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5.153.156.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6: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其偉
研究生(外文):Chen, Chiwei
論文名稱:鵜鶘慢飛-台灣少子化現象的家庭社會學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Pelicans fly slowly - Taiwan's declining birthrate phenomenon of family Sociological Analysis
指導教授:葉肅科葉肅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eh, Suke
口試委員:林顯宗胡愈寧
口試委員(外文):Lin, HsientsungHu, Yuning
口試日期:2013-01-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3
中文關鍵詞:少子女化生育意願原生家庭夫妻關係親子互動
外文關鍵詞:low fertility ratebirth desirefamily of originconjugal relationshipparent-child inter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24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8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長久以來,生育一直是人們生活中相當關切的一個議題,亦是生命中重要的一個歷程。生育率更是與一國的經濟、社會與教育等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台灣的出生率開始快速下降,並在2010年降到0.9‰的歷史新低,引起政府的重視和擔憂,並提出各種獎勵和福利措施,由此可見,台灣生育率低落的嚴重性與急迫性。
本研究依據社會建構論的概念,去瞭解夫妻的生育意願是如何受到家庭和社會的影響,進而影響了生育決定,這是一個社會建構的循環過程。在其中,生育意願亦會受到社會結構、原生家庭、夫妻關係與親子互動四個方面的影響。
本研究採立意抽樣,以滾雪球的方式找出八對二十九到四十一歲並生育一名子女的夫妻,經由訪談資料的編碼並與研究資料進行對話分析,以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與生命故事敘事法,去分析夫妻的生育意願與家庭、社會的關聯。
主要的研究發現有四個:
一、社會結構對生育意願僅具有部分影響
二、原生家庭對家庭觀和生育觀有重要影響
三、家庭中男性權力大於女性
四、親子互動與生育意願具有密切的關係

For long, fertility has been a considerable concern in people’s lives, and birth is also an important course of life. Therefore, fertility rate is closely related to economic, social,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In recent years, fertility rate of Taiwan has rapidly declined and it even dropped to a record low of 0.9‰ in 2010, which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and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to put forward a variety of incentives and welfare measures. It shows the seriousness and urgency of low fertility rate of Taiwa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s how couple’s birth desires are influenced by family and society and then affect the birth decision, which is a cycl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cycle, birth desires are also influenced by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social structure, family of origin, conjugal relationship, an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dopting purposively sampling, the research uses the manner of rolling-a-snowball to identify eight couples aged 29 to 41, having one child. By the deep convers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narrative method of life story, the research is investigated by the encoded data of interview and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of research data,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couple’s birth desire and family and society.
There are four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1.The social structure has only partial impact on fertility rate.
2.The family of origin has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oncept of family and birth.
3.Male power is over female in the family.
4.There is clos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birth desire.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第二節 問題意識
第三節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第一節 文獻回顧
第二節 理論探討
第三節 理論基礎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第五節 理論架構分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章 夫妻的生命故事
第一節 意願磨合型
第二節 自我選擇型
第三節 隨遇而安型
第四節 順從家人型

第五章 少子化家庭社會學分析
第一節 社會結構對生育意願的影響
第二節 原生家庭對生育意願的影響
第三節 配偶對生育意願的影響
第四節 親子互動對生育意願的影響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討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第四節 後續研究

參考書目

附錄


王雅各,2004,《質性研究導論》。台北:心理。
王愛珠,2007,,《為難與難為,大台北地區頂客族自願不生育現象之探討》。台北: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2011,《人口政策百年回顧與展望》。內政部。
石計生、羅清俊、曾淑芬、邱曉婷、黃慧琦,2003,《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台灣資料庫的應用》。台北:雙葉。
石計生,2006,《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吳慧娜,2006,《產後夫婦再生育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聰賢,1974,<從子女價值談人口增加問題>。《綜合月刊》,63:19-24。
余清祥、藍銘偉,2003,<台灣地區生育率模型之研究>。《人口學刊》,27:105-131。
李大正、楊靜利,2004,<台灣婦女勞動參與類型與歷程之變遷>。《人口學刊》,28:109-134。
李佳儒,2009〈日本因應少子女化社會對策對台灣之啟示〉。《社區發展》125(2):256-271。
李美慧,2008,<女性勞動參與率、高等教育率、結婚率及女性失業率對台灣地區生育率之影響-以縱斷面VAR模式為實證研究>。《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2。
沈桂芬,2006,<少子化現象>。《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5。
邱家偉,2009,《男性大學生生育觀念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
林千惠,1996,《台灣地區身心障礙者就業能力與意願之調查研究》。彰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林佩琪,2003,《已婚婦女之子女價值、理想子女數與性別偏好-世代觀點之比較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侑靜,2009,《教育對生育行為的影響》。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欽,1990,師範生任教職志之理論與實徵研究。高雄市:復文。
柳超莊,2007,《做人要扮戲:高夫曼論日常生活策略》。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林勝義,2002,《兒童福利》。台北:五南。
金鐵忠,2008,<低出生率和瞻仰老人問題>。第13回韓國台灣日本民間社會福祉代表者會議。日本:東京。
徐安琪,2001,<婚姻權力模式:城鄉差異及其影響因素>。《臺大社會學刊》,29:251-281。
徐震、李明政、莊秀美、許雅惠,2005,《社會問題》。台北:學富。
周志宏,2004,<日本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及其相關法規有關幼托制度改革之啟示>。《當代的日本的幼教政策》。台北:心裡。
翁毓秀,2009,<日本、韓國少子女高齡化社會之因應策略-台灣做了什麼?未來可以做什麼?>。《社區發展》,125(2):240-255。
梁香,2001,《台灣南部地區婦女生育動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正、李美慧,2001,〈台灣地區人口轉型後之生育趨勢與展望〉。《人口學刊》23:93-112。
張晉芬,1996,<女性勞動者婚育離職原因之探討>。頁1-21,《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小型專題研討會第三回:台灣勞動研究》。台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玉華、伊慶春、呂玉瑕,2000,<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臺灣社會學刊》,24:1-58。
陳美月、申文姬,1991,〈不孕夫婦的女性角色、生育態度、婚姻家庭關係之探討〉。《榮總護理》8(1):53-61。
陳彥玲,2000,《幼稚園實習教師任教意願與任教承諾之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陳慈慧、許甘霖、吳孟興、劉志鴻,2009,<臺灣地區25-44歲民眾的生育知識與態度調查>。《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8(1):46-52。
陳淑琴,2005,《自我認同與親密關係-以祖孫家庭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朝妏,2009,《卡踏車與我:身體社會學的分析》。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郭靜晃,2004,《兒童少年福利服務》。台北:楊智文化。
郭靜晃,2009,〈瑞典與日本因應少子女化之社會對策對台灣之啟示〉。《社區發展》,125(2):224-239。
郭春松,2005,《從絢爛歸於平實-婚姻中親密關係的轉變》。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敘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湯素月,2005,《生育觀念與自然流產婦女哀傷反應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珠,2002,《青少年子女價值觀之相關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黃麗萍,2005,《頂客族自我概念與生涯承諾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論文。
黃麗萍,2008,<自願頂客家庭之探索性研究>。《教庭教育與諮商學刊》,5:81-104
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台北:學富。
葉肅科、董旭英,2002,《社會學概論》。台北:學富。
楊芸,2006,《未婚青年的子女價值與生育期望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俊男,2000,《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
駱明慶,2007,<台灣總生育率下降的表象與實際>。《研究台灣》,3。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薛承泰、黃嘉寧,2001,<臺灣「頂客族」的形成與特質>。《人口學刊》,22:19-48。
鍾俊文,2005,<人口結構轉變之趨勢對策>。《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I》。行政院經建委員會出版。
鍾佩玲,2004,《女大學生生育意向之相關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簡太郎,2007,<台灣人口政策與人口結構變遷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刋》,74:1-22。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蘇百弘,2007,〈臺灣要提振生育率應先改善育兒環境〉。《中國醫訊》52:56-59。
Beck , Ulrich and Elisabeth Beck-Gernsheim 著,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200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立緒。
Bilton, T., Bonnett, K., Jones, P., Lawson, T., Skunner, D., Stanworth, M. and Wedster, A. 著,林子新、黃信洋、黃國清、鄭祖邦、謝昇佑譯,2005,《社會學》。台北:學富。
Foucault, M. 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Goodman, Norman 著,陽琪、陽琬譯,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
Riessman, C. K. 著,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Goffman, Erving 著,徐江敏、李桃軍譯,1991,《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

Andersen, M. L. and Taylor, H. F., 2006, Sociology: Understanding a Diverse Society (4th.ed.),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Inc..
Becker, G.. S., 1991, A Treatise on Famil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loom, B. S., 1985, 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 New York: Ballantine.
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eng, Benjamin S., 1999, “Cointergr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Fertility and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A Multivariate Approach. ” 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 27(4): 422-434.
Elkind, D., 1995, “School and family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Phi Delta Kappan 77(1): 8-14.
Foucault, Michel., 1984, The Foucault Reader, deited by Paul Rbinow. New York, Pantheon: Pantheon Books.
Hoffman, L. W. et al, 1978, “The Value of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 583-596.
Hondroyiannis, G. & Papapetrou, E., 2002,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Greece. ”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5(2): 221-242.
Keilman, N. & Groot, L., 1988, “Static versus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emale labour-force participation and fertility. ”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4(2): 97-116.
Marshall, C. and Rossman, G. B., 1995,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McDonald, P., 2006, “Low Fertility and the State: The Efficacy of Policy. ”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2(3): 485-510.
Murthi, M., 2002, “Fertility Change in Asia and Africa. ” World Development 30(10): 1769-1778.
Shek, D. T. L., 1996, “The vaue of children to Hong Kong Chinese parents. ”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0(5): 561-569.
Stacey, J., 1997, In the Name of Family: Rethinking Family Values in the Postmodern Age. Boston. MA: Beacon Press.
Thompson, W. E. and Hickey, J. V., 2007, Society in Focus: An Introduction to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Thurow, L.C., 1999, Building Wealth: The New Rules for. Individuals, Companies, and Nations in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Warner, R. L., G. R. Lee, and J. Lee, 1986, “ Social Organization, Spousal Resources, and Marital Power: a Cross-Cultural Study. ”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February): 121-128.

內政部戶政司,2011,人口資料統計。
http://www.ris.gov.tw/zh_TW/346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國人對婚姻與生育態度」電話調查結果。http://tw.wrs.yahoo.com/
行政院主計處,2011,總體統計資料庫。
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statfile9L.asp
內政部戶政司,2011,人口資料統計。
http://www.ris.gov.tw/zh_TW/34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蘇百弘,2007,〈臺灣要提振生育率應先改善育兒環境〉。《中國醫訊》52:56-59。
2. 簡太郎,2007,<台灣人口政策與人口結構變遷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刋》,74:1-22。
3. 駱明慶,2007,<台灣總生育率下降的表象與實際>。《研究台灣》,3。
4. 黃麗萍,2008,<自願頂客家庭之探索性研究>。《教庭教育與諮商學刊》,5:81-104
5. 郭靜晃,2009,〈瑞典與日本因應少子女化之社會對策對台灣之啟示〉。《社區發展》,125(2):224-239。
6. 陳慈慧、許甘霖、吳孟興、劉志鴻,2009,<臺灣地區25-44歲民眾的生育知識與態度調查>。《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8(1):46-52。
7. 陳美月、申文姬,1991,〈不孕夫婦的女性角色、生育態度、婚姻家庭關係之探討〉。《榮總護理》8(1):53-61。
8. 陳玉華、伊慶春、呂玉瑕,2000,<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臺灣社會學刊》,24:1-58。
9. 徐安琪,2001,<婚姻權力模式:城鄉差異及其影響因素>。《臺大社會學刊》,29:251-281。
10. 翁毓秀,2009,<日本、韓國少子女高齡化社會之因應策略-台灣做了什麼?未來可以做什麼?>。《社區發展》,125(2):240-255。
11. 李佳儒,2009〈日本因應少子女化社會對策對台灣之啟示〉。《社區發展》125(2):256-271。
12. 李大正、楊靜利,2004,<台灣婦女勞動參與類型與歷程之變遷>。《人口學刊》,28:109-134。
13. 吳聰賢,1974,<從子女價值談人口增加問題>。《綜合月刊》,63: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