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段落分明不落〈ㄌㄚˋ〉句/畢仙蓉老師

歷史資料《畢老師的寫作裁縫室》
舊平臺
http://203.64.159.93/plogxx/index.php?blogId=21 
已無法呈現紀錄
今移至此平台http://bcrtw72.blogspot.tw/




    「寫作文要如何分段?」這句應該是學生常問的話。今日,畢老師不僅談如何分段,還要談「如何使文意連貫」──這兩件事都能注意,文章結構自然會完整。
       一篇段落分明的小品文,比結構含糊籠統的長篇大論,更有說服力,因為閱讀時,不會使人頭昏眼花、喘不過氣。殊不知段落的作用,也包含使人閱讀時,可以有較長的換氣時間與休息時間。該分段卻不分段時,使人讀來上氣不接下氣;不該分段卻分段,使人讀來不能一氣呵成──過猶不及。
     段落分明的同時,還得注意前後兩段讀來是否文意銜接。倘若分開的這兩段,是各談各的互不相連,甚至牛頭不對馬嘴──這如何叫人閱讀時氣順醒腦?渾沌不明的狀態下,很難被作品感動或說服。
     先談文章如何分段:
     如果我拋出一個題目,同學試想接住著個題目時,會產生哪些疑問(演說的準備方式也是如此)。例如:掌聲背後。「什麼情況下得到掌聲」(1)、「享有掌聲時的心情」(2)、「掌聲結束後呢」(3)、「沒有得到掌聲時如何」(4)、「為什麼想得到掌聲」(5)、「為了得到掌聲會做哪些努力」(6)、「哪些人得過掌聲」(7)、「什麼樣的人會得到掌聲」(8……。其實以上疑問都可各寫一段,每段回答一個問題,這樣不就是段落分明了嗎?只是作文考試,不適合分成這麼多段,最好是四至五段,所以方才的八個問題,其實可以將二、三個問題合併在一段裡。
     當疑問一個個浮現時,如果能將它們組織得有次序,那就是一篇結構完整的作品作文題目倘若有「寫作引導」,同學就依據引導中的問題,不必自設問題現在我們可以玩這個遊戲:剛才有八個問題(請見阿拉伯數字),如果將它們重新排列組合,順序該如何才好?我們可以找找看哪兩個問題須連著回答,例如:(7)、(8)一組,(1)、(2)一組,(5)、(6)一組,無法成組的,可考慮放至文章首段或結論,要不就刪去不談。其實哪兩個問題一組,並無一定答案,甚至可以是三個問題一組,例如:(1)、(2)、(3),又如:(4)、(5)、(6)。再說,先談哪一個問題,後談哪一個問題,也無一定答案。說白一點,如何組織,關鍵不在問題先後,而在兩個問題之間用甚麼樣的句子來銜接──這就是接下來要談的「如何使文意連貫」。
    如何使文意連貫:
     舉方才的問題,如果先談「哪些人得過掌聲」(7),再談「什麼樣的人會得到掌聲」(8),銜接(7)、(8)的句子可以這麼寫:「這些在人生舞臺上贏得熱烈掌聲的人,幾乎都有他們令人佩服的精神……。接著就可以在下一段談「什麼樣的人會得到掌聲」了。又如銜接(3)、(7)的句子可以這麼寫:「當我得過那次掌聲,嘗到被肯定的滋味,又希望未來能常享這種滋味,於是我告訴自己:必須有一些成功人物的精神,否則我這次得來的掌聲將為永遠中斷……」。接著就可以在下一段談「哪些人得過掌聲」了。不過作為兩段之間銜接的句子,也可於下一段才出現(不一定非得放在上一段的結語,如:【佳文二】的第五段開頭就是銜接上一段的地方)。
      以下舉這次段考幾篇佳作,由同學試著討論:如果在每段最後落(ㄌㄨㄚˋ)了哪幾句銜接下一段的句子,兩段之間的文意是否就不連貫了。
     接下來,請就這次段考選出的幾篇佳文,個別指出銜接前後兩段的句子,說明有這些句子和沒有這些句子的結果。
臺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國中部】一百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二次定期評量
二年級國文科試題卷   範圍:寫作測驗  
命題人員:賴憶姿老師  審題人員:畢仙蓉老師
題目:掌聲背後           
寫作引導:
    在我們的生活週遭,有許多在各領域表現亮眼的人物。比如挑戰體能極限,獲得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總冠軍的林義傑;經歷克難的拍片環境和突破經費困窘問題,而能拍出代表作的導演魏德聖;罹患大腸癌而仍用生命耕耘舞臺表演的知名劇作家李國修;以黑馬之姿,榮獲今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高中組撐竿跳高第一名殊榮的惠文高中學生巫家瑋等。以上這些人備受關注,絕非只是因為他們得到了某某獎項或所謂的名利,在享有掌聲讚譽的背後,我們更看重其背後持續努力的痕跡,這其中或許有身體勞累的苦痛、心理的寂寞煎熬、時間的壓力,但如果不能「忍人所不能忍」,又如何能創造精采人生?
      請就你個人獲得肯定的經驗你所熟知身邊的人或社會上的成功事例,舉出一或二個例子具體說明其背後的努力歷程,並談談你從中體悟到的可貴精神、感動與對自己的影響
【佳文一】掌聲背後 / 呂淇
常常可見在各種領域造詣極高的人,我們也都知道想要有一番作為,就要能吃苦、有毅力、 有恆心,但真能做到的不多。這也是成功的人為甚麼那樣受人景仰的原因。因為他們在掌聲背後,通常都流過比別人更多的淚水跟汗水,他們堅持到最後的意志也比別人強。
           過不久即要於南港展覽館開唱的美國歌手──女神卡卡,她不僅在全球各地擁有許多「小怪獸」粉絲,每一次發單曲即空降排行榜,拿到好成績。然而她也是個從困境中淬煉出來的人。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學琴、創作,但在求學的日子裡,因為想法和穿著都異於常人,所以常被同學排擠、嘲笑。有一次還當著眾人的面被丟進垃圾桶,但她在音樂方面的實力仍被肯定:別人讀高中時,她就跳級至紐約音樂學院,只可惜讀到一半休學,和幾個同學組團在小酒吧演唱。
     卡卡的爸爸頗不諒解,因為他後來看到她穿著清涼在夜店跳舞,就斷了她的經濟來源。當時的卡卡很叛逆,但依然每天創作、寫歌。終於有人找她簽約(雖然沒發行任何作品就收工了)。最後是亞瑟小子(美國嘻哈歌手)把他簽下來,發行了單曲,結果一砲而紅,才變成今日大家眼中的巨星。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認同卡卡的音樂風格,但她曾經跌到谷底,最後達成自己的夢想,也讓那些瞧不起她的人無地自容,過程中的精神無庸置疑是很可貴的。
         我從以前就很喜歡吉他的聲音,而且也不算音癡,所以就想要學吉他。然而爸媽似乎不怎麼願意買一把吉他給我,於是我計畫自己存錢。我媽一開始似乎覺得我只是說說,但隨著我離目標金額越來越近,有一次她就突然說:「買甚麼吉他,把錢存起來還比較實在......。」雖然我瞬間感到有點想哭,也開始懷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真得不切實際,但一些卡卡的故事,頓時從我腦海閃過……。懷疑是實現夢想的大敵,堅持則是達成理想的戰友,所以我還是繼續存錢,等到天時、地利、人和,吉他就會到手了。
        多想成功人士掌聲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在灰心喪志時,即使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也能被賦予力量,繼續奮鬥……
【佳文二】掌聲背後 / 蔡易軒
       許多人因為有傑出的表現,才能贏得掌聲,贏得眾人的讚美,但我們在讚美他人的同時,不能只看他得到的獎項內容,更要發現他得獎的背後,那因辛苦而累積下來的汗水有多少。
         以前,我參加了校內的拔河比賽,因獲得全年級的亞軍而代表出賽全台中市的比賽,也在中市杯榮獲女子組的冠軍。但在這榮耀的背後,我們訓練了超過半年的時間。每次的練習時間是在早休和午休,也因此犧牲許多休息時間──其他人在玩耍、休息、聊天,我們就在活動中心與繩子搏鬥。
        練習久了,手不時破皮、長繭,屁股跟膝蓋也因為常常跌倒,好像失去了「痛」這條神經。但這些辛苦及勞累的感覺,全部在評審宣布冠軍的時候,被拋諸腦後了。
        練習過程,我告訴自己:不管多痛、多累、多苦,只要拿到獎杯,受到別人的讚美與肯定,這些都不算什麼,因為它們是成功前必經的路。
        想那林書豪,他在成為別人的典範背後,承受了多少壓力與辛苦。也是因為流的汗水比別人多、累積的壓力比別人更重,才能成為全球聞名的籃壇典範。
        雖然我沒有林書豪的名氣與成就,但拔河的經驗也讓我到現在,做任何事,總會努力思考並嘗試,絕不輕言放棄,因為:「放棄的人,永遠不知道他離成功有多近」。
【佳文三】掌聲背後 / 袁苙芸
    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其實這種譬喻並不誇張,那些獲得如雷掌聲的人,絕非只是因為獎項或是名利;在掌聲的背後,他們是下了多少苦心,才能表現得那般亮眼呢?
      記得小學時,在種種因緣下,一頭栽入了科學世界,也就是科展。其實加入科展並不難,只要對自然科學有興趣即可。起初,我就是帶著這種不莊重的態度參與討論。在日漸熟悉實驗後,才發現比賽的作品規定要於半年內完成,這讓每天嘻皮笑臉的我頓時摸不著頭緒。在時間的壓力下,每天除了早修和午休,晚上也要繼續做實驗,面對「七點半」的校園(一片漆黑)真的快崩潰了。除此之外,還要面臨體力的考驗,日正當中要進行掩埋,頭髮都被曬到變質了。這還不是最大困擾,身為唯一的女生,在外縣市比賽非常不便,光是起居就十分麻煩。
     種種的考驗,包括身體的苦痛、心理的煎熬、時間的壓力,同時還要讓家中反對我的長輩改觀,有一陣子,真的很想放手,遠離這一切,做一個非常平凡的學生。幸好,最後我熬過去了。我永遠無法忘記那一天:請假到有著冷氣的會場,坐在絨布椅子上,聽到大會唸出我們的題目,接著上台領獎,與市長合影留念,這一切感覺好不真實。由最初──我們得忍耐,到換來第一名的佳績──那一刻,我終於體會到什麼是「喜極而泣」。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確!這次比賽歷時十個月,遇到的困難似乎比過去十年還多。隨然沒有達到「人上人」的境界,卻比安分守己的學生多了一點不平凡。這讓我更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與「堅持」的重要,也使我對掌聲背後,有了更進一步的體會。
      現在常常試想:倘若我當時選擇放棄,怎能在生涯中留下這歷經歷波折但璀璨的一頁呢?掌聲背後,是人們看不到的日子。
【佳文四】掌聲背後 / 楊育琳
         拿破崙說:「最困難的時候,就是離成功不遠的時候。」所以,一個人的成就,可自己努力來,也可以自己放棄掉。ㄧ個成功者的背後,到底蘊藏了多少汗水、淚水,今天我就以麵包師傅吳寶春先生為例來談吧!
        他是一位持著「不放棄」走下去的人,雖然連國中都沒畢業,認識的字少於三百,也被排在放牛班,但是他為什麼能成為國際第一名的師傅呢?  每人的專長不盡相同,如果興趣不在書本上,來學個一技之長又何妨?他就是此類型的人物,他到一間麵包店學習做麵包,起初,師傅要他量出二十五公克的麵粉,他看不懂機子如何使用,因為是第一次接觸,但是他以一格一格來量出二十五公克的麵粉,一道題目要求出答案不只有一種解法,所有能求出答案的都是好方法,見仁見智。
        倘若我遇上和吳寶春師傅一樣的困擾,一定會想:連機子都沒有介紹,就要我操作,乾脆直接說:「不會!」又或者放棄。我沒有辦法像吳寶春大師一樣忍氣吞聲的求出答案──他這種毅力與執著,就是今日成功的原因。他無論遇上多少挫折,每日仍不斷練習,才造就他今日一個麵包可以賣到五、六百元。一個麵包以最平凡的來說:不過二、三十元,今天他的麵包可以賣到那樣不平價,也都是他耕耘、努力所填來的。在一次出國比賽中,聚集了各國家的人才,吳寶春師傅在那之中勝出了。當消息傳回台灣,他成為了「臺灣之光」──家喻戶曉的麵包師傅──這完全是他以耐心搏來的。
        一個人的成與敗都要靠自己,不是要向外力尋求幫忙,像我就應該學學吳寶春師傅的精神,不該遇到問題就退縮,應該努力突破自我。如果人生是一道色彩,我也想要像吳寶春師傅──成為那一道誘人的色彩。
【佳文五】掌聲背後 / 賴美琪
                 
     常聽人說:「勝利是屬於堅忍的人。」當你看到他人很風光的站在舞臺上,要知道他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辛苦。
     記得年幼時,曾經在電視節目看見有人在聚光燈下,穿著閃閃發亮的禮服,優雅的彈著鋼琴。我當年雖然幼小,但也已會陶醉在音樂的世界裡,還羨慕臺上被掌聲包圍的人。自那天起,便吵著媽媽讓我學鋼琴,希望將來能成為在臺上接受喝采的人。但是當我如願變成在舞臺上被熱烈掌聲包圍的人,回頭才發現:原來成功者的背後,也是憑著辛勤的苦練才有大家稱羨的成就。演奏會結束時,我告訴媽媽說自己早在發表會前三個月,就開始練習比賽的曲子,不斷修正錯誤,排練再排練。中途雖然一度想放棄,但在老師及家人的支持下,我又再度找回其中的樂趣!猶記當時媽媽說了一句令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話:「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
     或許有人覺得「成功」是天意,但是不論是別人的故事抑或親身經歷,有可能會漸漸了解:成功是由背後辛勤的苦練造就出來。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像是最近轟動影界的知名作家九把刀。早在兩年前,他就籌畫拍片,但經費不足,而延緩拍攝;又如吳寶春師傅,雖然早上要上班,但下班以後每天晚上都待在廚房練習做麵包,最後脫穎而出得到世界大賽冠軍。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足以證明:大自臺灣之光,小至親身經歷,每個掌聲背後都是辛勤的苦練而來。
【佳文六】掌聲背後 / 王伊汝 
林肯說:「我走得很慢,但是我從來不會後退。」許多成功者都是經過漫長的努力與等待,才能有享受掌聲的一天。也就是說在他們掌聲的背後,肯定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苦歷程。
去年,我參加了「100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台中市初賽高胡獨奏 國中B組」,雖然成績不是最頂尖,但有位評審在評審單中給了我極高的肯定:基本功佳、演奏富有音樂性、深具潛力。
能在比賽中獲得評審的讚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我也為了比賽費了許多功夫:當同學在午休,儲備體力時,我在國樂教室練琴;當同學星期五放學,早早回到家時,我在國樂教室待到九點;當朋友們高興的約著週末要去哪玩時,我還是在老師家練習──雖然辛苦,但這就是為何至少能得到一位評審青睞的原因。
美國的第十六任總統──林肯,若不是經過一翻歷練,怎能成為首位共和黨籍的總統?他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父母雖然是沒有受過教育的農民也沒有讓他接受正規教育,但他勤奮自學,還是成為律師。林肯能這樣風光的站上臺面,是因為他肯努力、不怕吃苦並且提升自我。
如果想讓自己成為眾人給予掌聲的對象,並獲得大家的肯定、讚美,必定先經歷一段辛苦的歷程,因為沒有人是天生好手,就如同社會上許多成功的人,他們的背後也會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苦歷程……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