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血紅》

這是一本大概1980年代末期中國大陸的出版品,主要是描述遼瀋戰役,但是實際上他也兼談了其他的面向,或許我們會說戰爭是政治的延伸,不過筆桿子總是比槍桿子好解決一點,這本書由於討論了遼瀋戰役指揮官林彪過於深入,在大陸上被列入禁書

邦迪亞上校看到赤足持木棍的警察走過時,總是會這樣批評:「我們打完了所有的仗,結果只是房屋不必漆成藍色而已。」

《百年孤寂》馬奎斯


書籍資料

cover

  • 雪白血紅
    • 作者:張正隆
    • 出版社:風雲時代
    • 出版日期:1991
    • 叢書系列:風雲戰史
    • 規格:平裝/兩冊
    • ISBN:9576450497
    • 出版地:台灣

摘要/印象部份

這本書我不打算為他寫摘要,戰史到處都可以查的到,而且這本書有關戰史的描述投入過多感情,似乎無法客觀的描述遼瀋戰役的實情,這本書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他引用了大量當時的電報和口述歷史,反映了相當的實情,但是過多的實情投入戰史寫作的時候,好人和壞人就很難區分了,剿匪戰爭時國民黨以剿匪大將衛立煌為名在安徽設了立煌縣,共產黨全面叛亂之後,抗日名將張靈甫也捐出了他的名字和生命在山東設了靈甫縣,但是所謂第二次國內戰爭期間,共產黨一樣也搞了「朱瑞砲兵學校」,國民黨戰犯用中國人民的血去支持蔣介石反動集團,但是十大元帥,誰不是用血去為共和國澆花播種呢?

心得部份

我覺得這本書比較有趣的是他書寫的方式,這本書大概寫在1980年代,十年浩劫結束沒有多久,整本書看起來缺乏信心

這本書反映了幾個問題,首先是共產黨奪取大陸的經過,當然大家都知道遼瀋戰役是整個共產黨奪權的第一戰,但是我相信不論是國民黨或者是共產黨甚至是台獨的教科書都不會再提到當初東北接收時的事情,在台灣我們看到很多形容詞說來接收台灣的部隊衣著破爛,看到水龍頭和電就鬼吼鬼叫以為發現新大陸了,但是同樣身為遭到日本佔據很長一段時間的東北,居然也有流傳著這個故事,他是說共產黨的部隊從山東和山海關進入東北,一進去就被當成是土匪,因為衣著破爛,老大哥在旅順發現山東北渡的共產黨時居然整船扣留,而在地方的接收情況也不好,一般的老百姓都「想中央、盼中央」,把共產黨當成雜牌軍,加上日本在東北進行了很深的反共教育,初進入東北的共產黨部隊壓根不得民心,連老大哥也不想理他們

有些人說共產黨部隊紀律好,其實問題也很大,在後來共產黨真的站住腳跟之後,所謂「革命隊伍」就開始擴大,紀律敗壞也隨之展開,林彪給毛澤東的A級電報中就完全的反映了這一點,但是很詭異的事情是,這本書用了很功利的想法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他說國民黨貪汙情況嚴重導致人們不支持國民黨,但是共產黨則是利用土地革命把地主的土地釋放給人民,這在轉入非大城市地區的共產黨來說可以是絕處逢生,問題是國民黨的軍隊,尤其是孫立人的新一軍紀律更好,對百姓不偷不搶也維持紀律,這讓共產黨在國民黨占領區的宣傳也近乎失效,當然滇軍或是其他非黃埔嫡系的部隊的確紀律差一點,共產黨組織也更好打進去,但是就國共兩黨教科書中國民黨部隊大量判逃,兵敗如山倒的情形,新22師倒是一個好的反證,戰爭打到最後新22師被切斷成一個一個的連與共產黨對抗,什麼心戰喊話、政治宣傳全沒效,在老人的回憶錄裡一個只剩下幾個人的新22師陣地打到全員戰死才讓共產黨殺進去,最後共產黨算功勞簿的時候壓根無法登記是誰打敗了新22師,只能說「都是我們八路打敗的」,但是有人還是懷疑新22師到底還在不在

有人說遼瀋才是國共真正的武裝對抗,這點倒是不假,不但最優秀的戰員都被送進了黑土地去化成了灰,連戰術都堪稱慘忍,錦州或許還可以說死的多半是軍人,但是長春的故事就更加血腥了,共產黨對長春圍城,林彪下達命令要求所有解放軍包圍部隊不可以讓一粒米進入長春,也不可以讓一個人離開長春,但是大家都知道守城的時候沒是盡消耗米的老百姓最好是少待在城裡,問題是這裡更弔詭的是在錦州以及其他城鎮陷落時,更多的老百姓舉家遷往長春,整個長春擠的水洩不通,但是後來長春被圍的時候,鄭洞國也同樣的下令老百姓只可以離開不准進城,於是整個老百姓--沒錯,我說的就是最沒有力量的老百姓--就只能擠在兩軍對壘的中間地帶,你同八路說八路最照顧老百姓了,給我們點大米吃吃吧,八路死也不給你,還用槍把你趕開,你向國民黨說中央應該要保護老百姓的,很抱歉中央自己也沒米吃,每天空投的白米給老百姓搶完連中央大員都得餓肚子,這時候古人易子而食的故事當下就發生了,還有解放軍城之後發現老婆婆煮著已經餓死的老公公的大腿吃,但是不知道是中毒還是真的太餓,自己也死了,鍋裡還留的一條腿,後來文革的時候有人用這條罪去辦林彪(當然更早在戰犯改造所已經有人用過同樣的罪去辦那些最後被抓的國民黨大員了),問題是林彪又能怎樣呢?讓老百姓進來消耗解放軍的糧食嗎?

我一直覺得這段歷史離我們還不遠,他不是像肥水之戰那種已經人都死光的故事--至少我明年要過一百歲大壽的爺爺就還在屏東生活著--而更加關鍵的是共產黨如何贏的這場戰爭的?有人說共產黨「就憑著自己人多」,那好,那些人憑什麼跟著共產黨?這一點我覺得這本書始終沒有給一個好解釋,至少在黑土地上的戰爭,群眾動員策略和政治宣傳應該不是很難描述的,但是這本書很有趣的就是他每次講完共產黨的錯誤決策(通常都是林彪下的),都會補一句說是人民群眾選擇了共產黨,裡面還有更有趣的一句話是說民主選舉,是用一票一票的投出執政黨,但是黑土地上的老鄉可是不好此道,他們用自己的血、生命去幫著八路搬屍體,清理戰場,上戰場打仗,用鐵投出了誰是黑土地的主人,但是我始終看不出來的是,難道那些被在長春城外撲滅的老鄉,他們就沒有用血去投出反對票嗎?這些上戰場搬運屍體(當然戰場上屍體累積數量的確有影響日後的軍心)的人能算是「人民」嗎?這點都是一團迷霧

當然最後,這本書不只講了黑土地上的那三年,他也順道處理了一下之後的共和國歷史,高崗的在東北建設的偉大事蹟他乾脆用高崗進城都玩女人來解決(看起來多向樣板戲裡的國民黨大員啊),但是高崗真的這麼糟糕嗎?東北打了二十幾年的戰爭,1948年的紀錄說東北的各項產值幾乎都退後到少帥的時代,但是1953年高崗就已經讓東北大致恢復元氣,這不是他的功業嗎?而當初進去打國民黨的小兵們,很多為了掩護自己或是真的窮,都是帶著剛繳獲的國民黨軍帽,只是有些人把青天白日拆掉而已,結果這些為共和國留下鮮血的老人們,就因為了幾張戴著國民黨黨徽的照片,居然在文革時期被打成了歷史反革命,不過真正的歷史反革命在哪裡呢?1980年代末期,國民黨中常會薦請總統開放大陸探親之後,共產黨居然乾脆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所有在內戰之後滯台的國民黨人員罪行一切解除,這也是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我在想可能是因為1980年代大陸的經濟尚未恢復元氣,所以每次器及蔣介石、蔣經國的問題時,都變得很難處理,尤其是做為台灣經濟推手的蔣經國,這本書還冒出一句「蔣介石一敗塗地逃到台灣之後,說:『我們已經退無可退,只有勇敢的向前,向前!!!』……如果北伐、抗日是蔣介石人生的兩個高峰,那台灣的經濟發展,應該是第三個高峰……而我們這隻『大龍』,卻還在憶苦思甜」

這幾個問題讓我不禁想到大陸上現在對於蔣介石的評論,當然這也是很有政治性的,他們說蔣介石的中國心(沒錯這本書裡也提過)是非常堅強的,雖然失去了整個大陸,但是在台灣還是繼續保持正朔,對付分離主義,發展台灣經濟等種種作為都是蔣介石的功績,但是真的是這樣吧?那又是誰在江西搞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誰霸著米脂縣對抗中央部隊呢,誰又在東北搶奪中央武裝對抗中央呢(沒錯這一點這本書也提過,不過他還是那句「歷史決定論」的老話)?如同台灣史學家許介麟問過的問題,我們如果說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類似國家,台灣總督府殺害抗日同胞完全是「守法」的話,那要怎麼解釋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說蔣介石在台灣對抗分離主義,那又是誰在大陸對抗中央政府的呢?莫非真的是成者王侯敗者賊嗎?

不過我也在想要是今天,用同樣的資料再寫一本《雪白血紅》,兩蔣的評論還會這麼好嗎?1940年代末期國民黨經濟政策破產,五年之內把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丟給共產黨,1980年代中共仍在十年浩劫的陰影之下,兩相比較似乎差距不大,這本書到處都充滿了很像虯髯客傳的語言「是歷史選擇了我們皇家」,但是現在中共看似已經帶領中國走向下一個繁榮了,這兩段歷史該如何書寫呢?

不過不論如何,何廉在他的回憶錄裡說過:「國民政府的歷史,恐怕得交給共產黨人去書寫了」,這句話迄今仍然還是有效的,或許哪一天不同時期蔣介石父子在共產黨宣傳口中的形象變遷,也會成為研究中共權力變化的一個很好題材吧?

延伸閱讀部份

我覺得這本書和其他寫國共戰爭的小說可以互為參考,比如說司馬中原的《荒原》,我以前以為這只是一本國民黨或是站在反共立場的宣傳作品而已,但是在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發現《荒原》一定程度也是反映了老百姓在共產黨進入鄉村地區初期對共產黨的不信任,再如杜鵬程的《保衛延安》,裡面描述老百姓為了感謝共產黨的土地革命,不顧生死支持共產黨的情節,我也認為是共產黨的宣傳手段,但是看到林彪在民國三十五年東北屢戰屢敗之後,下令禁入鄉村地區的共產黨必須加強政治教育和打擊地主培植群眾,之後東北很多地區對共產黨的信仰幾乎都是堅定不移的,這些情節就和小說類似,但是卻是真實的發生的,小說和歷史到底該怎麼區分呢?

2 thoughts on “《雪白血紅》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