類
對機器的無私想像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非常喜歡瓦力在伊芙進入休眠狀態後,不眠不休、不畏風雨地陪伴它的橋段,同樣的情
節由人類來演,我可能會感動,但更可能覺得覺得虛偽、濫情或愚蠢,但既然瓦力是機器
人,這樣的疑慮就不存在,它將錄影帶、燈泡以至於其他垃圾般的玩意兒獻給伊芙的行為
,實在可愛到令人心痛,像是個孩子,卻又勝過真正的孩子,一般的孩子沒有瓦力的大眼
睛、傻氣的立方體造型,更不可能有它兼具靈巧與笨拙的動作與豐富的肢體表情,光是它
雙手相握的樣子又非常惹人憐愛。

片尾描寫伊芙氣急敗壞地修復瓦力,在純愛電影甚至連續劇的範圍可說是老套至極,然而
如此破舊的橋段交由瓦力與伊芙這兩個機器人來演,卻又是那麼地出神入化,放在韓劇的
脈絡裡會被我徹底踐踏與嘲笑的狀況,在此竟然害我差點濕了眼眶,雖然還是差了那麼一
點,但這已是幾年以內沒有電影辦得到的極限,因此,我真的不在乎本片其他的以致於多
餘的訊息,劇本上的瑕疵與敘事的過於簡化都沒關係,我在乎的,真的只有瓦力與伊芙之
間的愛情。

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對這幾年的愛情電影感到失望,你可以來看《瓦力》,這不只是
機器人卡通電影,而是一部達到人類演員不可能企及之極限境界的純愛電影。而如果你想
要找到對機器人的新詮釋,或者對人類未來的新啟示,那真的免了,因為這在本片中根本
不存在、也不必要。





--

Blog: http://blog.pixnet.net/SpinalCord
    我最喜歡吃草莓起司蛋糕冰淇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77.22
SCYAzure:跟我相反,我注重他的諷刺性,愛情不在乎XD                 07/29 20:06
spree:全片最讓我感動的角色是艦長,他的傻氣率真一如第五元素中的  07/29 20:10
spree:蜜拉喬娃薇琪                                              07/29 20:10
orinsinal:若是WALLE永遠失去記憶也別有韻味,可惜是disney發行..    07/29 20:25
netneto:spree有獨到見解                                         07/29 20:28
shiang1110:原作者見解真狹隘 對人類的省思著墨這麼明顯還說不存在  07/29 20:45
istay:說到蜜拉  他在第五元素跟約翰麥克連(?)在結局時做那檔子事   07/29 20:46
istay:兩個人看起來年紀差太多  看起來簡直像亂...老牛吃嫩草= ="   07/29 20:47
spree:老布在夜色中好像就嚐過嫩草囉XD                            07/29 20:51
shiang1110:布魯斯威利在第五元素是叫柯本達拉斯 約翰麥克連是終    07/29 20:53
shiang1110:級警探                                               07/29 20:53
cchya:寫得好! 大推推推推推                                      07/29 21:17
InitialShuk:如果人類來演你會覺得虛偽濫情...那你身邊 唉~~~       07/29 21:49
xhole:最感動的橋段是瓦力劃過土星環那邊                          07/29 21:54
Houseman:寫的好~ 最讓人感動的還是他們單純的情感                07/29 22:34
yuhung:標題我看成"瓦力:許純美的愛情電影"(原PO~~我對不起你>"<)  07/30 00:27
fluffywow99:愛情才是我最不在乎的地方 描寫重建文明感動我更多    08/01 22:28
CoverMind:我覺得裡面的人類 超可愛                               08/04 14:57
Reenter:Stormy的文爭議很大,到現在仍是如此!                      08/06 01:03
idanny:推一下 我也看到想哭                                      11/29 01:17




 作者  Ihsuma (Amushi)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 性別與烏托邦,《黑暗的左手》與《瓦力》                          
 時間  Tue Aug  5 23:08:15 2008                                               
───────────────────────────────────────



http://blog.roodo.com/amushi/archives/6654411.html


 周星星在他的部落格裡提到《瓦力》中的性別塑造是十分明顯且特別的,伊芙跟瓦力的
外部構造就已經暗喻了性別塑造的存在。但是今天在這裡我想提出另外一個看法,如果從
跨越性別這樣型態的後科幻小說來談談看《瓦力》中的性別塑造,跟其中解構政治,甚至
是烏托邦或是反烏托邦的母題。(當然,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但我們可以從其中看出若
干線索)。以下,我想從《黑暗的左手》這本Ursula LeGuin奠定其文壇地位的科幻小說談
起,然後從這些脈絡中看看解構父權體制的問題,最後到烏托邦上。


  《瓦力》中的機器人:瓦力跟伊芙都是以某種程度的二元對立形象呈現,這也是為了
符合一般大眾的觀影心理。周星星的文章裡提到了伊芙的女人味以輕盈、流暢、乾淨來呈
現。而瓦力的稚氣以好奇、天真(本來是模仿)害羞來塑造。然而,我們畢竟不能夠接受
完整的雌雄同體(Androgyny)形象出現。但是從行為上來看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機器人
就是較為中性的呈現。從一開始地球上的大風暴瓦力帶著伊芙回貨車裡避難,後面也安排
了這樣的橋段,就是伊芙噴射出去搶救飄離的瓦力,都可以說是英雄救美的一種變體。我
甚至認為瓦力用的方式是更為「陰性」的避難。而前面沉睡中的伊芙與瓦力的浪漫情節,
可以跟後面的搶救、修復瓦力相對照。在奧圖跟艦長的控制權爭奪戰中,我們看到是伊芙
去救瓦力,後來也是伊芙以牽手這一個反覆的母題來喚醒瓦力,完全可說是睡美人的翻版
。所以我想從《黑暗的左手》這本娥蘇拉.勒瑰恩的這本創立科幻典範的經典來談起,以
下是情節簡介。


   以下引用自維基百科:

  格森(Gethen),又稱冬星,是一個氣候寒冷、生存嚴苛的行星。格森人乃雙性同體
(Androgyne),平時在生理上並無男女之分,但在每個月一次的卡瑪期(kemmer,意即
發情期)中,會隨機分化為男性化或女性化狀態,事後除非女方懷孕,否則又會再恢復完
全的雙性同體。由於卡瑪期中會變化為何種性別全無規則可循,一個格森人可能既是父親
也是母親,因而形成格森社會的特有型態:其成員並無性別習性。

  真力.艾(Genly Ai)是伊庫盟派遣至格森的機動使,目的是和格森星上的各國家締
結平等盟約。伊庫盟的使者向來隻身前往,行事低調,避免讓新接觸的文明產生受到侵略
的疑懼,使者的身分也往往因此受到質疑(來自宇宙的外星人怎會不帶領著星際艦隊、大
張旗鼓地駕臨呢?)。真力首先造訪的卡亥德王國不信任他,在延宕兩年後,真力改而前
往格森星上另一大國奧爾戈,先是受到熱烈歡迎,隨後卻捲入當地的政治衝突之中,淪為
政治犯被關入勞改營中。

  然而格森星上仍有相信真力的人。埃斯特梵(Estraven)是前卡亥德首相,曾為了協
助真力,不慎失寵於國王而遭放逐。他逃往奧爾戈後,仍繼續多方協助真力,甚至獨力從
勞改營將他救出。埃斯特梵之所以盡力幫助這位伊庫盟使者,是因為他察覺到格森星的文
明正發展到某種臨界點:即將發生首次國與國之間的大規模戰爭。藉由接觸一個更廣大的
未知世界,或許可讓格森人重新省思自身,不再作無謂的衝突。


  格森星人上中性的寫作是非常有趣的,當然,這時勒瑰恩的寫作筆法還不完熟,仍然
會出現「像是地球上的女性」這類的用語。他們的社會並沒有「戰爭」這樣的概念,也許
可以說是作者對於中性社會的一種想像,這種的原型(Archetype)似乎在這樣的社會中
被隱藏,我們從這個星球上沒有「飛行」的概念就可以略知一二,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沒
有飛行動物的社會,因此也不存在「男性」、「女性」,所有人都有負責養育、教育、生
產的概念,作者在這裡就解構了傳統的父權社會的概念跟陽具象徵(Phallus),融入古
希臘傳統Ovid的「變形」(Metamorphoses)概念,讓性慾成為短暫的期間,破壞了性慾
作為生命動力的想法。因此可以應證了,如果沒有需要爭奪權力的陽具(Phallus),就
沒有了戰爭。所以除了上位貴族的描寫以外,我們看到的社會是很完美的。即使這個星球
上仍分為傳統的共產跟封建社會的對比,但是從社會底部來看我們可以說是這是烏托邦(
Utopia)的想法。


  這樣的烏托邦想法可以跟公理號(Axiom, 又或是規律)上的社會情況相對照。船上
的情況就像是共產社會一樣,但是沒有人需要工作,也沒有人會受苦,因為所有的事情都
由機器人完成。奧圖也像是1984裡的老大哥監督著所有人,艦長就像是傀儡一般。這不就
是我們在反烏托邦三部曲(1984、美麗新世界、我們)裡所恐懼的情況嗎?連老大哥都得
以「新語」來削弱思考的力量,使人類成為功能性(Functional)的工具。但在公理號上
眾人不用思考,只需享樂。Axiom的字源就是古希臘文的Axios「值得」,但真的值得嗎?
所以雖然在船上跟Buy&Large上都極盡所能的諷刺消費文化,當我們看到最後眾人返回地
球時,看到地球的景色時,其實有隱隱帶著烏托邦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樣的意涵,最後再回
歸到新教精神上—勤勞、奮鬥、救地球。(補充一點上一篇有關人性的討論,同樣的當功
能性跟人性爭鬥時,勒瑰恩同樣表達脫離了人性的計算世界是沒有辦法存在的。)


  最後我們再回到《瓦力》的主軸:感情,當我們使用機器人這樣無性別的生物的時候
,不管其塑造的如何,都已經說明了無性之間也是能有愛的。《瓦力》這部電影,至始至
終都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一種普世的感情,一種終極的救贖。就像勒瑰恩在《黑暗的左
手》中創造了一個禪意的世界一般,埃斯特梵跟艾之間的特殊感情只傳達了:也許性別,
始終不是個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207.18
NEKObus:頭推這篇!!                                              08/05 23:21
RushMonkey:黑暗的左手跟瓦力都一樣好看                           08/06 00:13
reke:有意思的切入點                                             08/06 16:29




 作者  NEKObus (大寶的大瓜)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瓦力》by(時光之硯)                                          
 時間  Sun Aug 17 19:48:42 2008                                               
───────────────────────────────────────

《瓦力》- 時光之硯部落格                                 PTT2個人板  Inkstone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16656605                (精美劇照圖文版)

==============================================

「直到遇見了你,我才明白原來過去的自己是比孤獨
還孤獨。」《瓦力》的愛情主題彷彿就在說:「是你
的出現點亮了我的世界。」而從今以後,生命有了完
全不同的意義。

==============================================


時序進入了盛夏,每天的烈陽曬得人暈頭轉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失去感覺了。如今回想
起一個禮拜前看完的《 瓦力(WALL‧E)》,首先浮上腦海的,竟然是片中的太空船電腦
對「跳舞」一詞的定義:

  【Dancing】:A series of movements involving two partners, where speed
               and rhythm match harmoniously with music.

....注意到了嗎?「兩個人」、「和諧」以及「音樂」。與其說這是《瓦力》對雙人共舞
的認知,不如說這是皮克斯的編劇們對愛情美好的註解吧?相見與相識、相知與相惜,共
譜優美的韻律——而且更重要的是:不一定需要言語。

永遠都不曾失手的皮克斯,他們的每一部作品總要在技術與題材上各自創新。來到了2008
年,《瓦力》的技術課題是機器人的角色動畫(character animation), 以純粹的肢體
語言來表達哀樂怒喜、害羞與焦急、興奮與好奇;而在題材方面,它更把企圖心放在描寫
一段深達核心的、細膩動人的愛情。自這間工作室成軍以來,這可是他們第一次挑戰這麼
古典的命題噢!

當然無庸置疑的是,皮克斯向來的對手就只有它自己。這次的《瓦力》也許不若《超人特
攻隊》那樣奔放得光芒萬丈、或像《料理鼠王》那麼出色得讓人驚豔,但光憑著前面三十
五分鐘裡獨特的氣質,已足以讓人對爛蕃茄網站上97%的好評完全信服。那一整片的孤寂
與淒涼、日復一日平板的生活與對伴侶的渴望,都好有說服力地讓《瓦力》在一部愛情電
影的面向上顯得毫不含糊,深刻而具體。

所以你一定還記得吧?那股濃重的氣氛是開始於電影的第一幕:從空中穿越大氣層,我們
飛進了八百年後的未來、俯瞰著這座蒼涼的地球之都。黃棕色繚繞的塵霧、與大樓間堆得
頂天一般高的垃圾互為襯底,組成了螞蟻窩聳立的天際線。風力發電的裝置早已停擺了,
但街上的雷射廣告依舊斷續播放著,諄諄地教誨民眾消費的必要。這情景便如同寓言(預
言?)一般駭人地說著:「您儘管放心地度假去吧!這些垃圾留給我們來清理即可。」

而就在這片廢墟裡,我們小小的男主角拖著長長的足跡出場了。 瓦力(WALL‧E)其實是
個縮寫單字:地球型廢棄物配置裝載起重機( 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  - Earth
 Class)。他有個保證能讓你想起霹靂五號的大頭,及上面那對靈動的大眼睛;巧轉的雙
手與敏捷的「雙腳」都能收進身體裡——然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好奇心。導演安德
魯史坦頓自嘲道:「我根本就是在拍《R2D2電影版》!」不需要任何對白,瓦力的肢體語
言便能無比清晰地表達出充滿童趣的、純真而率直的、心緒溢於言表的男孩氣質。

那超愛亂碰亂摸又實在很膽小的性格;那隨著好奇心凝望遠近調整焦距、上下翻動皺眉的
目光;那在不小心壓扁了蟑螂後趴下身來、心疼地看著牠的一聲「噢... 」;那一邊哼唱
著輕快的曲調、一邊玩著滅火瓶與遙控器、磁鐵與吸塵器與大耳機的片段... 都讓我一再
地想著:「如果這部電影就這麼從頭到尾都沒有對白,該有多精彩!」

但在整部《瓦力》最讓人心驚、也最讓人疼惜的開場段落裡,你所看見的卻是他的孤寂。
曾一度人聲鼎沸的、燈紅酒綠的大都會中心,如今只剩下人去樓空後漸次飄落的傳單與灰
絮。街角的路燈依舊勉強地閃滅著,牆上的廣播系統也還有一搭沒一搭地在發著聲。即使
已經七百年過去了,這些機器仍在掙扎著它們的殘光。而「活」在這般現世中的瓦力,便
無法不讓人想起《我是傳奇》。

其實在此我很想要問:如果你也同樣地喜歡這部電影,那它真正地打動了你的、是哪個部
分?

對我而言,真正深刻的共鳴來自於:看見瓦力他淡淡無奈地、又似乎沒什麼怨言地度過每
一天,在昏睡中睜開眼、拖著不像是自己的身體跌跌撞撞地穿鞋吃早餐;臨出門前抬頭一
望豔陽天:「唉~」地小嘆一口氣... 在又一整天單調的工作裡,瓦力蒐集著每個讓他感
興趣的東西——那些微不足道的,卻又能滿足他的收藏慾的寶貝們。然後一天又結束了。
他回到家門口、脫鞋進屋裡,把今天的收穫一一歸檔;晚上的瓦力會轉開小電視,反覆地
欣賞那段讓他回味無窮的歌舞片。看呀看著,想像也許有一天能夠握住一雙手....

便這麼到了上床時間。瓦力退進他的小窩裡,邊輕聲播放著愛的小旋律,邊伸出一隻手搖
呀搖晃著床沿... 導演追溯道:他們最初的構想是「如果有一天,人類撤離了地球、卻忘
記關掉最後一個機器人,會有什麼後果?」於是在《瓦力》的一開場,在麥可克勞佛唱著
「穿上你的週日外出服!」、逐漸飄忽淡出的背景樂聲裡,我看見的是沒有假期可過的瓦
力、日復一日地只能停歇在小小的樂趣裡,然後一埋頭,日子又得繼續下去。

當然,一部商業電影不可能徹頭徹尾地都這麼「酷」。當天使般美麗的機器人伊芙( EVE
)出現在瓦力的面前,一切從此都不再一樣了。伊芙她是「星際植物鑑定裝置 ( Extra-
terrestrial Vegetation Evaluator)」,而她那純白色的、柔焦的、無稜角也無接縫的
造型,比起瓦力全身功能性導向的「直」與「方」當然是有「品味」得多。當瓦力出神地
望著伊芙那被光痕包圍的、絲綢一般半透明的雪白機身時,那一聲「wow...」的讚嘆彷彿
正在為你我代言。

從那一刻開始,伊芙與瓦力在地球上的互動,是全片最迷人的抒情開展。機器人理應是不
分性別的,但皮克斯給了伊芙柔美的外型與女聲配音,且透過那有點高傲的、帶點任性的
、一點點急躁但又不失善良的... 沒錯其實就是「可愛」的性格,生動地點出了她的陰性
氣質。而整部《瓦力》最珍貴的成就便在於:動畫師們的妙筆在虛擬世界中,將瓦力的處
處用心與患得患失、直打哆嗦又毫不氣餒,及伊芙那彷似看在眼裡、又表現出無動於衷的
反應,都揣摩得近乎是「寫實」了。

當伊芙被瓦力帶回家避難,那一屋子的收藏與她的好奇、那被逗笑的俏皮與她的玩心,那
兩小無猜地玩著泡泡墊的情景,不只讓人難忘,更說服了我們情意的萌芽「就在這一刻!

但愛情真正的瞬間,其實是無法被言說的吧?回到劇本的層次上,我們只看到在伊芙出現
後,瓦力就再也無心工作了。他是地球上最後一個「活著的人」,但「生命最終的意義是
什麼?當然就是愛!」就算是為了某種使命(purpose) 而被打造出來的機器人,在瞭解
了「愛」之後,也要拋下原本的生活。

「直到遇見了你,我才明白原來過去的自己是比孤獨還孤獨。」《瓦力》的愛情主題彷彿
就在說:「是你的出現點亮了我的世界。」而從今以後,生命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

於是我最愛的一幕發生在接下來:當太空船再度回來把伊芙載走、瓦力緊攀著外牆跟著飛
上了星空,他一回頭、看見地球就在不遠的身後,雖然外圍飄滿了髒污,但它畢竟還是一
顆耀眼的藍星。於是瓦力敲了敲船艙的玻璃,想叫伊芙也看看這般風景。如果說活著的目
的是為了愛,那麼愛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不就是希望你也能夠看見、那令我心醉的美麗
嗎?

飛翔在浩瀚的星河裡,飛過了翻湧的太陽表面與閃爍如冰光的星屑,在過完了七百年一成
不變的日子之後,瓦力終於來到了這裡。但整部電影也是在此、在鏡頭登上了公理號 (
The Axiom )太空船之後,如同黑貓吉吉不再會說話的《魔女宅急便》一般,整個地黯淡
了下來。

就劇情的編寫而言,《瓦力》當然有它所企盼的格局與野心。片中未來的人類模樣令人驚
心,而他們的生活型態與BNL(Buy 'N Large) 企業的規模更是再誇張不過地明示著消費
主義的社會。人類與瓦力、天上船艦與地上家園的對比,皆是《瓦力》在愛情主題之外敘
事的核心。但這一切都因為篇幅、也因為描寫的面向相對窄小了點,而顯得匆促與不夠深
入。整部《瓦力》在一百分鐘裡、僅能拿出百分之六十來交代船上的情境、人類的歷史、
無奈的陰謀,還得穿插各種機器人配角、新潮的未來式科技,以及瓦力和伊芙的感情進程
...

在這些段落裡,有計畫、有演進、有叛變、有危機、有重新站起、有彼此交心、有大夢初
醒、有掌握命運;其中的規模層層擴張,卻也越來越難收束得鏗鏘有力。終究包括人類的
處境、生理的改變與生命意義上的辯析,都連同超巨型企業的存在等等... 成了只被點到
為止、而未曾加以鋪展的素材。

滿地的絲線都鋪好了,卻至終沒有被拉起。這也許是編劇們去蕪存菁之後的結果罷?以往
從來都不吝於把目光投注在小人物身上的皮克斯,這次放眼的卻是全人類的歷史與未來。
但他們又不願放棄(也還好並沒有放棄)在故事的前半段要從容地、細膩地、深入地聚焦
在瓦力的身上。於是到了終場,只能讓結局顯得帶點開放性、而力道不甚足了。

但你我都不會否認:《瓦力》真正的出色是在對愛情的描寫。那一盞燈泡、一朵燭火、一
曲宇宙中的雙人共舞、一心只想牽手的執著與質樸... 在看見那段監視影片之後,伊芙她
終於明白了瓦力的情意,於是在下一個段落裡、面對受傷的瓦力,她憑著自我的選擇把愛
情放在任務(directive)之上 ——有多少未來式的電影都在探討機器能否擁有「心」,
但在《瓦力》的篇章裡,兩個小主角都和人類一樣會覺得癢、會癢得想笑、會發抖會打噴
嚏、會瞪著楚楚可憐的大眼睛作著白日夢,也會因為心急如焚而露出憂愁的神色。他們到
底有沒有「心」?早已不是個問題。

當然在視覺技術上,皮克斯的細心依舊令人感動。那在大氣中飛翔的曳痕、突破音障後的
波動效果、伊芙本體的光滑鏡面質感,乃至於鏡頭切換在遠景近景之間、彷彿真的有個攝
影師的目光在「看」著瓦力生活等等...都清楚地標示出了這間頂級工作室的細膩。

另一方面,觀眾們也不難從中找到令人會心一笑的玄機:麥金塔電腦的開機聲頻頻響起,
而蘋果的滑鼠也穿梭在太空船的垃圾處理區;更不用說自動駕駛奧圖(AUTO)的單顆紅眼
造型與那段《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配樂、及甚至整個故事都是在向《2001:太空漫遊
》致敬等等...

機械文明叛變的主題並不新穎,但在《瓦力》的最後,人類的未來是被一個小小的機器人
所拯救的。這當然有它的諷刺意涵。但這個機器人之所以能擁有如此的「人性」,不也是
因為在這七百年裡、他都徜徉在文明的遺風中,在人類留下來的「垃圾」裡不斷地深掘、
才掘出了其中的美好嗎?

來到了《瓦力》的片尾。在彼得蓋柏瑞輕快地唱著〈Down To Earth〉的歌聲裡, 畫面中
是以各大古文明的繪畫風格所描繪的、人們回到地球之後齊心建設的過程。當然鏡頭也沒
忘記帶到瓦力與伊芙、手牽著手散步在青綠色草原上的情景。終究我要再回題一句:《瓦
力》真是一部令人難忘的愛情電影!因為有了你和我攜手,才能「在那片廢墟裡站出一座
花園」;而在飛進了那座花園後,我才明白,原來眼前的世界是比明亮還明亮、飄盪在其
中的樂音是比悠揚還悠揚~

==============================================================================

延伸閱讀:《料理鼠王》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11298987

--

   「天使的眼淚滴落人間,但那幸福終究不夠灑在每一個人身上。」
      時光之硯部落格 http://blog.yam.com/YenC
        琢磨影音, 琢磨文字, 琢磨自己的地方
                                                         PTT2個人板  Inkst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74.166
r210442:分析的不錯 人性與愛情比龐雜的歷史還要動人               08/17 19:55
leila:推!! ^^                                                   08/17 19:59
Kravis:目前看過WALLE最好的影評!                                 08/17 20:28
paulali:對阿~很棒的評析呢~ 尤其是開頭的這兩大句..希望大家都能   08/17 21:56
paulali:找到生命中的喜悅~                                       08/17 21:57
Cicadas:GOOD                                                    08/17 22:01
Odyseus:細膩動人,硯大又一篇深度影評                             08/17 22:20
fukobe:看成瓦力王....冏                                         08/17 23:12
MfakeM:好棒的文章:) 另推未來世界這條線處理的很匆忙 當初看電影   08/18 14:49
MfakeM:時對這點也滿失望的                                       08/18 14:49
Leonux:推,謝謝您的評論,看完瓦力後深有同感                     08/28 14:17
INCAS777: GJ                                                    11/05 12:16
sygnuser:這部片真的很棒呢~非常細心的處理兩個小主角的情緒~^ ^    03/14 00:26




 作者  cafelight (意志作為一種抵抗 )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瓦力》:庫貝力克對庫貝力克的二次方美學                         
 時間  Tue Oct 21 22:14:16 2008                                               
───────────────────────────────────────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735484

    史蒂芬史匹柏曾說過,《AI人工智慧》是大導演庫貝力克的想法,
可惜Kubrick和那對銀色怨偶拍完《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後
,便溘然長逝,來不及將夢想化為實際。在某個意義上,《AI人工智
慧》算是庫導的意志的最後遺緒。


    而多年來,我也相信史匹柏的話,畢竟Kubrick對人工智慧的高度
興趣,早以一種最瑰麗的美學手法,表徵在他那石破天驚的科幻大史
詩《2001太空漫遊》。如果說在《2001》超級電腦HAL的失控,是對人
工智慧的人性可能表示存疑的話,《AI人工智慧》就是Kubrick的哲學
再驗;而這一次,通過海立喬奧斯蒙飾演的賽柏格(cybrog,合成機器
人)的渴望慈愛,渴望被關懷,展現了Kubrick對AI人性的終極關懷與
肯定。


     多年以來,我以為科幻的人性辯證,存有或虛無,相信或懷疑,在
庫貝力克《2001太空漫遊》及其遺志《AI人工智慧》,通過哲學、神話、
倫理學、政治、馬克思史觀、後結構的多元角力,早已提出所有可能的
探討。《瓦力》(Wall-E)並沒有超越庫貝力克的討論範疇,但它卻幫你
省下兩張電影票的錢,以不可思議的3D動畫融合了《2001》+《AI》的縝
密哲學體系,而且無疑地,更為引人入勝(承認吧,《2001》你睡了幾
次?)。


     就形式來說,《瓦力》的敘事結構和《2001》,幾乎如出一轍。白
色太空梭的旅行,象徵古典《尤里西斯》的人類集體流浪。《2001》裡的
Bowman等三個太空人,面臨人類文明的演化邊界,在太空百般無聊地流浪
是為了尋找更高生命(最終以星孩的誕生體現尼采的超人/overman觀點)
的存在,而《瓦力》亦然,當地球幾盡毀滅死絕,太空漫遊的唯一任務,
是尋覓一棵生機猶存的綠色植物,儘管多麼卑微,卻是生命延續的唯一可
能。此外,Kubrick極端壓縮人聲的語言,《2001》幾乎默片的演現(一
種卓別林式的反語言觀點),嘗試讓電影自身說自己的話,達到所謂「視
覺語言」的最大化呈現(film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visual langu-
age)。《瓦力》一樣幾乎毫無對白,以肢體動作的溝通,精準地編碼/
解碼了電影語言。


     就敘事結構,電影語言兩者的承繼發揚,《瓦力》絕對可視為《2001》
的致敬之作,何況是電影高潮出現的那首管風琴齊鳴的《查拉圖斯特拉如
是說》序曲?機器人傲特(Auto)的叛變,則更完美地呼應了《2001太空漫
遊》HAL的失控。不過正當你以為《瓦力》不過是一則服膺《2001》的成人
童話,以為《2001》裡那種人性絕望,將是《瓦力》的最佳註腳時,才發現
,這裡意欲再現的,是《2001》30年後的庫貝力克觀點,不一定更成熟,卻
多了點悲憫。


     是的,《瓦力》中最閃耀奪目的,除了它那擬仿的敘事詩學外,最重要
的是它的精神內容:「人性還是可能的,即使是一顆鋼鐵般的機器人之心」
。瓦力收集破銅爛鐵,在故事末了,自己也險些成為被資源回收的破銅爛鐵。
但那阻止不了瓦力愛的本能,如同《AI》裡的小男孩大衛一樣,重重險阻,
也橫逆不了他愛的執著。當地球寂寥如死灰,瓦力好孤獨,然後他遇到了機器
人EVE,從此風吹雨打,任雷電劈頭,再也離不開愛欲的他者。


     通過形式的結構模仿,《瓦力》讓我們回憶起庫貝力克,但那只是驚鴻
一瞥,或曰虛晃的華麗一招。《瓦力》是樂觀且寬容的,並非《2001》馬克思
主義下的人性毀滅與百年孤寂。如同《瓦力》的名字Wall-E,我始終把它讀作
「Wall-Explosive」,牆之爆炸:在層層的溝通之牆外,在不可能的堅實鋼鐵
外殼裡,「爆炸吧,孤獨」,瓦力說,「我那愛的小宇宙」。





__

延伸閱讀:
《2001:太空漫遊》: 馬克思與動物性觀點: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084427







--
存在主義 Stella! 洛可可 2001:太空漫遊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夜巡
華爾滋黛比 神聖的瘋狂 61號公路 斯萬家 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 斷
了氣 波爾多 擬像 四個四重奏 陳黎 假文藝青年俱樂部 聽聽那冷雨
黑膠復興 捷克變形蟲 卡夫卡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第七封印 仿聲鳥
人文主義者的十四行詩 未完成 1812 失眠上帝獨白 無伴奏e=mc2
銀翼殺手 後現代 至高的愛 德國表現 暢爽 吸血鬼荷索 馬勒巨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07.167
※ 編輯: cafelight       來自: 203.73.207.167       (10/21 22:16)
yuhung:很棒的一篇  但是看見最後一句,我還是笑出來了XD           10/21 22:26
liuche:說的很棒喔                                               10/21 22:29
mindsteam:很棒的文章!                                          10/21 22:40
funinblue:推~                                                   10/21 22:51
conan79124:推!!!                                                10/21 23:30
KelvinTsai:推! 大師一出手, 便知有沒有!                          10/21 23:31
cyjoe:船長在跨出了人類的第一步時還用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來當  10/21 23:32
cyjoe:背景音樂呢~~~可見2001太空漫遊的影響力多大~~~              10/21 23:33
cyjoe:我漏看原po有提到這一點了~XDD 不然我再提一個小地方 瓦力飛  10/21 23:36
cyjoe:出太空時 有撞到史潑尼克喔~(史上第一個人造衛星) 不知道有   10/21 23:38
cyjoe:沒有人注意到....                                          10/21 23:39
ilyvonne:樓上真強~ 一般人很難認出來吧XD                         10/21 23:50
cafelight:哈哈,whity你還是快寫下一篇吧!每天都要交心得的阿      10/21 23:52
cafelight:推樓樓上,好眼力                                      10/21 23:53
derekh:推!                                                     10/22 00:05
lavendertea:好文推!                                             10/22 00:11
starrusher:講的有條有理 推一個                                  10/22 02:28
aigret:超推瓦力  我昨天剛看完  覺得超感動                       10/22 02:54
kusomao:2001讓我睡了兩次- -                                     10/26 03:09
spooky221:cyjoe眼好尖呀~XD                                     12/01 12:19
Aqoo:還是不能省下看2001啦,我沒睡阿                             07/18 15:09
nameofroses:其實我覺得《2001》比《瓦力》精彩                    09/06 21:51


------ 文章結尾 ------

[複製網址] [開新視窗] [加到我的最愛] [檢舉短網址] [QR條碼]



服務條款 - 完全手冊 - 加入會員(免費) - 聯絡偶們 -

© PP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