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吃一尾永續生產友善環境的台灣鯛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吃一尾永續生產友善環境的台灣鯛

2020年04月14日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插畫:玉子日記

行車進入台灣西南沿海平原,蜿蜒的農路兩側,是連綿養殖魚池。若從空中鳥瞰,馬賽克拼貼般的魚池,標誌著台灣過往「養殖王國」的印記。

人類對於海鮮水產的喜好和消費持續成長,海洋生態資源卻因無止境的捕撈,日漸匱乏。在此危機下,以養殖水產取代捕撈已逐漸成為趨勢。聯合國糧農組織預估,全球養殖漁業的產量會在2020年超越捕撈漁業,代表人們將食用更多來自養殖、而非野生捕撈的海鮮水產,這或許可挽救瀕臨崩潰的海洋生態。

過去台灣養殖漁業仰賴著這片土地美好的水土環境,只要夠努力就會有收穫。然而再怎麼厲害的養殖技術,若未能思考環境的永續,必然會對產業造成影響。

來到台南學甲的南瀛養殖生產協會,這裡的養殖業者很早便意識到,產業要永續,關鍵在於如何對待池裡的魚和周邊環境。蔡阿玉和周志亮是台灣少數獲得國際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認證的吳郭魚(Tilapia)養殖業者。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荷蘭永續貿易倡議(IDH)所創立的ASC永續水產品認證,藉由非營利組織第三方驗證,確認養殖業者符合環境和生態永續的負責任生產方式,並給予標章;另一方面則在消費端,鼓勵消費者和食品超市等採購經認證的養殖鮭魚、鱸魚、蝦、鮑等水產品。

周志亮的養殖魚池靠雨水補注,不抽取地下水,並善用循環用水;水質定時檢測,不外溢污染周邊水域;採低密度生態養殖,魚蝦共養;飼料不使用野生捕撈的下雜魚或小魚製成,且可追蹤溯源;周邊農路以人工除草,不灑除草劑,有蜂農還特別來此置放蜂箱養蜂。

友善環境的養殖方式外,ASC也要求養殖戶關注魚群的健康。周志亮說,「每天要觀察魚的活動力,如有生病的症狀,必須請教專業人員,再進行藥物治療。」這牽涉到經濟動物的福祉,此外,由於吳郭魚屬於外來種,疾病的控管可避免對周遭水域的生態造成影響。

吳郭魚在台灣改良後稱為台灣鯛,過去以外銷為主要市場,如今也成為國人餐桌上經常食用的水產品。目前國內取得ASC認證的養殖業者雖為少數,但已有越來越多年輕的養殖業者認同永續生產的理念,採用對環境負責的方式進行生產。

消費是一種力量,消費者的選擇能促使生產者更重視環境永續。除了ASC,針對海洋捕撈水產品亦有海洋管理委員會(MSC)、漁業改進計畫(FIP)等代表永續生產的認證,保育團體也提出「台灣海鮮選擇指南」,供民眾選購海鮮時參考。下次上超市採購想品嘗海味時,除了魚的種類選擇,也請把環境保護、生態永續、責任生產列為考量,透過消費為地球守護海洋生態。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

玉子日記

居住於台北/台中,從事漫畫及插畫繪製。有感於台灣野生動物的處境,嘗試以漫畫、繪圖呈現不同的生態議題,讓更多人看到並主動關心身邊的環境,這是我能為環境做的一點點事情。環境是大家的,我們一起努力吧!個人網站「玉子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