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開始 ------

 作者  tke (痞)                                                     看板  tke 
 標題  [雅痞] 湊佳苗 - 《告白》 佳句摘錄                                      
 時間  Mon Jan 31 16:35:15 2011                                               
───────────────────────────────────────



               ┌────────────────────┐
               │告白/湊佳苗著;丁世佳譯.-- 初版.-- 臺北│
               │  市:時報文化﹐2009.08                 │
               │    面; 公分.--(藍小說;122)         │
               │                                        │
               │ISBN 978-957-13-5081-3(平裝)          │
               │                                        │
               │                                        │
               │                                        │
               │861.57                          98012911│
               └────────────────────┘




─────────────────────────────────────

「我們是實驗品啊?」
的確,對有點拉肚子或是討厭牛奶的學生來說這是糟糕的一年也未可知。示範學校是
教育委員會隨機挑選的,紙盒跟架子上都標著班級跟學號,以便確認是不是的確喝了。
這樣讓人有被當成實驗品的感覺也不奇怪。

只不過剛剛還愉快地喝著牛奶,一聽到實驗品這個詞就皺起臉來的人,請稍安勿躁。
每天喝牛奶是壞事嗎?大家現在正值出現第二性徵的時期,天天在家喝牛奶好讓骨骼
健壯,有多少人真能實行這種呼籲?此外,牛奶中的鈣質不只是骨骼成長的必需成分,
也有益於神經傳導。常常焦躁不安的人會被說:「是不是缺乏鈣質啊?」指的就是這
一點。

家裡開電器行的渡邊同學好像能消除成人影片九成的馬賽克部分呢。裝在課業研討會
紙袋裡的片子在男生之間流傳,由此可知各位在這個階段顯著成長的不只是身體,心
理上也有相當大的變化。例子雖然可能舉得不好,但這就是第二反抗期。性徵期跟反
抗期一起總稱為青春期。會被微不足道的話語刺傷,容易受到些微小事影響;然而同
時也深切地追求確立自我。大家有沒有想起些什麼呢?比如剛才要是有人說:「每天
能喝免費牛奶真是 lucky!」的話會怎樣?我想現在這裡有點不愉快的氣氛就會完全
不一樣了吧?

這世上多得是只要看的角度不同,同一件事就會完全不一樣的情況。









藉口說找不到想做的事,年紀不小了還賴在家裡渾噩度日的人很多;但立刻就找到想
做的事,並且真正能去做的人也很少。既然如此,就全力去做眼前的事不就好了麼。
在哪天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之前,這應該是有利無弊的。














熱血教師跟問題學生都是在發生事情的時候建立起深厚的信賴關係。這樣最後出現在
演員表上只註明幾年幾班的全體學生,那些大多數人的立場又如何呢?

熱血教師就算在上正課的時候也熱血沸騰地訴說自己的經驗或者問題學生的心情。但
這是大家想聽的嗎?別扯這些有的沒的快點上課吧。要是有認真的學生這麼說,就會
得到人這個字的構成就是必須互相扶持……之類更多的廢話。

到頭來反而成了認真的學生對問題學生道歉,說剛才不好意思啦。演戲的話或許不錯,
但是現實中真的這樣代入會怎樣呢?話說回來,真的有非得打斷上課也要對平常謹守
本分的學生說的教嗎?

跟誤入歧途後回歸正道的人相比,一直都循規蹈矩的人絕對比較偉大。可惜的是這種
人是不會成為聚光燈焦點的。在學校也是一樣。於是認真過日子的人對自己的存在價
值產生疑問,導致負面思考的原因不正在於此麼?











    無論怎樣殘忍的罪犯,審判果然還是必要的吧。這並不是為了犯人,我認為審判
是為了阻止世人誤會和失控的必要方式。

    大部分的人多少都希望受到別人的讚賞。但是做好事做大事太困難了。那最簡單
的方法是什麼呢?譴責做壞事的人就好了。話雖如此,率先糾舉的人,站在糾舉最前
線的人還是需要相當勇氣的。但是跟著打落水狗就簡單了。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
附和就好。這麼做除了當好人,還能發洩日常的壓力,豈不是一舉數得的樂事麼?而
且一旦嘗過甜頭,一次制裁結束後為了獲得新的快感就會找尋下一個制裁對象吧。一
開始的目的是要糾舉壞人,漸漸就變成強行創造出制裁對象了。
















    悠子老師對於做不到的事坦承「做不到」,會有怎樣的遲疑呢?還沒做就說「做
不到」的人不算,我覺得說出來需要很大的勇氣。維特應該拋開自尊,坦承自己沒辦
法讓小直來上學。












    ——我每個星期五都跟良輝老師一起到小直家去送影印筆記。接待我們的一直都
是小直的媽媽,小直從來沒有露過面。伯母一開始好像歡迎我們,但漸漸就露出為難
的樣子。伯母在大熱天也穿著長袖的衣服,雖然有化妝遮掩,但臉上曾經有過淤血。
我懷疑小直是不是對媽媽暴力相向。因為我們老是去,伯母一定跟小直說要他來上學
吧。

    就算伯母什麼也不說,我覺得家庭訪問本身就增加了小直的壓力。小直不是動不
動就會出手打人的男生,但他慢慢被逼得喘不過氣來,沒有別的地方可以發洩吧。
所以無論小直做什麼都會原諒他的伯母就成了代罪羔羊了。小直的個性有點軟弱。
但只要是跟小直有接觸的老師應該都會知道。不知道的一定只有全部打算自己解決的
良輝老師而已。我們越去他家,小直就越苦悶,只好反覆拿伯母出氣。我跟良輝老師
建議說暫時不要去家庭訪問了,但是他沒聽我的意見。不僅這樣,案子發生的當天他
還用左鄰右舍都聽得見的聲音勸說小直。這樣小直根本就給人看了笑話。小直不想到
學校來,至少可以安心待在家裡。但是良輝老師連小直唯一安心的場所都要剝奪。

    把小直逼得走投無路的是良輝老師。老師根本不關心學生,只從學生身上看見自
己的形象然後自我陶醉。要是老師不這麼想表現愚蠢的自我,這種悲劇應該不會發生
的。








    我從小學低年級的時候開始就喜歡小直。這大概就是初戀吧。

    班上大家都叫我美蛋,只有小直總是叫我美月。連九九乘法表都不會背的蠢女生
為了自我安慰,給班上最會念書的我取了美蛋這種綽號。

    美月大笨蛋,簡稱美蛋。

    小直可能因為我們從小就在一起玩,習慣了叫我美月也說不定。但是喜歡他的理
由只要這樣就夠了。我覺得世界上只有小直是站在我這邊的。















    近年來「弒親」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案件了。看見電視新聞報導的感想也不過就
是「啊,又來了」而已。雖然如此,「弒親」的案件之所以比較容易引人注意,我想
是因為大家都對窺探別人家扭曲的隱私有興趣的緣故。

    扭曲的愛情、扭曲的管教、扭曲的教育,以及扭曲的信賴關係。

















    我突然想起剛開始自己一個人住的時候,母親買了日記本送我。

    「有什麼傷心難過的事隨時都可以來找媽媽,但要是沒這心情的話,就把日記當
成最信賴的人傾吐吧。人腦雖然可以努力什麼都試圖記住,但寫下來就可以安心忘記
了。腦子裡只要記得愉快的事,傷心事寫了忘掉就好。」


















    媽媽總是很驕傲地跟親戚和鄰居說我「善良」。「善良」到底是什麼呢?要是有
參加什麼義工活動也就罷了,但我不記得自己做過什麼讓人說我很「善良」的事。
因為沒什麼可被誇獎的,所以只能用「善良」這種辭來蒙混。這樣的話不要誇獎還比
較好。
















    而且渡邊是我不太會應付的那種人。他腦子的構造跟我完全不同。不去上補習班,
考試也幾乎都滿分,暑假的時候參加全國科展還得了獎。但是我不會應付的不只這些。

    渡邊平常大部分時間都自己一個人。早上跟休息時間多半在看好像很難的書,但
決定性的不同在於他並不自怨自艾。

    不是沒有朋友,而是自己要避開大家。像是「誰受的了跟腦殘往來啊」的感覺。


















分明一無是處,只有自尊高人一等。










─────────────────────────────────────

我看書的速度一直都很慢,因為會反覆來回地看,或者對於某辭某文字心裡感到任何
情緒的時候就停下來感受那情緒。書越好看那狀況就越嚴重,由於這種習慣導致連
《告白》這精彩過癮的作品也看得非常慢。

恰好昨天去台中跟朋友到二輪又看了一次,同樣過癮,更有想法,只是也哭得更慘…
當然好作品一點都不介意再多看幾次,再有人約我去二輪看也還是會去。
(都動了想買DVD的念頭了...)

這部作品原著和電影各自精采,各有無法取代之處,票房方面也一片好評,非常難得,
Wiki上有略記一些原著和電影的相異之處,可以稍作參考。
http://tinyurl.com/29k2qqo

當然電影因為可以運用聲光效果的關係,給人的印象可以相對深刻,所以裡面也添加
了一些原著並沒有提到,在電影裡呈現出來能收畫龍點睛之效的鏡頭。
譬如小說裡修哉是直接掐死美月,但電影裡先搥那一下整個就搥進心裡,後來居然還
追加好幾下,整個殺機強烈不只十倍。
然後很多段落跟鏡頭搭上音樂一放出來我就哭了,實在太可怕。

看似是有點悶的片子,但其實從一開始森口平鋪直敘的告白就無法再讓人有喘息機會,
每一個放慢的鏡頭聚焦在一點,周圍散焦的畫面都令人愛不釋手。

電影對小直告白的部分呈現較少,其實我讀小說到〈求道者〉這章也覺得這傢伙的腦
子就是乏善可陳…原本寫上一篇心得時我還以為小直心裡會有什麼深層的、可以探討
的想法,只是不及拍出,原來事實就是如此而已,非常適當的取捨。

除此之外由於故事本身是多面相敘述同一事件,因此如何讓電影進行地順利且不重複
就是個課題了,在這方面導演選擇緊縮思想貧乏的〈求道者〉及自以為是的〈信奉者〉
篇幅,讓觀影者不會被偏差觀念的偏差視角給誤導。

欸,這篇不是電影心得,小說〈神職者〉一章一讀下來相當令我喘不過氣,忠實呈現。
雖然不是重點但我想提一下,應該是用再生紙印的吧,紙張的側邊起了一些毛毛的部
分我非常喜歡,有股腳踏實地的真切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61.224.42.136
Acehero:棒棒,可借轉?                                        推 01/31 17:21
tke:可 但這篇打很久 要留ID了 哈哈                            推 01/31 21:39
Acehero:沒問題 顆顆                                          推 02/01 00:33
Acehero: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02/01 00:33


------ 文章結尾 ------

[複製網址] [開新視窗] [加到我的最愛] [檢舉短網址] [QR條碼]



服務條款 - 完全手冊 - 加入會員(免費) - 聯絡偶們 -

© PP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