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九綠色行動
我們的劇本都猜錯了,鄭南榕拒絕當一個溫馴的演員,他導出了一齣浴火鳳凰的悲劇-江蓋世
首先,我想把此篇獻給我們年輕一代,也就是民國七十、八十、九十年出生的社會生力軍。
二十六年前,在台北市萬華區龍山寺前,聚集了一群身上穿著五一九綠色行動字樣衣服,頭上綁著綠色絲帶的群眾。這一群人被鎮暴警察隔著寺外柵欄團團圍住,他們正用靜坐的方式向執政黨當局表達他們的訴求;而另一邊,在鎮暴警察包圍網外圍,有許多穿著同樣衣服及同樣絲帶的群眾拉著布條繞著包圍圈示威,布條上寫著「戒嚴就是軍事統治」等字樣。另外還有一群民眾,爭先恐後的搶購糧食和水,不斷以空投的方式送進被警察重重包圍的人群中……
大家都知道,台灣-我們的島,曾經經歷過一段戒嚴的白色恐怖歷史,然而大家只知道這段歷史的由來以及結束,而對於其過程或許略知一二。但,相信大家對於這段戒嚴的白色恐怖如何結束,以及為何會結束可能都沒有詳細的認識甚至完全不曾聽聞,畢竟我們的歷史課本從國小一路到高中,都不曾詳細的描述過曾經有那麼一群人,他們為了台灣的民主奮鬥、流血、犧牲。
所以! 希望看完這篇小簡述的你們,能對於家鄉所走過的歷史,以及現在得來不易的許多自由包含民主精神,有新的認識以及珍惜。
「五一九綠色行動」,綠色的意思是指民主,而行動的意思是指示威,翻成英文就是「519 Green Action」。為何選擇在五月十九日這天向國民黨抗爭,要求解除戒嚴及回歸一切憲法所保障人民的權利? 因為這天正是37年前台灣正式實施戒嚴令的日子。
台灣歷史上總共有三次的五一九綠色行動:
首次於西元1986年5月19日,由鄭南榕、江鵬堅等黨外運動人士發起,於台北市艋舺龍山寺(今萬華龍山寺)集結,準備前往總統府請願,然卻遭情治單位以數千名警力圍堵於寺內,抗爭歷經十多個小時方結束。
第二次的綠色行動於隔年西元1987年5月19日,國民黨雖然允諾解除戒嚴,然而條件是先制定國家安全法,此政策不被當年的民主進步黨所接受,故於當日集結於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抗議活動。活動內提出了「只要解嚴、不要國安法」、「解除戒嚴、人人有責」、「百分之百解嚴」,以及延續首次綠色行動所主張之「100%解嚴、100%回歸憲法」。
第三次的綠色行動,實際上是五一九追悼大會。事件導因鄭南榕於1988年12月10日在其出版的自由時代雜誌上刊登出台灣旅日學者許世楷所撰寫之『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此舉被國民黨當局指責涉嫌叛亂。鄭南榕於出庭後公開宣布:「國民黨抓不到我的人,只能抓到我的屍體」,並且開始為期七十一天的自囚行動,拒絕出庭應訊。隔年1989年1月27日警方強攻雜誌社之時,鄭南榕引燃事先預備好的汽油自焚而亡。為了紀念鄭南榕為了我國民主政治的犧牲,支持者於1989年5月19日舉行總統府前紀念鄭南榕的活動。活動中仍遭受統治當局派出的鎮暴警察強力驅離,基層黨外黨工詹益樺亦以自焚抗議而亡。
五一九首部曲
介紹了上述三次五一九綠色行動的大要之後,現在讓我們談談五一九綠色行動是如何發起的,以及發起人鄭南榕深植於心的民主理念吧!
最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次,1986年5月19日的綠色行動,當時自由時代雜誌的創辦人鄭南榕,因受到菲律賓及韓國的民主運動所影響,他認為別的國家可以,為何台灣不行?
五一九綠色行動的概念,應運而生!
為了行銷綠色行動,鄭南榕甚至希望響應者於自家屋頂上及樹上掛上綠色絲帶,用這種沉默的舉動,來表示他們的抗議。不過想當然爾,敢這麼做的,終究只有鄭南榕這位革命烈士。五一九綠色行動雖然只是在龍山寺集合並且一路遊行示威至總統府前這樣簡單的概念,但對於當時的台灣社會來說,這是場空前絕後的反抗行動,黨外運動人士主動出擊的方式,對於當時執政者的威權統治來說,無疑是撼動其政權的最大挑戰與危機。
因此,在五一九當天衝不出層層警力包圍的鄭南榕、江鵬堅等眾多黨外運動人士,冒著時而烈日時而大雨陰晴不定的天氣,靜坐十個小時的抗議,雖然整個活動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礙,也沒有達到原先於總統府前示威抗議的目的。然而,這場空前絕後的示威不僅僅撼動了立於戒嚴體制頂端的國民黨,也感動了台灣人民對於民主渴望的心,甚至吸引了多家外國媒體爭相的採訪,當新聞畫面一播出,全世界的人們都看得見,台灣人民再也不是對於威權體制悶不吭聲的小卒了!
貫穿整個五一九綠色行動當中,最重要的鄭南榕所秉持著的精神,是以愛與非暴力的理念,向國民黨當局要求解除戒嚴並回歸憲法所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以及一切基本的權利。鄭南榕的目標就是愛所有的台灣人,不分本省、外省,不分原住民、平地人,大家互相疼惜、結合,建立一個尊重人性尊嚴的公義社會;而非暴力的主張就是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傷害別人,自焚的決絕,正是來自於這種精神-高俊明。就如同印度民族英雄甘地所主張的不合作運動,以非暴力的形式,來表達對於威權統治者的不滿與抗議。
文章來到尾聲,筆者在寫作這篇文章之前,雖然出於自告奮勇的莽撞精神,想為了我們這一次的紀念活動獻上一己之力。然而關於鄭南榕這位革命烈士以及其所主導的五一九綠色行動等相關事實資料尚未有全盤的了解,因此希望讀者能多多包涵並且指出錯誤。對於開啟我們現今所能享受到的言論乃至一切憲法所保障的權利,鄭南榕先生以及其所主導的綠色行動是最關鍵的那把鑰匙,民主的這道門對我們敞開了,卻未必會永遠開著。我們進入了這道門,將通向何處、走了多久、會不會走回頭路,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活著的人們。鄭南榕已經走了,他不可能再次回來帶領我們走正確的民主之路,但我們至少希望透過他生前所留下的精神,帶領我們不至於走偏了民主所賜給我們現在的自由社會。
參考資料:
江蓋世-我走過的台灣路
鄉土時代週刊
519專刊
台灣歷史學會
賴振榮-鄭南榕自焚事件之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