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開始 ------

 作者  sameil2001 (殮)                                       看板  BabyMother
 標題  Re: [寶寶] 一直踮腳尖站立與學走路
 時間  Fri Aug 10 15:20:56 2012
───────────────────────────────────────

※ 引述《ploow (小咕)》之銘言:
: 我家女寶寶(7M)每次換尿布都是夾緊緊的,
: 老是用力把雙腳伸得非常直,尿布都超級難穿好的,
: 我一直以為是寶寶故意在玩,其他媽媽的寶寶都不會這樣嗎?
: 但是睡覺時腳不會老是交疊,仰睡會睡成青蛙腿那樣,
: 這樣子需要特別注意嗎?
: 還是要等他開始學走路了再觀察看看呢?

(以下純粹個人經驗分享,沒有說怎樣的症狀就一定是怎樣;文章很長)


我覺得有問題就是看醫生,小朋友發展上;有時是合併很多問題,
不是說換尿布有夾,但睡覺沒夾;就一定有問題或沒問題。
發展慢需要看,有的發展太快也是需要看的~交給醫生專業判定最準確。



我們家是雙胞胎(男),腳有張力問題的是弟弟,在8個月大的時候才發現。

每次說到這件事,其實我是很懊惱的;以前我是個沒有做功課又神經很大條的媽媽。
哥哥5個月就會翻身,6個月會爬;弟弟8個月才剛會翻身。
以前我都以為坐、爬、站、走,這是很自然會發生的事情,有什麼好擔心的?
後來進入早療這塊領域,才看到很多事不是自己以為的那樣。

還好當初是和老闆娘在聊天,老闆娘自己有兩個孩子(是很認真做功課的那種);
她聽到我說弟弟還不會爬,就問我會坐了嗎?我回答,也不會。
把他抱起來讓他坐著,一放手;他不是胸口往前貼著膝蓋,就是後仰躺下。
她又問我,那弟弟趴著的時候,頭可以上仰有45度嗎?可以撐多久?
這個我並沒有特別注意,依稀記得可能有45度,但會一直左搖右晃。
她就建議我帶孩子去看醫生,當時我也是說:「有必要嗎?」

回到家和婆婆提到這件事,婆婆也說:「孩子本來就有的快、有的慢。」
婆婆的婆婆(我們叫阿嬤)更是極力反對看醫生,說誰家的誰;也是多慢又多慢,
後來還不是怎樣又怎樣~沒問題得很。
但我後來幾經思量,還是決定帶去看;現在我很慶幸,當初沒有太鐵齒。

醫生初步檢查後,
跟我說孩子腳部張力偏高(所以會蹬直)、而背部肌力偏低(所以坐不起來)。
問我孩子換尿布時,腳會不會都打不開、夾很緊;我說會!
但當時根本一點也不介意,婆婆還開玩笑說;孩子很害羞、怕被人家看。
而睡覺時腳會交叉這件事,我是根本就沒有注意到。
因為腦部超音波照出來也沒有明顯的問題,醫生就說先復健,一邊復健一邊觀察。

復健真的對媽媽也是一種折磨。
一開始復健先幫腳拉筋,看著孩子嚎哭;哭到雙手發抖,我在旁邊也跟著掉淚。
回到家之後我想了又想,才想起孩子3個月大時;婆婆把他抱直,
他的腳可以直挺挺的站在婆婆的身上,當時婆婆還稱讚他;一定是最早會站的,
因為反觀哥哥,雙腳就軟趴趴的無法站直。
我超級懊悔...如果在3個月那時就有警覺,可以幫他多按摩、放鬆肌肉,
或許他現在就不用受這種拉筋的苦了。

後來我們也做了核磁共振,還是找不到原因。
只能推測是雙胞胎在肚子裡,可能空間不夠壓迫到神經之類的。
本來是心情很鬱悶,感覺找不到原因好像就是找不到希望;
但醫生安慰我說,找不到答案或許才是最好的答案。
因為找的到原因的(腦部有問題、病變、遺傳...等等)大部分都是沒有解決辦法的。
現階段就是全心全力的復健,他說我們發現得算早;努力復健可能可以復原很多。

之後我才開始認真的做功課、幫孩子找老師。
一星期有4天早上要開車載孩子去上課(各一小時),晚上我自己要上班。
就這樣持續了一年,還好孩子只是腳有點不靈光,腦袋倒是機靈得很;
孩子在1歲7個月時學會走,兩個月後可以走得飛快...
現在還有些微的踮腳尖,走太快也蠻會跌倒的,
但如果不仔細看,其實看不太出來他有什麼問題。

手上的身心障礙手冊,上面寫著肢障-重度;明年重審也過不了了。
當時拿到這張身心障礙手冊,我跟我老公的心情真的是五味雜陳。
上面孩子的照片笑得好燦爛,照片卻是貼在這樣的一張證明上面。
老公本來說,寧可多花一些自費復健的費用;也不想孩子有這張證明。
但是為了長久考量,因為復健是一條長遠的路;我還是堅持去辦下這張證明。

想起以前剛開始帶去復健時,每個鄰居看到我也是跟我說;
「唉唷,小孩子這樣正常啦!本來就有快有慢阿!」
「唉唷~做復健很可憐捏...他還那麼小...」
是沒錯,孩子本來就有快有慢,慢的不一定就有問題;但你不帶去檢查,
你怎麼知道他是不是「少數」那個有問題的?

也許有人覺得想太多、太緊張,但是歷經這些事情下來;我寧願自己緊張一點。
畢竟孩子還小不懂事,不能為自己爭取自己的需要與權力,只能仰賴父母替他決定;
如果錯過了,家長只能後悔而已,因為後果是孩子自己在承擔。
就像孩子的老師跟我說過,弟弟是腦部沒有問題的孩子;就算沒有來復健,
他還是可以靠自己學會走,差別是在幾歲的時候學會?而家長能不能接受而已。
如果是3歲才會走呢?或者是4歲呢?

老師也曾經鼓勵我,要我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他說他感覺,我好像很怕給孩子漏了什麼。
我說對阿,我很怕他長大問我:「媽媽,為什麼哥哥會走路我不會?」
如果那樣我會很後悔吧,後悔沒有再更早一點發現。
所以我現在要盡我所能的,帶他去上課、幫他找鞋子、找老師。
這樣以後起碼我可以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告訴孩子;媽媽已經盡力了。

其實「走」不是個重點,我的孩子會走時;其實我並沒有很高興。
因為他只是完成了他「階段性」的事情而已。
會走之後緊接著,跑、跳會不會有問題呢?他是只要會走之後就會變正常嗎?
還是每一階段都會慢別人一點點?
也許家長可以接受孩子差別人一點,但孩子自己呢?
孩子會長大、會有思想,他自己能不能接受自己和別人不同的地方?



我覺得孩子的發展要看全面性,身體與心靈的發展同樣重要。
有時有些事,並不是我們家長可以料想的到的。
所以有任何問題,還是請專業的醫師評估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0.41.193
※ 編輯: sameil2001      來自: 125.230.41.193       (08/10 15:37)
推 pmana:看到小孩哭真的會捨不得...媽咪辛苦了~~                     08/10 15:41
推 Sva:小孩子有甚麼問題最難過的都是父母,不要太自責了~             08/10 15:43
→ eliec:我女兒出生時有輕微斜頸,我不顧親友意見堅持帶去早療        08/10 15:59
→ eliec:在四個月的時候開始療程,兩輪(12堂課)就畢業了              08/10 15:59
→ eliec:現在還是有大小臉的問題,但起碼不像從前那麼嚴重            08/10 16:00
→ eliec:對我來說去做早療重點是在於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矯正        08/10 16:00
------ 文章結尾 ------

[複製網址] [開新視窗] [檢舉短網址] [QR條碼]

服務條款 - 加入會員(免費) - 回報問題網址 - 聯絡偶們 -

© 2025 PP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