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中華民國陸軍義務役0001梯次是何時入伍.何時退伍

兵器連觀測兵 2011-07-18 17:57

台灣最早的充員仔,應該沒有梯次吧?
因為孫立人也招過台灣兵至大陸,打國共內戰.
鐵小鳥大大所說那些逃過兵役的,是因為他們的父親,功在黨國.
我們只好乖乖去服兵役,也平安退伍了!
退伍最大了....:testK

1076班長 2011-07-18 19:39

[quote]原文由 [i]DA243308[/i] 於 2010-09-02 17:14 發表4
我父親是民國21年出生.受日本教育.沒當日本兵.是中華民國陸軍義務役0001梯次.在馬祖當兵.但是老人家忘了是何時入伍.何時退伍
有人知道嗎? [/quote]
這個問題有機會回去問我老丈人,他是第二梯的是二十四年次,四十五年入伍,中心再嘉義崎頂,新兵訓是四個月,難得的是他的退伍証保管得像新的一樣。

904 2011-07-18 19:43

我老爸當時在金門退伍正在等傳回台灣  碰到823開打  又回去連上打了2個多月
同村同宗的親戚也有一個 現在每天騎機車閒逛 有錢可領  
我老爸命短 只在75年被招待去金門遊  
他的退伍令我有收起來好像45-47 1年8個月  不知那2個多月有沒有算進去
我在翻出來看看清楚  也有部隊番號

904 2011-07-20 18:40

45-47退伍令 是寫 臨時招集  沒有梯次
有軍友知道六一八一部隊 當時是哪一師

2011-07-21 05:11

中華民國在台灣立足的開始,算是有點跌跌撞撞。由諸位軍友所寫,天字第一梯已經是民國45年,但民國45年之前,孫立人卻也已經有在台灣招募新兵之事。過往新聞印象中,在孫立人和民國45年間,好像有幾年是根本沒有兵役的。這些證明中國民國在台灣開始時真的還不夠穩定,所以有些施政必然斷斷續續。而民國45年開始天字第一梯,顯然那時中華民國就是立定腳跟了。

天字第一梯的前輩,能碰上第一梯當然是難得的機緣,但那畢竟只是種時序上的巧合,凡事總會有第一次。對每個服役的人,自己的那一梯就是自己一生的記憶。所以,其實哪梯都好啦。

904 2011-07-21 12:37

官防怎看都看字體怎看都不懂...................:testB

陸軍野戰砲兵 2012-06-24 10:11

糟糕,剛剛好像忘了登入,難怪,後版系統一直在問我「驗證字碼」為何?
害我一直打錯,
金害ㄟ ( 難得用後版的搜尋引擎,因為有印象過去有談過本話題 ) ...
我就是上文陸軍第一六一五梯那一位發文者, :testK,我無權刪殺路人發文,我將會請系統管理大大幫忙移除,

我剛剛終於找到我那張當年日盼夜盼民國八十一年六月十六日,陸軍第一六一五梯次的退伍令了,退伍原因是,服役期滿 ( 大專集訓六週折服役期45天 )。

填發單位 : 陸軍第四十三砲兵指揮部
軍種兵科 : 陸軍砲兵
入營日期 : 柒玖年捌月壹日
專長號碼 : 七四五六五 ( 履車技術士 )

順便,發現亦是民國21年生日的家父,他的退伍令 ( 台北市團管區補發 )

兵籍號碼 : 4201xx  ... ( 偶是 4035xx 哈哈,這個,我可贏我父親了,不過,我前面有加一個「宇」,家父沒有國字  )
役別: 常兵
階級 : 上兵
軍種兵科 : 陸軍步科
入伍日期 : 肆拾年捌月壹日 .... ( 天ㄚ,剛好同一天耶,我和我父親入伍差了參拾玖年整 )  
退伍日期 : 肆拾伍年參月壹日 .... 四年半役期
退伍字號 : 宥保009乾字
服役部隊 : 陸軍第二OO師六OO團步一營

grizzle_13579 2012-06-24 10:42

[quote]原文由 [i]Guest[/i] from 111.252.35.x 於 2010-09-02 23:57 發表
當年的營長心腸真好,晚上八點多營部集合,說了些鼓勵道賀的話,
九點前就放我們該梯次退伍人員離開營區

( 營區在山上,晚上10點或10點半以後就沒公車了,連計程車都沒有 ) [/quote]



我們隔壁連的連長更好.

為了怕你天黑摸不到回家的路.

還特別把退伍令留到第二天才發放.

[b]結果第二天那二位.........是1702梯的學長吧.[/b]

還滿臉大便的在營區四處找連長要退伍令.

[b][color=Red]那時已是早上九十點了.蠻好奇這二位學長是何時拿到退伍令的.[/color][/b]





像我退伍連長對我們這批兵算很好.

給了七天的退伍假.

[b]那時連長還嘻嘻哈哈的跟我們說.

他老弟也是1712梯.

早在幾星期前就放退伍假了.[/b]

而退伍當天.晚上八點多就集合同退弟兄(1709T.1712T扣四十五天)發退伍令.

一般而言.

[b]我的第二任老板對我們算不錯了啦.[/b]

也不會跟我們七七八八.

亦不會耍什麼心機.

直到退伍後數年才發現連長的好.













[b]幸好小弟服役期間也從沒幹出什麼對不起連長的事..........................真是萬幸啊.[/b]

2013-08-07 15:52

我父親存是中華民國第一期常備兵有入營(胸披彩帶歡送)照片img04106.jpg. 退伍黑白白照片連隊退伍照片img]img04102日期為民國四二年八月二八日. 還有一枚銅質記念章.上有中華民國陸軍第一梯次之字樣.現還會常述說當兵實時之偉事和糗事咧!

而我(43.07.20)是中華民國陸軍第九七三梯下士退伍.

這和前頁所述中華民國第一期常備兵退伍日期   更為提前!! 是否有其它資料參考?

[email] [email]lojenhsiang@gmail.com[/email] 中華民國陸軍第九七三梯下士步兵 羅仁祥(43.07.20) 金門 34師 長城部隊 退伍

歡迎 來MAIL 索照片

今晚打老虎 2013-08-07 16:13

小弟上次跟岳父聊天,問岳父幾梯次的?他竟然說忘了

請問各位學長,29年次陸軍大概是幾梯次的兵

陸軍野戰砲兵 2013-08-07 16:28

[quote]原文由 [i]今晚打老虎[/i] 於 2013/08/07 16:13 發表
小弟上次跟岳父聊天,問岳父幾梯次的?他竟然說忘了
請問各位學長,29年次陸軍大概是幾梯次的兵 [/quote]

我父親民國21年次,來台灣在民國四十年被抓去金門當兵,在民國四十五年退伍,當了四年半兵 ....
所以,令岳父有可能是民國47年前後,可能剛好歷經過823砲戰唷 ...

陸一特 2013-08-07 18:10

[quote]原文由 [i]Guest[/i] from 220.129.43.x 於 2013-08-07 15:52 發表
我父親存是中華民國第一期常備兵有入營(胸披彩帶歡送)照片img04106.jpg. 退伍黑白白照片連隊退伍照片img]img04102日期為民國四二年八月二八日. 還有一枚銅質記念章.上有中華民國陸軍第一梯次之字樣.現還會常述說當兵 ... [/quote]
報告我34師的前輩,你就把銅質記念章的照片貼上來好嗎?
還請問!
你是長城幹訓班第幾期的?:testE

2014-11-30 12:04

“第 39 則發表於 2013-08-07 15:52 - 發短訊 - 加好友我父親存是中華民國第一期常備兵有入營(胸披彩帶歡送)照片img04106.jpg. 退伍黑白白照片連隊退伍照片img]img04102日期為民國四二年八月二八日. 還有一枚銅質記念章.上有中華民國陸軍第一梯次之字樣.現還會常述說當兵實時之偉事和糗事咧!
而我(43.07.20)是中華民國陸軍第九七三梯下士退伍.
這和前頁所述中華民國第一期常備兵退伍日期   更為提前!! 是否有其它資料參考?
[email] [email]lojenhsiang@gmail.com[/email] 中華民國陸軍第九七三梯下士步兵 羅仁祥(43.07.20) 金門 34師 長城部隊 退伍  歡迎 來MAIL 索照片”
報告我34師的前輩,你就把銅質記念章的照片貼上來好嗎?
還請問!你是長城幹訓班第幾期的? ”

1.        中華民國第一期常備兵”銅質記念章”,材質”紅銅,約1.5公分直徑比襯衫鈕釦大些。翻箱倒櫃尚未找到,找到將補post照片。
2.        問: “還請問!你是長金門34師長城部隊下士步兵,幹訓班第幾期的?” 答: 我有找到證書是第九期,受訓班隊: 幹訓班士官隊(第二中隊) 64年4月5日 ~464年7月5日畢業。
3.        入學當日64年4月5日(還真有太多巧合,逢老蔣突發性心臟病,下午11時50分在士林官邸逝世)。記得報到,是”從大門口,水泥砂石上、臥倒、匍伏前進、集合”,”赤手握拳、伏力挺身20下”,過關。當晚金門又逢遇下超大暴豪雨,又是緊急集合。次日每位人員掛配黑紗布等。
4.        入訓測驗爬竿、打靶射擊、拉單槓是我的專長,某天朝會時,莫名其妙被叫上台,入訓測驗成績優異第一名,頒獎一本新相簿,留用至今。(中華民國陸軍973梯次、羅仁祥Email:  [email]lojenhsiang@gmail.com[/email] 、手機line: 0921574706 skpe: hx6850a1、 facebook: 羅仁祥、歡迎聯絡!2014-11-30啟)
5.        中華民國陸軍973梯次的人在嗎?

ali692752 2015-01-09 11:36

看到前面多位軍友所提的第一梯次的入伍日期,都是非常寶貴,偶的認知各位所談均

為正確,因為維基的訊息是45年2月19日入伍為第二梯次,往前推2月12日是農曆春

節放假,所以定2月12日之前各種方式入伍均為第一梯,那些入伍方式有願役,不願

役〈註有的好像類似抓兵,這資料下回補充〉

綜觀二戰結束,國民政府來台從35年到44年止,兵役制度很不健全,39年之前參加

內戰的台灣兵暫且不談,39年開始就有coe所說的『台灣軍士教導團』的徵、募集

漫畫家劉興欽便是。

一般兵那更是複雜,就是參一總管所講役期不定〈含預官〉,訓練後返鄉,需要再

徵調,例如

一、軍械士令尊40年入伍,當二年退伍。

二、陸軍野戰砲兵令尊,同樣40年入伍但當了4年半才退伍。

至於階級更是胡搞,參一大所説,這次上兵,下次再召集變二兵,嘛的越混越回去。

好了各類的第一梯次太多了,各位軍友如何看到奇奇怪怪的就拿出來聊聊,大家可

多一些見聞。

偶有一些雲林45年農曆年後,第二梯次入伍的照片,大家可看一下,當時很隆重,牌

樓,地方首長,軍方人員,樂隊,親朋好友等送行,役政人員帶兵到營。


[img]http://s010.radikal.ru/1501/2a/20d25d4b39c8.jpg[/img]

[img]http://s017.radikal.ru/1501/32/f221cfab1c19.jpg[/img]

[img]http://s017.radikal.ru//1501/fa/2d0be337ea86.jpg[/img]


中華民國徵兵規則
[url]http://zh.m.wikipedia.org/zh-tw/%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5%BE%B5%E5%85%B5%E8%A6%8F%E5%89%87[/url]

台灣兵役制度
[url]http://zh.m.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5%85%B5%E5%BD%B9%E5%88%B6%E5%BA%A6[/url]

軍士敎導圑徵、募兵公文
[img]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08/b4/29.jpg[/img]
[url]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25/65.html[/url]

[[i] 本文章最後由 ali692752 於 2016-01-22 23:00 編輯 [/i]]

2015-01-09 14:29

大家可看一下,當時很隆重,
牌樓,地方首長,軍方人員,樂隊,
親朋好友等送行,役政人員帶兵到營。
====================================
呼!呼!呼!
第一梯次入伍的前輩,福利真好!

^_^

2015-01-10 11:29

[quote]原文由 [i]猛沃營參一[/i] 於 2010-09-03 07:39 發表

在陸軍每週一梯次、新訓9週的年代,每週三都有一梯次入伍。前四天為「教育準備週」又稱「第O週」,第五天(星期日)起算為第一週,第八週為探親假,第九週結訓測驗。第九週的星期四下午抽籤,星期五撥兵。總計在新訓中心頭尾共66天。 ... [/quote]

這樣說來,我覺得早年的訓練時程還滿「合理化」的,刻意排在週三入伍,讓前幾天的第零週當準備週
印象中後來的梯次好像反而沒有這樣故意排在週三入伍(只是印象,不知對否?大家入伍應該大多不是在週三吧?)
後來的入伍,雖前兩三天也一樣是準備週,但是就沒有週日開始「一週之計」的思維了
以前會以週日當開頭,我猜這可能跟美軍的「輔導」有關吧?
後來不特別在週三入伍,大概因為我們畢竟不是美軍,我們的文化中,並沒有從週日開始一週的想法,反而是從哪一天開始好像都沒什麼差別。

坦克貓 2015-01-25 17:57

[quote]原文由 [i]猛沃營參一[/i] 於 2010-09-03 07:55 發表


依內政部役政署網頁所載,台灣普遍徵兵始於民國45年。

之前(大約是40至44年間)曾經徵集過幾期的「補充兵」(不是普遍徵兵,只有部分人),受訓三(四?)個月,期滿歸鄉,遇有臨時召集,再動員入營補充部隊缺員,這 ... [/quote]
父親也是在民國40年代初期被徵集為"補充兵"(他以台語說"充員仔",充員兵的意思),確切年份已不記得,他提到當時屆齡的台灣人都要去當補充兵,而且是有梯次的。
我以他述說的軍旅回憶(此部份另寫在"父親的軍旅回憶"版)反推應該是在43年初被徵集,到台南官田與新中兩地受訓四個月後返鄉,約一年半後接到"臨時召集令",
至台南永康報到,服役一年八個月,前後共兩年兩個月。

龍友 2015-01-25 20:17

[quote]原文由 [i]猛沃營參一[/i] 於 2010-09-03 07:55 發表


依內政部役政署網頁所載,台灣普遍徵兵始於民國45年。

之前(大約是40至44年間)曾經徵集過幾期的「補充兵」(不是普遍徵兵,只有部分人),受訓三(四?)個月,期滿歸鄉,遇有臨時召集,再動員入營補充部隊缺員,這 ... [/quote]
這是拙藏的本地老照片,或許可以補強猛大的「補充兵」說法。
此為苗栗縣頭份鎮珊湖、流東二里,第二期補充兵入營出發前合照,攝於民國42年6月13日。

[url=http://www.fotopu.com/image/758491][img]http://www.fotopu.com/img/1/758491-3.jpg[/img][/url]

[url=http://www.fotopu.com/image/758494][img]http://www.fotopu.com/img/1/758494-3.jpg[/img][/url]

這張也是苗栗縣頭份鎮珊湖、流東二里補充兵入營出發照片,可惜沒有題字及時間,幸原持有於背後加註文字,知為「第一批中國兵入營歡送盛況」,也就是歡送第一期補充兵入營。

[url=http://www.fotopu.com/image/758495][img]http://www.fotopu.com/img/1/758495-3.jpg[/img][/url]
[url=http://www.fotopu.com/image/758496][img]http://www.fotopu.com/img/1/758496-3.jpg[/img][/url]

[[i] 本文章最後由 龍友 於 2015-01-25 20:19 編輯 [/i]]

Alona 2015-01-25 21:30

小的時候 堂叔 也是補充兵入伍,披彩帶〈紅绫披甲〉前頭有鑼鼓陣開路,一路送到村口。堂叔還健在。

陸軍0001梯 我去查查看再報告。至於梯次間隔以後數度變革,以平均日數算不準。

Alona 2015-01-26 13:12

早期徵集年次並非全都依高年次徵集,參考資料略述;

陸軍常兵 二梯〈44.2.5〉三梯〈44.5.30〉皆23年次。
陸軍常兵 28梯〈45.8.19步九團〉90梯〈46.10.30六中心〉112梯〈47.4.2六中心〉皆為19年次。

海軍陸戰隊 1梯〈45.2.19左營〉24年次 人數 特多。

※ 特種 補充兵 1梯〈43.11.27炮兵團〉22年次。

補充兵 1期〈42.1.29師管區〉21年次。4期〈43.2.25g師管區〉22年次。

※ 國民兵 1 期〈44.8.19〉23年次。

如有不符 請指正

[[i] 本文章最後由 Alona 於 2015-01-26 13:39 編輯 [/i]]

904 2015-03-21 19:29

我父親23年次陸軍第5期補充兵士43年7月8日入伍.砲校4個月退伍......45年12月16在徵招直接到金門雙乳山.相差1-2個月隔壁親戚24年次也到小金大膽島.823砲戰之前移防台灣.另一個25年次差一年到山外搜索營.我父親47年8月15退伍.等船等到823在回原單位2個月在回台灣

[[i] 本文章最後由 904 於 2015-03-23 09:52 編輯 [/i]]

當兵在馬祖 2015-03-22 17:57

台灣在常態性徵兵之前於民國四十年代初就曾經辦過      可能就是孫立人將軍為普遍性徵兵之前做的準備工作      先徵召一些知識程度較高的台籍青年成立台灣軍士教導隊      岳父民國十七年次本來也被徵召但他為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的第一屆縣議員所以免除徵集

2018-06-01 13:45

我也想知道我外公是否為無梯次 他是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軍人 目前90歲 陸軍上校退役 民國18年生

林陶村【老淘】 2018-06-02 20:24

我當兵是61年至63年.「充員仔」.一班都是阿兵哥自稱.很正式的場合.在中心.連長稱我們「充員戰士」.在金門17師步兵連則稱「充員弟兄」.84師砲兵334營.則幾乎沒有聽過.[quote]原文由 [i]猛沃營參一[/i] 於 2010-09-03 07:55 發表


依內政部役政署網頁所載,台灣普遍徵兵始於民國45年。

之前(大約是40至44年間)曾經徵集過幾期的「補充兵」(不是普遍徵兵,只有部分人),受訓三(四?)個月,期滿歸鄉,遇有臨時召集,再動員入營補充部隊缺員,這 ... [/quote]

猛沃營參一 2018-06-02 20:45

[quote]原文由 [i]林陶村【老淘】[/i] 於 2018-06-02 20:24 發表
我當兵是61年至63年.「充員仔」.一班都是阿兵哥自稱.很正式的場合.在中心.連長稱我們「充員戰士」.在金門17師步兵連則稱「充員弟兄」.84師砲兵334營.則幾乎沒有聽過. [/quote]

充員這個稱呼,其實應該在45年普遍徵兵就不存在,因為入伍的都是服"常備兵役",但是大家說習慣了,一直要到民國70年後老士官陸續退光後才聽不到了。

Alona 2018-06-02 20:47

充員兵在五十八年〝老士官〞包括老軍官都這麼稱呼,〝預官〞是新名詞,本來也就做〝充員官〞,都是用來補足部隊不足的空缺。原先的〝候補軍官〞改制為〝專修班〞基本上也是〝補充官〞。

後來老一輩的退走,新人多了,戰士占了大部分,連士校正期生也開始佔缺,〝充員戰士〞改稱呼為戰士,表示是部隊的主力,基本上在五六年內部隊戰力年輕化,充員這個稱呼也就逐漸淡化而捨去不用。我在六十三年離開,〝充員仔〞幾乎被一兵、二兵、上兵還有班長代替了。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華民國陸軍義務役0001梯次是何時入伍.何時退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