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在股市中幾乎成為顯學,最初的意思指的是像銀行定存一樣,選擇大型績優股,穩定配息的標的,不管價位、時間,只要好公司沒變壞,只買不賣,每年領穩定利息,所以又叫「定存股」。
後來市場上出現很多進階版,像是達到停利點先賣出,拉回再買進;殖利率低於4%賣出,高於6%再買回等等,藉此降低存股成本和拉高報酬率。
昭昭在2014年剛接觸股票時就知道「存股」這個名詞,也實際執行了好幾年,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盲點,並歸納可能的風險,如果你正在考慮要不要存股,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參考☟
盲點一:過度集中在單一產業or個股
有些人喜歡金融股,持股中就通通是金融股,覺得電信股穩,就只買中華電和台灣大,不管是金融股也好,電信股也罷,只買同一個產業或單一個股,風險都會比分散不同產業和股票來的高出許多,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受到利空重挫的會是哪一個產業,也不知道未來哪支股票會走下坡。
解決方法:盡量分散投資,不要單壓產業及個股,小資族資金部位太小,難以分散,可以利用ETF補足。
盲點二:選到不適合存股的標的
關於如何選擇存股標的,已經有許多文章和老師討論過,大多比較推薦民生必需股,因為受景氣的影響較小,或是從0050裡面挑選大型穩定配息的績優股。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景氣循環股不適合存股,像是與原物料相關的產業,價格的漲跌是因為供需消長所造成,或是與當前景氣狀況關係密切的類股,例如水泥、鋼鐵、塑化、紡織、營建、汽車、航運、電子類股中的DRAM。
景氣循環股的週期有時會在谷底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好的時候可能讓你誤以為是成長股,這個時候開始存股就會釀成悲劇QQ
科技類股是否能存股,取決於技術進入門檻,門檻過低容易造成殺價競爭,毛利率也會降低,因此研發能力相當重要,可以確保佔有優勢,並且趁勝追擊;再來需要考慮這項技術是否容易被新技術所取代,像是數位相機被手機照相功能取代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
解決方法:避開景氣循環股,比起存股,景氣循環股更適合作價差;科技類股要審慎評估技術上的優勢和不可取代性。
盲點三:以為挑到好股票就可以買了不管它
試想當你選擇一檔股票當存股,打算十年不賣的時候,可能會考慮ROE要超過20%,自由現金流量>0,負債比率低於50%,殖利率高於5%等等,經過重重篩選之下,儘管當下選出來的股票不是最好,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問題就出在,即便現在適合存股,也不代表未來適合存股,現在看起來各項指標都好棒棒的股票,很有可能現在就是它最好的時候,因此價格也最高,然後剛好被你篩選到,成為你的存股標的。
解決方法:每月檢查營收變化,關注相關新聞,每年檢視一次看是否符合你當初買進的條件,如果沒有的話是出於什麼原因?可透過財報和新聞找答案,判斷屬於短期利空or長期利空,最後決定持有或賣出。
沒時間或懶得檢查營收和財報,建議買大盤指數型ETF就好,省時省力又可以分散風險。
盲點四:對於存股的信仰不夠堅定or判斷錯誤不認錯
通常在股市高點的時候,網路上就會跑出很多XX標的現在適不適合存股的問題,反而是今年三月股市大跌的時,存股族一直被笑是存骨族,讓昭昭覺得是很好的反指標,也就是當大家在笑你存骨的時候,就是最好存股的時機XD
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對持有的存股標的信仰不夠,就很容易存在山頂上,砍在阿呆谷,像這次新冠肺炎,重挫許多公司的營收,導致股價下探,大盤從11514下殺到8523不過短短兩個禮拜,就完全擊潰你對於存股標的的信心,早已忘了這支股票,當初是經過多少次的篩選,花了多少的時間研究啊~~就如此不堪一擊,這麼容易就要下市了嗎?
(圖片來源)
當然在黑天鵝的衝擊下真的可能讓一家公司一蹶不振,就算是資深的投資專家也可能看錯,這姑且算是追求超額報酬當中需要承受的風險吧~
比較害怕的是存股優勢不再卻不願意停利停損,有人是經過多年的存股,資金部位已經很高,變成腳麻無法砍單,也可能是心理層面無法跨過,不願意承認自己多年存到了衰退的股票,因此死抱不放,如果你要存股,要知道這些事都可能在未來發生。
解決方法:存股要看長遠,這家公司未來有哪些優勢要心有定見,提前十年看未來,存股不是存現在,而是存未來;了解自己的個性,存股的人要對公司有一定的信仰,優勢不在時也能適時獲利了結,如果無法克服這些心理層面的人不適合存股。
盲點五:只存高配息和股價波動度低的股票
「定存股」一詞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像定存一樣,本金幾乎不會有變動,又可以固定領高於定存好幾倍的利息,所以最早投資達人建議的定存股標的,就是像中華電(2412)、華票(2820)這類與世隔絕股,股價波動低,不管大盤大漲or大跌好像跟它都沒關係,每年的殖利率也都很穩定,是退休族的首選。
昭昭認為高配息+低波動的定存股適合退休族,但卻不適合年輕小資族,退休族因為沒有收入來源,因此希望將本金放在穩穩配息的標的,股價波動不要太大,這樣每年配息才不會高高低低,心理層面也不會隨著股價上沖下洗而劇烈起伏,這些我覺得都是對的。
然而對於本金不足,投資年限還很長的年輕小資族來說,若要存股,應該是存在未來具有成長動能的標的。
高配息某種程度代表著公司有太多閒錢,所以用配息的方式發回給股東,如果公司積極地進行技術研發、擴充產能、鞏固市占和競爭力,這些都需要相當多的資本支出,因此不會配太多的利息給股東,然而這類的公司反而更具有成長的潛力,例如台積電(2330)和中租-KY(5871)的股息殖利率都不高於4%,這幾年的成長力道也都很可觀。(請注意低配息不一定代表高成長,須搭配其他條件!!!!)
解決方法:年輕小資族要盡量選擇有成長潛力的股票當存股標的,如果不知道怎麼選,就選0050ETF,擁有最簡單的汰弱留強機制,直接買進台灣市值最大的50間公司,長期投資台灣的經濟成長。
總結
至今存股大概有四五年(每檔標的時間不太一樣),以上就是我遭遇到的一些問題,在試圖解決的同時也改變了原有的投資策略,也就是從「存股」轉變到「存ETF」,這邊的ETF指的是追蹤大盤指數的被動式投資,例如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
台積電(2330)是我唯一留下的存股標的,是全世界晶圓代工龍頭,跨越了台灣本島的競爭,走向全世界,它能取得當前優勢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技術領先,良率高,也可以是財務結構健康,經營決策方向正確,最重要的是企業發展眼光看的相當長遠,從台積電向沃旭買下20年綠電供應可以看出端倪。
投資就像企業經營一樣,眼光要放得越遠越好,並且與時俱進,用開闊的心胸接受新的資訊,靈活調整投資策略,因為市場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
(圖片來源)
**以上僅個人想法,投資前應審慎評估風險,做好個人資產配置 。 **
▶好康道相報👉國泰證券從2020/9/1起,電子下單手續費2.8折,定期定額買股手續費也只要1元,|國泰證券APP線上開戶|
▶成為ETF投資人👉
|綠角的基金8堂課|
|ETF大贏家|
▶想存股看這邊👉
|陳重銘:6年存到300張股票||教你存自己的300張股票|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關於昭昭的那些事:
加入line@ 獲得第一手訊息
紛絲團按讚,投資你的腦袋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可在下方按拍手鍵(需登入),免費幫助我獲得創作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