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3.70.16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7: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姜守維
研究生(外文):Show-Wei Jiang
論文名稱:好個加減乘除:考察臺灣高等教育評鑑的問題癥結
論文名稱(外文):The “Arithmetic” Method: Study on the Crux of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指導教授:裴元領裴元領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an-Ling Pei
口試委員:周平黃厚銘
口試委員(外文):Ping ChouMing-Hou Huang
口試日期:2013-11-2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
中文關鍵詞:教育評鑑正當性工具主義市場化評鑑標準
外文關鍵詞:Educational EvaluationLegitimacyInstrumentalistMarket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1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系統性蒐集教育資料並客觀評估,以改進教育品質或確保教育績效,此即為「教育評鑑」。
近年來,臺灣高等教育發展迅速膨脹,由量變到質變,各界對教育界品質與績效抱持諸多質疑,透過評鑑,是否能與現實社會的需求接軌。教育當局以「學生受教權」為名,推促各校依循《大學法》來辦理評鑑,又成立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為各校把脈問診以尋求良方,目的不外乎是有效評判各校辦學的優劣,重拾教育消費者的信心,並建立起一套評鑑的標準。
本文強調:以「加減乘除」來比喻臺灣高等教育評鑑的運作方式,並探討這套評鑑制度是如何控管知識傳承,以去蕪存菁,據信此後各校將邁向教學卓越、提升教育品質的康莊大道,來適應全球之變化。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s a method used to systematically collect education data and objectively assess these data in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or ensuring education performance.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from quantitative to qualitative change, calls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all sectors of education into questions. People concern whether the expansion matches the needs of social reality through evaluation. In the name of “Rights to Education of students”,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push schools to apply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n line with "University Law", meanwhile establish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er, trying to offer a basis for schools seeking remedy. The purpose is nothing more than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merits of school operations and regain educational consumers’ confidence and establish a set of evaluation criteria.
This article advocates the method of "Arithmetic" and describes the operation mode of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The article also explores how the evaluation system controls knowledge inheritance. After eliminating the impure and retaining the pure, it is believed that since then the schools will smoothly move towards Teaching Excellence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adapt to global changes.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2
第二節、研究方法 6
一、歷史文獻分析 6
二、次級資料分析 6
第二章、文獻回顧與主要論證 8
第三章、評鑑於教育體系的權力關係 17
第一節、移花接木 18
第二節、同義反覆 23
第三節、作繭自縛 30
第四節、佔地為王 35
第五節、小結 39
第四章、評鑑改革轉變教育形態 41
第一節、高等教育評鑑之大躍進 42
第二節、我們還得再上發條嗎? 48
第三節、金錢教育了教育! 55
第四節、學術圈的串謀機制 61
第五節、小結 67
第五章、結語 69
參考文獻 76
中文書目 76
翻譯書目 78
外文書目 80
網路資料 81

中文書目
王如哲,2008,〈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英、美、澳、芬蘭及丹麥五國之分析和啓示〉。《高教評鑑》1(2):51-76。
卯靜儒,2002,〈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77-115,收錄於蘇峰山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吳清山、林天祐,2011,〈教育名詞—馬太效應〉。《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3:173-174。
李健鴻,1996,《快感消費文化》。台北:前衛。
周平,2006,〈知識生產的內控邏輯—學術人的自我檢查〉。《教社通訊》69:3-7。
周平,2011,〈1975年以降文件檔案中大學評鑑體制的論述與反論述的形成〉。《教育與社會研究》23:79-125。
邱天助,2007,〈國家意志下,人文社會學術生產的再反思:bourdieu場域分析的啟示〉。《圖書資訊學研究》2(1):1-19。
陳光興、錢永祥,2005,〈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之下的學術生產〉。3-30,收錄於反思會議工作小組編,《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台灣學術評鑑》。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陳奎憙,1990,《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厚銘,2011,〈台灣社會科學學術評鑑制度的理想與現實:以社會學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2:267-279。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
葉啟政,2003,〈臺灣社會學的知識—權力遊戲〉。《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5︰1-34。
戴曉霞,1999,〈市場導向及其對高等教育之影響〉。《教育研究集刊》42:233-254。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
蘇錦麗、詹惠雪,2006,〈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新發展—QAA機構審議的作法〉。《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73-206。 
翻譯書目
Bernstein, Basil著、王瑞賢譯,2006[1990],《階級,符碼與控制。第四卷:教育論述之結構化》(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台北:巨流。
Bourdieu, P. and Passeron, J. C. 著、邢克超譯,2002[1970],《再生產:一種教育系統理論的要點》(La Reproduction)。北京:商務。
Bourdieu, Pierre著、王作虹譯,2006[1984],《人:學術者》(Homo Academicus)。貴州:貴州人民。
Bourdieu, Pierre著、楊亞平譯,2004[1989],《國家精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La Noblesse D'état)。北京:商務。
Ehrenreich, Barbara著、高紫文譯,2012[1990],《失控的正向思考》(Bright-Sided: How Positive Thinking is Undermining America)。台北:左岸。
Foucault, Michel著,劉北城、楊遠嬰譯,2003[1975],《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Surveilier et Punie)。北京:三聯。
Freire, Paulo著、方永泉譯,2009[1970],《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ia do Oprimido)。台北:巨流。
Goffman, Erving著,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1959],《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台北:桂冠。
Illich, Ivan著、吳康寧譯,1994[1974],《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台北:桂冠。
Mills, C. Wright著,張君玫、劉鈐佑譯,2006[1959],《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台北:巨流。
Slaughter, Sheila and Leslie, Larry L.著,梁驍、黎麗譯,2008[1997],《學術資本主義:政治、政策和創業型大學》(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Stewart, David W. and Kamins, Michael A. 著,董旭英、黃儀娟譯,2000[1993],《次級資料研究法》(Secondary Research: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Methods)。台北:弘智。
Simmel, Georg著,劉小楓編,顧仁明譯,2001,《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台北:聯經。
Zerubavel , Eviatar著、黃佳瑜譯,2008[2006],《沉默串謀者:真相,為何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The Elephant in the Room:Silence and Denial in Everyday Life)。台北:早安財經。
中村勝宏著,鄭宏峰譯,2008,《夾心式管理:好主管一定要知道的21個管理技巧》。台北:易富文化。
中村勝宏著,鄭宏峰譯,2011,《夾心主管的聰明管理學-課本上找不到的私房管理筆記》。台北:易富文化。 
外文書目
Apple, Michael W.,1993,Official Knowledge: Democratic Education in a Conservative Age. New York:Routledge.
Aronowitz,Stanley, 2000, The Knowledge Factory: Dismantling the Corporate Universtiy and Creating True Higher Learning. Boston: Beacon Press.
Ball, Stephen J.,1990, Foucault and Education:Disciplines and Knowledge.New York:Routledge.
Barnett, Ronald,1992, Improving Higher Education:Total Quality Car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Stufflebeam, D. L., Foley, W. J., Gephart, W. J., Guba, E. G., Hammond, R. L., Merriman,H. O., and provus, M. M., 1971,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tasca, IL: F. E. Peacock Publishers, Inc.
網路資料
Veblen, Thorstein,1918,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A Memorandum on the Conduct of Universities by Businessmen.
http://www.elegant-technology.com/resource/HI_LEARN.PDF,取用日期:2013年10月07日。
王宏仁,2013,階級凝視下的魯蛇人生。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3/10/07/wanghongzen-2/,取用日期:2013年10月07日。
王顥中,2013,學生沒掃地,老師遭扣分 私校教師評鑑成減薪手段。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4434,取用日期:2013年07月29日。
光明日報,2013,關注高校青年教師:自允"知識民工" 夾心層處境很尷尬。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8/13/c_116918520.htm,取用日期:2013年08月29日。
吳清山,2006,評鑑起飛品質相隨。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6/10/13/15.aspx,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呂苡榕,2012高教評鑑市場化造成大學崩壞。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3503,取用日期:2013年10月19日。
李隆生,2010,臨陣磨槍vs.最後衝刺-從系所的教育目標談起。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1/01/2357.aspx,取用日期:2012年09月14日。
周祝瑛,2013,我有話說-10年高教評鑑到底誰受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E6%88%91%E6%9C%89%E8%A9%B1%E8%AA%AA%EF%BC%8D10%E5%B9%B4%E9%AB%98%E6%95%99%E8%A9%95%E9%91%91%E5%88%B0%E5%BA%95%E8%AA%B0%E5%8F%97%E7%9B%8A%EF%BC%9F-20131017000610-260109,取用日期:2013年10月21日。
政治大學,2003,政大對教育部、中國時報之嚴正聲明。
http://www.ptt.cc/man/NCCU03_BANK/D25E/D26B/M.1067093940.A.5A7.html,取用日期:2013年11月22日。
政大教師會,2010,「反對獨尊SSCI、 SCI等指標,找回大學求是精神」連署聲明(修正日期:2013年11月19日)。
http://memo.cgu.edu.tw/yun-ju/CGUWeb/NCCUEdu2010/HomeAgainstSSCI.htm,取用日期:2013年11月22日。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08a,以溝通取代批評以理性化解誤解針對外界質疑96年度上半年系所評鑑結果評鑑中心回應。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8/03/01/474.aspx,取用日期:2013年1月1日。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08b,系所評鑑的四大基礎。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8/07/01/672.aspx,取用日期:2013年1月4日。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a,1-1大學評鑑的功能為何?(修正日期:2012年11月15日)
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14716&ctNode=1904&mp=2,取用日期:2013年02月14日。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b,1-3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設立的宗旨為何?(修正日期:2012年11月15日)
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14718&ctNode=1904&mp=2,取用日期:2013年02月14日。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2c,評鑑中心對各界批評大學評鑑之回應。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2/09/01/5859.aspx,取用日期:2013年02月14日。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3a,101年度下半年大學校院師資培育評鑑結果公布。http://tece.heeact.edu.tw/upload_file/news/46/3b52ca06.pdf,取用日期:2013年07月23日。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3b,從外部評鑑到自我評鑑。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3/03/01/5936.aspx,取用日期:2013年07月23日。
路仁,2012,新殖民主義殘害高教,928教授大出草。
http://blog.udn.com/mybook678/6886215,取用日期:2013年10月18日。
張明華,2012,從去指標化到多元指標-大學校長觀點。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2/11/01/5883.aspx,取用日期:2013年08月29日。
教育部,1948a,大學法。(修正日期:2011年01月26日)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8606&KeyWordHL=&StyleType=1,取用日期:2012年01月13日。
教育部,1948b,大學法。(修正日期:1993年12月07日)
http://lis.ly.gov.tw/lghtml/lawstat/version2/01711/0171182120700.htm,取用日期:2012年01月13日。
教育部,1948c,大學法。(修正日期:2005年12月13日)
http://lis.ly.gov.tw/lghtml/lawstat/version2/01711/0171194121300.htm,取用日期:2012年01月13日。
教育部,1974,私立學校法。(修正日期:2013年01月30日)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8407&KeyWordHL=%E7%A7%81%E7%AB%8B%E5%AD%B8%E6%A0%A1%E6%B3%95&StyleType=1,取用日期:2013年02月05日。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
http://140.111.34.34/docdb/files/dma7db04060c043a0aa.pdf,取用日期:2013年04月10日。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
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20920154843/90.07%E5%A4%A7%E5%AD%B8%E6%95%99%E8%82%B2%E6%94%BF%E7%AD%96%E7%99%BD%E7%9A%AE%E6%9B%B8.pdf,取用日期:2011年10月13日。
教育部,2007,大學評鑑辦法。(修正日期:2013年01月31日)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41732&KeyWordHL=%E5%A4%A7%E5%AD%B8%E6%B3%95&StyleType=1,取用日期:2013年02月05日。
梁志遠,2008,“大躍進”中的亳縣人大、人委、政協。
http://www.yhcw.net/famine/Reports/10038.htm,取用日期:2013年1月1日。
許媛翔,2007,績效責任八大有效機制—Dr. Woodhouse談績效責任模式。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7/07/06/301.aspx,取用日期:2012年06月16日。
陳洛薇、韓國棟,2003,大專院校學術評比長庚竄起政大暴跌。
http://bbs3.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physics96/M.1067785849.A/M.1067785870.A/M.1067785882.C.html,取用日期:2013年11月22日。
陳曼玲,2006a,杜正勝:大學參與評鑑 是建立聲譽的第一步。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6/07/15/37.aspx,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8日。
陳曼玲,2006b,曾志朗:做好動態思考的大學評鑑。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6/09/15/10.aspx,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9日。
陳曼玲,2006c,評鑑威權來自於評鑑倫理的建立專訪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TMAC主任委員黃崑巖教授。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6/11/08/93.aspx,取用日期:2012年12月30日。
陳曼玲,2006d,翻開大學評鑑發展史。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6/10/17/26.aspx,取用日期:2013年04月10日。
陳曼玲,2008a,落實分類評鑑邁向務實辦學—專訪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8/05/01/610.aspx,取用日期:2012年05月23日。
陳曼玲,2008b,對抗大學倒閉風暴退場機制改走緩進微調政策-專訪教育部長鄭瑞城。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8/09/01/717.aspx,取用日期:2013年04月10日。
陳曼玲,2009a,改變均貧凝聚共識提升品質-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9/09/01/1767.aspx,取用日期:2013年04月10日。
陳曼玲,2009b,系所評鑑「教學」 vs. 五年五百億「研究」專訪大學評鑑推手-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9/07/01/1633.aspx,取用日期:2013年05月18日。
陳曼玲,2009c,加強學習品質管控落實以學生學習為核心-專訪教育部長吳清基。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9/11/01/1900.aspx,取用日期:2013年05月18日。
陳曼玲,2010,躍上世界舞台,世界迎向你!-專訪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1/01/2253.aspx,取用日期:2013年05月18日。
陳曼玲,2013,看問題:自辦評鑑與外部評鑑的拔河。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3/03/01/5937.aspx,取用日期:2013年09月13日。
張錦弘、李昭安、林思慧,2013,教部:永達技術學院不改善就停招。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5369,取用日期:2013年12月19日。
黃碧端,2012,大學自我評鑑的「程序正義」。
http://epapertest.heeact.edu.tw/archive/2012/09/01/5854.aspx,取用日期:2013年10月03日。
劉阿榮,2009,競爭型經費對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
http://www.td-school.org.cn/tbdf/uploadfile/200912153366.pdf,取用日期:2013年12月06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俞彥娟(2005)。女性主義對台灣母親角色研究的影響:以美國婦女史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1-40。
2. 俞彥娟(2002)。女性主義者對母親角色的批判:波娃和傅瑞丹。成大西洋史集刊,10,311-337。
3. 吳淑女(2002)。小鎮婦女休閒體驗之初探-對員林居民之分析。戶外遊憩研究,15(2),23-39。
4. 王慶福、王郁茗(2003)。性別、性別角色取向與愛情觀及愛情關係的分析研究。中山醫學雜誌,14(1),71-82。
5. 王建畯、邱奕文(2010)。學校運動空間與使用滿意度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9,193-205。
6. 李素馨(1997)。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1),43-68。
7. 杜娟娟(2008)。家庭休閒的性別教育。女學學誌,25,45-86。
8. 林素春(2006)。公共空間的身體展現與權力:草山女子貢共溫泉浴池。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休閒生活專輯,6,112-117。
9. 洪建智(2010)。學校運動場地設施開放與經營管理相關問題之探討。淡江體育學刊,13,109-116。
10. 張廖麗珠、張家銘(2007)。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2(1),68-79。
11. 張俊彥、趙芝良(1999)。城鄉婦女休閒活動特性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2(3),21-41。
12. 莊麗君(2009)。運動參與、運動享受及自我知覺之性別差異。大專體育學刊,11(3),27-37。
13. 許義忠(2007)。青少女眼中性別化的運動與遊憩空間。觀光研究學報,13(3),193-211。
14. 許義忠、李幸蓉(2004)。三位空巢期女性的工作、休閒與家庭意識形態:自覺與賦權的過程。女學學誌,17,159-200。
15. 許義忠(2004)。女性主義對女性休閒研究的影響與貢獻。婦研縱橫,71,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