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育

【讀者投書】校園午餐基改食材標明,何時能落實?

圖片來源:Melissa (CC BY 2.0)

新北市長朱立倫於宣誓就任後數日,正式簽署並回傳「任內推動國中小非基改校園午餐」承諾書,正式表態將改善學童團膳午餐中充斥基改食品的現況。繼宜蘭縣長林聰賢、雲林縣長李進勇選後簽署,朱立倫成為全國第十五位公開支持「校園午餐搞非基」的縣市長。

政策如牛步 校園食安不設防

目前相關規範中未明訂校園午餐使用的基改原料食材應如何標示,現階段各縣市政府也未要求學校和業者。詢問地方主管機關如教育局處,是否可以要求公布校園團膳食材來源是否為基改,得到的回覆多為由於中央政府未立法要求,因此難以強制實施。

依據自年初通過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精神,食品藥物管理署於日前公布的「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應遵行事項」等三法規,規劃針對基因改造食品原料的管制,包裝食品及食品添加物將於2016年一月新制上路後全面實施,散裝食品則將依品項及對象,直至2018年一月方全面實施基改原料標示。

然而,新公布的法規卻未將國中小校園午餐的基改食材納入第一階段標示,每周多達五天在校用餐的師生,可能要到兩、三年後才能全面得知自己吃的是否為基改食品。讓校園食品安全管控的美意,打了個莫名其妙的折扣。

地方政府首長已紛紛在選民的要求下,為所轄縣市孩子的校園食安提出具體承諾,也必須接受民眾監督執行。中央主管機關呢?何以遲遲未能作為?

落實源頭管控 基改標示立即可行

2014年末,科技部和教育部共同宣布明年初全國4046所中小學團膳食材資訊,都將納入食品雲追蹤,其他各級學校也將迅速跟進。

其實,學校團膳菜單和食材常一個月前就已規劃訂購,在教育部建置的「校園食材登錄機制」下,廠商本應將食材資訊如實登錄。在尚未能將校園午餐食材全面替換為非基改食品之前,只要標明黃豆和玉米製品是否使用基改原物料和添加物,根本不需要增加學校午餐成本,立即可行。

再者,今年十月衛福部和財政部亦已將基改及非基改玉蜀黍、玉米粒、大豆、大豆粉等十品項列入中華民國輸出入貨品分類號列,進口基改、非基改農產品源頭分類控管,是項資料納入食品雲的學校午餐食材追蹤追溯,何難之有?

這項輕而易舉做得到的措施,最近「很忙」的食藥署和教育部,不知道是忙忘了,還是受到甚麼壓力而另有隱情?

飲食教育 從校園午餐的基改資訊揭露開始

基改食品是全球最具爭議性的課題之一,牽連農耕型態、糧食主權、環境保護、社會正義、跨國企業壟斷、價值判斷及人類食用風險等諸多問題,且密切影響我們的飲食及環境,是一不容迴避的教育課題。

《學校衛生法》第16條中明文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開設健康相關課程,內容「應包括營養教育,以建立正確之飲食習慣、養成對生命及自然之尊重,並增進環境保護意識、加深對食材來源之了解、理解國家及地區之飲食文化為目的。」

如今國中小學生、教師一周在校可能吃進十幾道由基改黃豆、玉米原料製成的食品,在尚未全面改善為非基改食材的現階段,至少應確實標示,在菜單中一一列明內含的基改成份,保障師生及家長對校園飲食的知情權及選擇權。這不僅僅是揭露食材與烹調資訊,透明化的菜單更能將基改食品議題融入各式課程,讓在校學童理解食物的來源、生產國家因種植基改作物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的影響、農作物進口與我國糧食自給率的問題、農藥殘留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風險及認識全球飲食文化,成為最好的飲食教育機會。

(作者為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教育學院多元文化教育博士候選人、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共同發起人)

瀏覽次數:4134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延伸閱讀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