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16
2013-01-03
  洪春南師生愛在健康中醫學,學習心得娓娓告訴您!
在員林社大每遇學期的尾聲,必有數不盡的心聲透過分享讓更多人體驗學習的美好心得!在『中醫的奧秘』課程中,跟著洪春南老師學成的收獲更是豐富有心。於以下同學們的感言中,且讓我們與之分享他們的樂趣與充實!

※※※※※※※※※※※※※※※※※※※※※※※※※※※※※※※※※※※※※※※

中醫的奧秘學後心得 學員張仁盈 101.12.17

有位好友問我:「中醫和西醫的差別在哪?西醫治療不是較快嗎?」
以中醫角度:人因受風、寒、暑、溼、燥、火之外在或七情及五勞七傷內在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疾患病痛。

中醫在給藥之前,必先辨證及望、聞、問、切後,考慮患者體質才給予施藥。而西醫的觀點,則以病症為考量,只要病人那裡病痛就以消炎、止痛藥給予減除疼痛或以激進開刀方法給予割除,也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作法。由此看出中醫是以恢復健康的醫人為出發,而西醫則以治病為目標,兩者差異可見一般。

年初有位大姊,因心臟問題求助西醫,被診斷出「心臟瓣膜閉鎖不全」,醫師告知須手術治療。但因害怕一直拖延,只有靠藥物控制希望減輕病情。在一次偶然碰面下談起此事,「心臟瓣膜閉鎖不全」這病名覺得好熟悉,因為在上課時老師經常提到這病症,中藥是可以治療並不需要手術,詳問之後告知「炙甘草湯」可以讓閉鎖不全的心臟恢復功能;這件事原本早已忘記了對方是否有去使用,直到半年過後,這位大姊才跟我提到說:醫生說已不用開刀,原本的心臟已經沒有問題了。

可見有些病症在西醫看來唯有手術一法,但在中醫常常可以不用手術就能輕易從根本解決,因此實在有研究中醫的必要,當有生理疾病時可以找中醫多一個選擇機會。

感謝洪老師在學習中給予無私的教導,才有今天對醫學有更深的心得與正確的認識。


※※※※※※※※※※※※※※※※※※※※※※※※※※※※※※※※※※※※※※※


中醫奧秘心得 學生 簡芷蘭 101.12.19

「中醫」一直是我很嚮往的科目,認識中醫想學點概念,也可自身保健,我們每個人都想有健康的身體,但又不想花太多的錢,或花寃枉錢,或傷了身體而不自知,多走了寃枉路。

有一天我吃了早餐,到了中午又吐又瀉,忍到晚上去看中醫,中醫師給我開了三天的藥,我吃了二天,瀉得更厲害,肚子整天作響,滿肚子的氣,每15分鐘就要去廁所排氣,非常難受,隔天剛好有上中醫課,我拿處方箋給老師過目,老師一看說:裡面有 仙楂、麥芽 這二味藥是消食作用,你已經在瀉了,又吃含有仙楂、麥芽的藥,肚子都已經空空的,怎可再使用消食的藥呢。

中醫師的誤判用藥,幸好有老師的提醒,讓我免活受罪,我停了中醫師的藥,改服老師建議使用「五芩散」二天後身體就恢復了,感謝老師的指點。

中藥不是沒用,而是要懂得用藥的人,這是我小小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歡迎一起來體驗中醫的奧秘。

※※※※※※※※※※※※※※※※※※※※※※※※※※※※※※※※※※※※※※

醫的奧秘(認識方劑─上篇)心得分享 謝濱屹 101.12.19

什麼!怎麼一晃眼又到學期結束的時候了。回顧這一個學期以來,老師除了一本厚厚的上課講義,裡面介紹了各種方劑的組成、說明、適應症、運用參考、辨別比較之外,並且補充這些方劑可以另外應用在哪些方面,使同學們獲益不少、大開眼界。原來每個方劑都各有不同的用途、功效,只要用在對的地方,效果有時候會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感覺。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這個學期老師也帶領同學們一起做「生肌膏」。老師除了辛苦準備材料和容器之外,也把製作過程分享給同學們,讓大家可以自己在家也能夠享受自己動手做的樂趣和成就感。「生肌膏」主要是用於傷口長肉的時候─非常好用,可以讓傷口迅速復原且避免留下疤痕的不美觀,但也必須把各種材料的分配比例調整到最好。當然,這可是老師經歷過千辛萬苦實做之後,所調配出所謂的黃金比例,當中材料只要過多或過少都會讓成品有不完美之憾。

(YA)耶!又到了戶外教學的時候了。這個學期安排了南部一日遊,非常感謝老師及班代事前辛苦的規劃和安排行程,當天同學和參與的眷屬之間,大家互動熱絡像是一家人出外旅遊般的歡樂氣氛。當然也要感謝老天爺的賞臉,讓當天的天氣不冷也不熱非常適合戶外活動。當天參訪的有「立康生技」中草藥的廠房,讓同學們可以認識現今中草藥製作成品的流程外,也到目前時下最夯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內主要介紹先民從大陸來台開墾的艱辛到當時島內的民俗風情,以及日據時期台灣人民被壓榨及種種不合理的對待,讓參訪的人們有一種莫忘歷史和國恥之感。當中也到「樹谷生活科學館」─館內主要介紹穿越時空、探索生命與科學之間的奧秘,除了展示恐龍、冰河時期的代表性動物及人類的演進和工業、科學、文明之間的演進,讓自己可以更加深刻認識到原來這一切都有一個命運的安排並非憑空自己出現或消失不見。

當然除了感嘆時間的飛逝之外,也要非常感謝老師的傾囊相授以及同學之間熱絡的互動學習,自己非常感恩有這樣的一個學習環境,捨不得離開這麼美好的知識成長機會,只要自己時間許可的話都不願意錯失這樣的一個機會。

啥!說了這麼精采的上課經驗及分享,你還再猶豫是否要不要報名洪 老師的中醫課程,我只能提醒:「小心手腳慢一步的話,只能說下次報名上課請早囉!」

※※※※※※※※※※※※※※※※※※※※※※※※※※※※※※※※※※※※※※

中醫的奧秘~認識方劑(上)心得分享 黃青鈺101.12.17

本學期是第四次上洪春南老師的中醫課程,本次課程內容為「認識方劑~上篇」,雖然只上了短短十幾堂課,卻讓我獲益良多,也對中藥的方劑有更多、更詳細的認識。

老師教導我們:在治病的基礎上,該如何運用各種不同的單味藥,並利用配伍方式來組成一帖方劑。根據先賢的實際經驗,則可將方劑中的藥物,分為主藥(君藥)、輔藥(臣藥)、佐藥、使藥(引藥);君藥其意為解決主要疾病之藥物,故作為主藥;輔藥則有協助主藥並加強發揮藥效之功能;佐藥則是以消除藥物毒性或調和藥物的偏烈性為主;最後的使藥又稱為引經藥、帶路藥,是引領藥物能更快速達到其部位,所以每一種藥物因其配伍不同,卻各自發揮各種不同的功效。

方劑因藥味的加減及配伍變化或是藥量變化,則產生不同的效果,其分類方式為:1.解表劑2.和解劑3.表裡雙解劑4.清熱瀉火劑5.消導劑6.補益劑7.理血劑8.理氣劑9.祛寒劑10.祛風劑11.祛濕劑12.祛痰劑13.鎮靜安神劑14.潤燥劑15.瀉下劑16.收穡劑17.經產劑18.明目劑19.癰瘍劑等不同的藥劑。因本學期上課日程關係,故老師只能先行講解前面的部分。

「解表劑」主要是治療感冒初期的風寒感冒,其可分為-傷風感冒、傷寒感冒(非西醫所說的傷寒桿菌引起)。傷風即傷衛氣,為表證,屬於陽,是從人體皮毛處入侵,且人易流汗,需以『桂枝湯』治;傷寒則傷榮血,為裡證,屬於陰,人會發熱但是不流汗,此時則需用『麻黃湯』醫治。

「清熱瀉火劑」主要用於退火熱,因為氣有餘便是火,火有餘便是毒。故『白虎湯』是很強的風熱感冒用劑,其清熱瀉火功效極佳,若有大熱、大渴、大汗出、脈洪大等症狀皆可用之。另外,『龍膽瀉肝湯』為苦寒劑能瀉肝清膽、清熱利濕,對於台灣國人常有的肝病有不錯的治癒力。

「和解劑」是當汗下不解時,能運用和劑藥物將其解之。以『芍藥甘草湯』為例,此方能平肝解痙、調和氣血,更能夠鎮痛。長時間使用電腦後,總覺得肩頸酸痛、僵硬無比亦或當身體有抽筋現象時,若服用『芍藥甘草湯』,即馬上減緩身體不適所造成的疼痛感,讓我覺得學習中醫,果真能因瞭解而達到辯證論治。

所謂「藥有君臣千變化,醫無貧富一般心」,雖然我們並非醫者,但能夠在對中醫藥的興趣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瞭解其多樣性的變化,並能免除自身的苦痛,可說學習中醫---真好啊!!

※※※※※※※※※※※※※※※※※※※※※※※※※※※※※※※※※※※※※※

中醫的奧秘心得分享 學員 黃玉玫101.12.17

這學期上洪老師的『中醫的奧秘進階班』我覺得收穫良多,老師教學非常認真,針對每味藥及每一方劑的特點很仔細地介紹,並教導我們分辨不同方劑的差異性,減少我們自己摸索的時間,還避免因不懂造成的錯誤,並使我能享受中醫藥學習的樂趣。

在『認識中藥篇』課程中,讓我對於活血化瘀藥和其功用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原來久病皆因血瘀,老師說明「舊血不去,新血不生」的醫理,這類活血化瘀藥是俗稱能「打通血路」的藥物,使用時必須小心其劑量,其中我印象深刻的如川芎可治少陽經頭痛,在四物湯中就含有川芎。在其他的單味藥中,如山楂可治吃太飽肚子脹脹的,其破氣功能佳;川七的活血、行血、止血不留瘀的效果很好等,都是非常實用的藥材,透過這些常見的中藥的認識,讓我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

在『認識方劑篇』課程中,本學期從袪風劑開始介紹,老師講解「治風為何要先治血」的道理,因為「血行風自滅」;像我的體質比較偏血虛,可服用四物湯來補血,讓我的氣色有明顯的改善,還可治女生月經不調的問題,再加上桃仁、紅花的桃紅四物湯就更加強其效果。

此外,老師都會分享用藥的驗方,再加上幾味單味藥可讓效果加倍,解決不少大家常會遇到的問題,印象最深的是川芎茶調散可治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而感冒怕冷、打噴嚏可吃桂枝湯合小青龍湯合十神湯,可以治療大家常見的感冒流鼻水;平胃散可治山嵐瘴氣,避免水土不服及胃寒,可隨身攜帶;苓桂朮甘湯可治上焦水氣重的頭目暈眩、嘔吐症狀,對於青光眼、眼壓過高另加牛膝、車前子的效果更好。

中醫「同病異治」的觀念,需要把中醫的理論讀通讀懂,才能融會貫通,還要能辨證論治,同樣治療眩暈又可分為當歸芍藥湯、苓桂朮甘湯、真武湯、澤瀉湯、半夏天麻白朮湯等等,針對不同的體質做不同方劑的調配使用;若因下焦氣血問題的腳無力,在左腳屬血可服疏經活血湯;在右腳屬氣可服用獨活寄生湯,中醫分的很仔細又分明喔!研習後才知道中醫也是很科學的!

上課時老師還與同學們分享中醫藥的妙用和好處,一些疑難雜症如「猛暴性肝炎」,西醫往往束手無策,而服用中藥「茵陳蒿湯」可獲得有效並迅速改善;「心臟瓣膜閉鎖不全」西醫說只能手術,其實中醫用「炙甘草湯」就可恢復正常功能;讓我對中醫更有信心,中醫的確可以解除許多現代醫學棘手的疾病和困擾!

總之,上洪老師「中醫的奧秘」這門課是非常值得的,是想要達到保健養生的人不可錯過的優質課程,沒來上真的很可惜喔!

※※※※※※※※※※※※※※※※※※※※※※※※※※※※※※※※※※※※※※

學習『中醫』之心得

員林社大課程種類繁多,想學的課程真多,以我的目標:每學期選一課程,在無壓力學習下成長,真不知如何著手?在教學觀摩成果週,巧逢諮詢洪老師得知有初級及進階兩班並觀賞同學們學習中醫之心得後,毅然決定選擇中醫的奧秘初級班(認識方劑學-上篇)。

中國五術:「山、醫、命、相、卜」,與五行相生相剋,息息相關;尤以「醫」是利用望、聞、問、切;針灸、穴道及方劑等方法,達到保健及治療疾病之一種學問。
學習『中醫』之心得如下:

案例一
下方皆治心下痞硬:
1.小 柴胡 湯:柴、芩、夏、參、草、薑、棗(治表裡)
2.黃 連 湯:連、桂、夏、參、草、薑、棗(治上下)
3.半夏瀉心湯:連、芩、夏、參、草、薑、棗(治心下)
4.代赭旋覆湯:旋、代、夏、參、草、薑、棗(治咽喉)
以上諸方雖皆治心下痞硬其方劑藥味差之毫米,但證候分表裡、上下、心下、咽喉之分,攸關生命用者務必謹慎為之,否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害人又害己。

案例二
中醫之「消渴症」:分為上消、中消、下消。
上 消:口渴多飲、飲不解渴,屬肺熱,用生脈飲。
中 消:消穀善飢、多食而瘦,屬胃熱,用甘露飲。
下 消:飲水尿多,水飲一斗,小便一斗,屬命門火不足,用金匱腎氣丸(桂附地黃丸)。

如小便不利,引起水腫,用濟生腎氣丸 (桂附地黃丸+牛膝、車前子)。
西醫之「糖尿病」的主要臨床症狀為「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下降)」;治療原則以藥物治療並配合飲食及體重控制,以達到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相較之下,西醫之「糖尿病」,類中醫之「消渴症」;中醫辨證更為精細,療法異同。難怪乎老師說:學習中醫→剛開始是(興趣)→(樂趣)→(享受)。

我是位初學者,在老師無私教導及傾囊相授下,已對中醫產生興趣;學習中醫既能養生、少看醫生又能增廣見聞,享受健康,何樂而不為?
學員 淑敏 101.12.18












回上一頁
 
關於我們最新消息教學園地招生資訊表單下載消費聯盟連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