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名單:
孫瑞瓊、沈月英、樓曉玲、謝豔秋、張綺紋、楊惠娟、蘇瑞源、李美銀、楊寶圜、翁黃玲、梁瓊芳、李美融、翁福德、梅慧敏、蘇羿如、孫瑞瓊、釋善楊、蔣鵬、黃淳浩、李正源、王志湧、張淑玫、陳雅玲、傅婉瑩、吳曉君、康雅筑、朱思齊、高毓智、梁馨月、馬玉琴、江錦玲、劉家鈞、李可鈞、高毓智、孫世民、袁慧萍、梁瓊芳、樓昕、林雪惠、高毓智、李建德、侯相如、侯建州、鄭曉婷、蕭鈺湘、施景隆、王應棠、釋大惠
親愛的朋友:
您好!
感謝您報名「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發展研討會」活動,在此誠摯地邀請您。
為使本研討會更加圓滿,也讓您的參與更加順利,以下相關訊息敬請參考:
1.報到:敬請於7月3日(六)早上8:30-8:50間,至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E210研討室(花蓮市介仁街67號),完成報到手續。(會場地圖請見附件)
2.為響應環保敬請自備環保餐具與水杯,本會場不提供紙杯與免洗餐具。
3.若有任何問題,歡迎與活動單位聯繫 03-856-6423 詹助理。
4.詳細議程如下,敬請參考:
會議地點: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E210研討室(花蓮市介仁街67號)
會議日期:2010年7月3日-4日
期待您的蒞臨及參與!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室敬邀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室」,承教育部「98年度人文臨床與療癒教學研究社群發展計畫」之補助各項活動,迄今將屆一週年。由於社群成員的熱烈參與,使得「人文臨床」此一實驗性的觀念,獲得許多迴響,不管在教學課程研發,以及將諸種人文及社會學科做為受苦中介之概念的推展上,透過社群成員彼此交流學習,均獲致了相當豐富之經驗與成果。
為持續推動相關工作,「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室」將在今年(2010)7月3~4日,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研究群」,共同召開「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發展研討會,希望能邀請全國北、中、南、東各區之社群成員,於花蓮齊聚一堂,會中除邀請各位學人報告各自從「人文臨床與療癒」概念出發之研究進展或研究構想外,也將共同回顧這一年來社群的工作成果,並討論未來社群的發展方向,歡迎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諸位學者及研究生共同參與。
一、主辦單位: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室」、
慈濟大學「人文臨床與療癒」專題教學與研究社群
二、協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研究群」
三、指導單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專題教學研究社群發展計畫
四、補助單位:教育部顧問室、慈濟大學教學卓越中心
五、時間:2010年7月3日~4日
六、地點:慈濟大學介仁校區人社院研討室2E211
七、地址:花蓮市介仁街67號
八、聯絡電話:(03)856-6423、(03)8572677轉3164;聯絡人:詹于諄 助理
九、議程:
7/3(星期六)
8:30-8:50
報到
9:00-10:30 第一場次:
主持人: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與談人:孫雲平(南華大學哲學系)
報告人:
汪文聖(政治大學哲學系)
--隱喻與圖像作為可能之哲學諮商語言的前理解
尤淑如(輔仁大學哲學系)
--德行論取向的哲學諮商
楊婉儀(東海大學哲學所)
--生命是一場大病!?─尼采、蘇格拉底如是說
10:30-10:50
休息
10:50-12:20
第二場次
主持人:夏林清(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與談人:許樹珍(陽明大學護理學院)
報告人
顧瑜君(東華大學環境學院)、
廖千惠(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
--五味屋及未來研究構想
邱奕儒(慈濟大學通識中心)
--從現代密宗瑜伽觀點探討人內在及經濟發展調和之道
陳泓易(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
--偽幣的有效性─哪一種「藝術」?「治療」?
12:20-13:30
午餐
13:30-15:00
第三場次
主持人:穆佩芬(陽明大學臨床與社區護理所)
與談人: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報告人:
林耀盛(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曹溪一滴水:試探臨床心理學人文本土化的可能議程
夏林清(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李易昆(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平民身心復元之道,以蘆荻社區大學為例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面對面遭逢的藝術過程:心理治療處境能力的探究
15:00-15:20
休息
15:20-16:50
第四場次
主持人:汪文聖(政治大學哲學系)
與談人:林靜秀(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
報告人:
宋文里(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精神與靈魂話語:心理學的重述
龔卓軍(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
--廢墟加工間:從氛圍美學看建築繁殖場的懸擱秘境
張國賢(政治大學哲學系)
--倫理的閱讀──依據列維納斯構想的一種閱讀
16:50-17:30
綜合討論:
主持人:
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汪文聖(政治大學哲學系)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17:30-18:30
晚餐
18:30-20:00
講座活動
講題:劇場做為療癒空間(1)
主講人:阿道‧巴辣夫
20:00-21:30
講座活動
講題:劇場做為療癒空間(2)
主講人:騰莫言‧基鬧
21:30-
休息
7/4(星期日)
8:30-8:50
報到
9:00-10:30
第五場次
主持人: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與談人:鄧美玲(自由作家、文字及身體工作者)
報告人:
吳冠宏(東華大學中文系)
--嵇康玄理中的音樂療癒─從發滯導情到氣聲相應
陳旻志(南華大學文學系)
--逆境壯遊的「參與觀察」向度
─郁永河《裨海紀遊》與平埔文化書寫
林素芬(慈濟大學東方語文系)
--邵雍的「觀物」哲學:作為園林修身的形上學基礎
10:30-10:50
休息
10:50-12:20
第六場次
主持人:林美珠(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與談人: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報告人:
劉淑慧(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盧怡任(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受苦心靈脫困經驗之存在現象學研究
游淑瑜(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
--心理劇治療中的自發性─以輔角經驗為研究對象的定性研究
鄭怡世(東海大學社工系)
--新手社工的工作經驗
12:20-13:30
午餐
13:30-15:00
第七場次
主持人:劉淑慧(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與談人:林耀盛(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報告人:
穆佩芬(陽明大學臨床與社區護理所)
--疾病處境中兒童自我的開顯:一種療癒的可能性
許樹珍(陽明大學護理學系)
--談情說病:瘖啞、隱喻、與表白
洪雅琴(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
--喪親家庭在傳統喪葬儀式中的哀悼經驗分析─以往生到入殮為例
15:00-15:20
休息
15:20-16:50
第八場次
主持人:吳冠宏(東華大學中文系)
與談人:宋文里(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報告人:
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人文的身體怎麼說?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劇場做為一種療癒空間─兼論Tabla
蔡淑芬(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默觀生活在生態世紀的療癒功能:由一行禪師和湯馬斯‧牟頓談起
16:50-17:00
綜合討論
主持人:
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汪文聖(政治大學哲學系)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17:00
會議閉幕
主持人:
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17:10-
賦歸
十、報名方式:請完整填寫底下表格,才算完成報名。截止日期為6/28,錄取名單將公布在本網頁。
十一、因場地限制,本研討會將以報名先後順序,決定是否錄取,敬請見諒。報名後,若因故無法參加,也請再來信告知,好讓後來者有機會參加。
十二、詳細資訊亦可見「人文臨床與療癒」網路論壇:
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humanhealing?hl=zh-TW或來信
humanistic.heali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