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我們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交會

歷史資料《我抓得住--班級經營》
舊平臺已無法呈現紀錄
今移至此平台
HTTP://BCRTW73.BLOGSPOT.TW/
並更名《我抓得住》


星期日, 二月 27, 2011

我們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交會 〈又名 當噩運來臨時〉/ 畢仙蓉老師
      「當生命剩下幾個月時,你想做些什麼?」常聽人提出這樣的設問,其實這可能不是假設,因為人世無常,誰也無法預測自己下一刻的人生會起何變化,就像住在紐西蘭島第三大城──基督城十六歲的塞維爾.特魯塞洛羅茲,原本正在睡夢中,誰知突如其來的強震將他摔出屋外數公尺,最後醒來時已在瓦礫堆下(中央社基督城201096日綜合外電報導);又像你可能正努力的為一群人的權益發聲時,卻沒想到這其中有人會嫌你多管閒事;或者你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拚命為一群人打造幸福時,卻沒想到有人說你居心叵測。你怎麼知道身邊潛伏的噩運何時會出現?        如果要等到噩運來臨時,才知道怎麼面對,或許「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但總不如在這之前作好十足的心理建設。今日就讓我們來看看《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中生命僅剩幾個月的老師為我們上了些什麼,我們彼此又從中領悟了些什麼(今日就讓我們交流兩個問題):
        對立面的衝突,就像拉長的橡皮筋,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這其中。        
         我想: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就是在於把自己堅持的事視為理所當然。倘若我們也能同情對方的心理,與他的關係就不再像一條拉長的橡皮筋──兩方形成對立,而是放鬆後的一個圓(或接近圓)──一個象徵和諧的圖形。雙方的關係一旦緊張(就像拉長的橡皮筋),可商談的空間就小了;反之,如果放鬆堅持,便有足夠的商談餘地。然須同時切記:商談的目的,不是為了使對方妥協,不是自己非贏不可,而是用一顆愛對方的心,找到一個彼此可行的方法。所有的衝突,都是由雙方堅持的態度而起。殊不知心中有愛,態度便能緩和,彼此才有心情聆聽對方的聲音;反之,心中有恨,只會傷害對方也傷害自己。傷害了對方,自己又有什麼值得被尊重的地方?傷害自己,難道不會痛苦(除非麻木)?       
         而你從這句話裡想到的是什麼?       
         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我想:人生何其短暫,生命隨時說走就走。一個人生前所作的一切,會隨著他生命結束的那天而跟著結束嗎?不一定,但我確定自己的生命不會如此,因為我很早就決定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還要讓我的父母一生以我為榮。我所謂的「影響力」,當然是指正面的;「以我為榮」不是指所擁有的財富比別人多,也不是指具備什麼樣的地位,我希望父母以我光明的人格為榮,以我犧牲奉獻的精神為榮。我很愛惜自己的羽毛,因為這是父母所賜予!如果我是個凡事只顧自己利益的人,我絕不懂得什麼是愛,有多少人願意當傻瓜來愛我這樣的人?我想對你說(我教過的學生以及我兒):「寶貝!不管我對你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請你相信我絕對是愛你!而你的進步,我也絕對相信那有一部分是為了我,我怎不感念在心?」如果一個人是因為對方凡事順從他才對他好,那不見得是愛對方;如果對方做錯了什麼,卻還願意關心他、引導他,那應該就是愛。當然,你也可以不用愛對方,但學會尊重人是很要緊的事。因為對人尊重就是珍愛父母的名聲,外人常覺得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多半以為那是來自父母給予的教育,寶貝!千萬作到「不辱父母」啊!別做個冷漠的人,也別做個自私的人,要學著付出愛、以行動回饋對方的愛。       
       而你曾經對誰付出什麼樣的愛?又曾經以什麼樣的方式接受別人給你的愛?請不吝分享你的智慧。         
        我們生活在人的世界,就要作好「當噩運來臨時」的準備。我指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人而引起的災禍)。遇到人禍時,你一定希望自己的需求被聽到,那麼請你記住以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一書中的那兩句話,也思考老師的處世哲學是否能讓你受用,但最重要的是老師正等著你的智慧分享呢!
 [回覆]
當生命剩下幾個月時,有人會選擇自暴自棄;有人會選擇將剩下的日子變得頗有價值;有人則是我行我素,不顧一切,讓所有事就這樣結束!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常有衝突,還會一味的堅持自己不一定對的主見,但如果我們能有包容對方的心、了解對方,不但能減少衝突的發生,還有可能從中獲得待人處世的道理。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一位老爺爺給我上了一堂非常重要的生命教育課,那正是我的爺爺。爺爺是老死的,他過世前兩個月,正逢我小五暑假,因此我寄住在爺爺家陪他。爺爺是個樂天派,死前還是到處遊山玩水(帶著我),甚至還帶我到遊樂園玩雲霄飛車。他毫無畏懼死亡的感覺,教了我許多處世之道,而我也獲益良多。
爺爺臨終前,跟我說了一句金玉良言,他說:「人生要活得快活,讓自己沒有遺憾。」至今我仍然沒有為全理解,但我會試著去尋找答案。
Comment by 龔思維 (03/01/2011 15:10)
 [回覆]
付出愛,很簡單,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到,像是:捐發票、多幫助同學、多關心一下家人,這些舉手之勞都是很容易做到的。接受愛也是很簡單,老師、同學、父母、別人對自己的忠告,若可以虛心改進,這就是「愛」的一種表現方式。
世界上如果沒有了「愛」,那就只剩下冷漠、自私,每個人都只為自己著想──這樣的世界多可怕!但如果每個人都懂得付出愛,這樣的世界就會到處充滿溫暖了。
Comment by 張鈺含 (03/01/2011 15:13)
 [回覆]
以前的我,覺得做自己就好,不必去接受別人給我的建議,所以在這之前,我失去了很多人對我的關心,而我總是事不關己的毫不在意。如今,我已經想開了,如果自己忙得沒時間,也一定會停下腳步,傾聽友人及長輩對我的想法,這樣一來,果真比原來的我更進步!
「愛」不一定是用言語表達,也可以用肢體表現。就像我的父母總是行動來表示他們有多愛我,如:帶我出遊(擔心我課業壓力大)、讓我補習(怕我跟不上進度);我生日時還買禮物給我,或是在睡前給我一個深吻及擁抱──這些都讓我備感溫馨。
當然我也是以行動回饋我的家人,如父母累了,我會幫他們安摩以紓解壓力;他們餓了,我會自動的去煮飯給他們止飢;他們睡著時,我會給他們溫暖的被子……這些都是我的愛意。
如果想讓對方知道你對他的愛,那就把握機會表達出來吧!
Comment by 黃敏鈴 (03/01/2011 15:31)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回覆]
生命有不可預測性,舉例來說,有人攜家帶眷到海灘遊玩,但誰知下一秒大海嘨就要登陸;有人貧窮到連一雙鞋都買不起,誰知道下一秒就中了十億的大樂透成了「暴發戶」。人生是無常的,所以我們要學會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一個人的故事不會因生命的結束而消失。在我們短短的一生中摻和著喜怒哀樂和生離死別。如果想要一生不平凡且精采,就試著關懷周遭的人、事、物,你將獲得無比的喜悅。在那看似平凡但又蘊藏著神秘的路人甲、乙,你將彩繪出「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人生無法盡如己意,在失敗與挫折中,也接受別人溫暖的手給予的援助,不要害羞,因為接受幫助的那一刻等同於你幫助別人仁慈的心獲得解脫。
這個道理至少讓我死而無憾,你呢?
人生最要緊的事,是學會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Comment by 黃若嫣 (03/01/2011 19:40)
 [回覆]
當人生只剩幾個月時,有些人會選擇自怨自艾,有些人則決定打起精神完成夢想,許多不同面對的方式,全看自己怎麼想。
我曾聽過一則故事:某天,有個男人到醫院做健康檢查,意外的發現自己得了絕症,只剩下五年的壽命。回到家後,他列出一份清單,上面寫著自己所有的夢想,接著他利用僅存的生命努力實現每一個目標。
五年過去了,那個男人不但沒有病逝,甚至還實現了所有目標,成為大公司的老闆,並擁有無盡的財產。他不解的回去找那位當初替他檢查的醫生,這才發現是醫生不慎將報告弄混了。事後,男人不僅不怪罪醫生,還很感謝他當時不小心的搞錯,才讓他懂得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將時間運用的淋漓盡致。
看完這則故事,我意識到:即使生命只剩下幾個月,也別怨天尤人,應該要將僅存的歲月活的更光鮮亮麗。同時也警惕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Comment by 謝佩璇 (03/01/2011 19:45)
 [回覆]
「對立面的衝突,就像拉長的橡皮筋,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其中。」這句話使我想到「朋友」,因為當與朋友相處和諧時,就像沒有拉扯的橡皮筋,沒拉扯過的橡皮筋,中間有個圓圓的相處空間,使人們更和樂、圓滿。相反的,在吵架中的朋友就像拉扯開來的橡皮筋,中間的空隙變小了,因而朋友們相處交談的空間更狹窄了!
如果問我曾對誰付出愛,我會毫不猶豫的先想到父母。每當父親或母親要加班時,我總會打電話給他們,提醒他們別太累、要早點休息,這是我經常對父母做的事。
平常我都以「回饋」這項原則接受別人給我的愛,因為別人會給我愛,一定是希望我達成某一方面的成就,所以每當我接受別人的付出,我一定會盡全力達成別人對我的期許。所以「回饋」就是我接受別人愛的方式!
Comment by 江崇帆 (03/02/2011 07:53)
 [回覆]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有許多哲理是我們平常不易去思考卻又很重要的。必老師真厲害,抓出了兩個重點來提醒我們。我也覺得看完這本書後,這兩句話值得我們要永遠記住:
「對立面的衝突,就像拉長的橡皮筋,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這其中。」橡皮筋是個在常見不過的微小物品,卻也隱藏著不小的哲理。立場相反、意見相左的兩人,就如同聳立在橡皮筋的兩端;愈是堅持己見,橡皮筋就拉得愈緊,兩人的「距離」也相對的疏遠。人的處事態度亦是如此,太過放鬆就只能再原地踏步,反之,過度繃緊則會斷裂。
「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有些人不敢付出愛,因為他們怕自己沒有得到回報、怕別人並沒有以同等的愛來對待他們。有些人不敢接受愛,因為怕眼前的愛在哪一天忽然消失──期待愈高,失望也就愈大。但,沒有愛的一生,又豈會快樂?其實,不管是付出還是接受愛,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付出愛的同時,自己也能更深刻的體物愛的真諦;而接受愛,能使自己更加懂得珍惜現有的人、事、物。
僅二句話,就能如此發人深省。我想,若非老師的用心,又怎能有機會思考這些哲理呢?
Comment by 蔡欣容 (03/02/2011 08:08)
 [回覆]
衝突,是無法避免的,人的一生,常在緊繃的圈子裡!
由於我有許多兄弟姐妹,大家常因家事而起衝突,但我發現:只要退一步,就海闊天空了!有一次,我正和姊姊爭論有關洗碗的問題,最後我決定自己洗,而姊姊也暗自躲入房間。當我洗完後,她竟拿出珍藏已久的金沙巧克力與我分享,讓我吃得很開心,這件事藏在我心中已多年,隨時提醒我:要發現別人對我的關愛,不要計較自己少得到什麼。
我的阿嬤,為我付出許多,也同時邁入古稀之年。在我國小時,放學第一件事就是飛奔至阿嬤家,阿嬤總是為我準備好吃的,一直以來,都對我付出無微不至的照顧。當天冷了,阿嬤會用她那經過漫長歲月洗禮的雙手,握住我的小手;阿嬤手上的溫度、血絲、皺紋,我都感受的到,因為,那是阿嬤的愛,而我遲早也會讓阿嬤感受到我的愛。當惡運來臨,痛苦的時候,我會這麼用愛去面對──愛我自己也愛週遭的人!
Comment by 吳泰宇 (03/02/2011 09:28)
 [回覆]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作者與他的老師重逢的那一刻之後,終於知道「死亡」是大家必定要面對的事,也知道生命不能白白浪費,他更愛惜自己的生命。
老師經常告訴我們:「下臺的背影要漂亮!」意思是叫我們任何時候都要愛惜自己的名譽。本書作者與他的老師重逢時,作者就跟老師說他非常怕死亡,但老師告訴他死亡是每個人一定會遇到的事,怕他,他會變得更兇;哭,他也不會手下留情,所以只能面對面與他交戰了。
當作者問老師說:「如果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那你會做甚麼事?」老師說他會去做他想要做的事,一直到他嚥下最後一口氣。
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說如果不知道今天要做甚麼,就假裝肩膀上有一隻鸚鵡說今天要做甚麼,自然就會找到答案了。
Comment by 楊采翰 (03/02/2011 13:11)
 [回覆]
「對立面的衝突,就像拉長的橡皮筋,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這其中。」
我想: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產生衝突最主要的關鍵就是沒有站在別人立場思考的「同理心。」沒有同理心,就無法體會別人的感受!放掉自己的堅持,和對方好好商量,要人家尊重自己,自己要先做到尊重別人!「同理心」能讓彼此有個妥協的餘地,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想,衝突就會減少。
「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我想:一個人的愛,能夠讓許多人感受到溫暖。在我的生命當中,我覺得最值得我付出愛的人,是我最尊敬的母親。母親不管任何時候,總是給我很多的母愛;在我失敗時,她都是第一個引導我、關心我的人。雖然母親的管教方式慎嚴,但我知道這些也是母親皺紋以及白頭髮增長的原因,她都是為我好!所以我抱著要回報母親的心情,努力的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做個乖孩子,並記得每天晚上睡覺前出自內心的和母親說一聲:「媽媽,我愛您!
Comment by 張晏慈 (03/02/2011 13:16)
 [回覆]
噩運來臨時,不要放棄希望,心裡想著所愛的人,以及未完成的事,很容易就有信心走出噩運。
Comment by 陳蓁 (03/02/2011 18:17)
 [回覆]
「當生命只剩下幾個月時,你會想要做些什麼?」我的回答會是:我最想要做的,就是再花多一點時間陪陪家人,做些以前想做但沒機會做到的事,到一些沒去過的景點玩玩。?」
而《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告訴我不要做這樣的假設,因為每天都要懂得珍惜,並非在人生最後才醒悟。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無法重來,是珍貴且短暫的,人們也永遠無法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有時,一場車禍使死者和家人天人永隔;一件意外事故,就能使一個完整的家庭破碎。所以人類能做的,就是珍惜現在身邊所擁有的一切。
「生活中最要緊的事,就是學習付出愛和接受愛。」一個人的生活中若是沒有愛,那世界對他來說是黑白的,但一個人的生活中如果充滿愛,世界便是彩色的(至少我是這樣認為)。從小到大,我的世界就是彩色的,因為父母總是用滿滿的愛呵護我,總會在我做錯時給予糾正和指導。正因為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不知道下一秒會如何,所以我們更應該學習著付出愛及接受愛,假如世界上處處充滿愛,我想世界就能更加美好!
Comment by 曾泓毓 (03/03/2011 07:40)
 [回覆]
「活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我們無法預知死期,不如先學會「死亡」,就如同他說:「學會死亡,就會活著……。」
墨瑞.史瓦茲因為生了病,而邁向死亡,但一點也不畏懼,反而分享給其他人自己領悟到的生活,他已對死亡做好了準備。
很多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到了盡頭,一定都是想:我快死了,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不如現在死了算了!」這是種不負責任的說法。我們應該像《最後第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這位老師學習,他說:「雖然我剩下的時間不多,但不如去實現未完成的夢想,這樣人生才有意義。」這是堅定的意志力!
經過數次的琢磨,璞玉也能發出燦爛的光芒。就算有一天不在了,生前,你所做過的事,甚至創造了新的未來,都會深深的刻在這世上。
我們在未來,一定會和死亡碰面,突如其來的意外,誰也無法預知,在活著時,就先去領悟,以免屆時措手不及而使自己傷痕累累。
Comment by 舒毓婷 (03/03/2011 08:19)
 [回覆]
當人們聽到自己的生命只剩下幾個月時,往往會出現兩種相差極大的反應,一種是努力把自己剩下的生活活的更精采,或是把還沒做完的事做完(包括還沒實現的夢想),為自己的人生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而另一種則是什麼都不做,每天以淚洗面,把自己關在房間等著死神的來臨,卻不曾好好把握剩下的時光。
但是如果這種事情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呢?我們會是選擇逃避還是勇敢面對?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勇敢面對,哪怕只剩下一點點的時間。人跟人之間常常會有衝突,但問題就在我們該如何把衝突降到最低。我覺得當我們與人溝通時,應該站在彼此的立場想,假如我說出這句話是為了大家好?還是只對自己有利?會不會太自私?這些都是當我們在溝通時要特別注意的。有一句話說的很好:「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我們個人都能退一步,給彼此留下一點空間,那這樣人之間的感情就會更加融洽!
Comment by 呂琪 (03/03/2011 12:40)
 [回覆]
當自己接受別人的愛時,要心存感激,並將這份愛的精神傳遞給需要的人,將它永遠的留在世上,不被埋沒。
Comment by 蔡佳妤 (03/03/2011 13:33)
 [回覆]
如果想要別人關心你,就一定要付出更多的關心來愛別人──《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敎我們學會愛自己也愛別人。
Comment by 賴巽儒 (03/03/2011 13:44)
 [回覆]
我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學會真正的愛是:不傷害他人,而且還要懂得關心與包容對方,珍惜相處的時光。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接受別人對我們的愛,有些人珍惜,有些人不會珍惜。雖然有時我不知如何回報,但我會把對方給我的愛放在心上,試著在恰當的時機回報。
Comment by 王薏雯 (03/04/2011 08:44)
 [回覆]
與人意見不合時,一定要以同理心對待,要留給雙方各自轉圜的餘地,不要一味想著非對方順從不可;人不可能一輩子順利,即使今天贏了,誰能保證下一次還是你贏呢?「退一步海闊天空」,相信只要傾聽、有同理心並留給各自轉圜的餘地,對方定能感到善意!
Comment by 陳筠方 (03/04/2011 09:13)
 [回覆]
生活中,我們常使用的鹽,大家都認為它很平凡,但是,把它換成黃金,我們吃食物還會有味道嗎?如果這麼想,就不會非要一切事物順從自己的意思了,也就是說當對方與自己想法不同時,未必不是件好事
Comment by 宋品燊 (03/05/2011 10:34)
 [回覆]
有的時候退讓不代表輸了,而是贏了,你得到比「贏」還重要的,就是高尚的品德。
Comment by 鍾綵恩 (03/05/2011 12:19)
 [回覆]
記得有一年我因為生病而住進了醫院。在那裏的醫生和護士都很照顧我,他們就像黑夜裡的一盞明燈,讓我感受到溫暖。當我對他們笑時,他們的反應也讓我了解:原來當你回饋時,也許對方指得到一個笑容,他也會很滿足。
Comment by 鍾綵恩 (03/05/2011 12:43)
 [回覆]
大多數的人都會堅持自己所認定的,而與另一方發生激烈的衝突。我們為什麼不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來分辨對於這件事最好的處理方式?我們應該放鬆堅持,彼此之間互相商談,討論出最好的解決方案,才不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對立面的衝突就如橡皮筋,如果兩方人馬都堅持己見,橡皮筋就會越拉越長,最後斷裂。
Comment by 張宛婷 (03/05/2011 12:53)
 [回覆]
我想一般人會比較容易接受愛,接受父母對我們的關愛與照顧。付出愛呢?也許我們不知道,卻已經在付出了:幫忙父母做家事,照顧弟弟、妹妹,對父母的一個微笑......,就是在付出愛,回饋父母對自己的愛。
要別人怎麼對你,自己先怎樣對人。
Comment by 張宛婷 (03/05/2011 12:57)
 [回覆]
就算我們不能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但是只要我們遇到事情,就應該拿出勇氣面對。
Comment by 陳宥蓉 (03/05/2011 13:05)
 [回覆]
我們幾乎從出生以來就一直接受別人給的愛,不管是家長還是師長。接受後總是要付出的,也要知足、感恩,感謝當初為我們付出的人。人生無常,也許現在站在你面前的人,下一秒鐘就會離你而去。就像有人常後悔說父母親在世的時候,沒有好好孝順他們,離事的時候才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每個人都應該時時檢查自己有無做到!
Comment by 蔡易軒 (03/05/2011 13:20)
 [回覆]
我想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是難免的,因為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想法,卻沒有去聆聽或接受不同的看法或觀點。我們不一定要同意他人的意見,但我們要給對方發言的權利。站在他人的立場想一想,或許就可以試著了解對方的想法,減少衝突的發生。大多數的人認為自己所想的才是正確的,沒有尊重別人,這樣衝動就會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發生。
Comment by 林庭亘 (03/05/2011 13:43)
 [回覆]
愛是什麼?愛是不會因為外在的改變而減少或消失。愛是不求自己利益的付出。這聽起來很難,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小的時候,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愛中,但都不以為意,甚至還以為理所當然,不去珍惜。大了之後,才慢慢察覺傅母的呵護和關心,知道他們的辛苦。現在當他們須要我們的愛時,便要不吝的付出我們的關懷──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Comment by 林庭亘 (03/05/2011 13:48)
 [回覆]
愛,除了行動之外,還要用真心的對待,這才是真正的愛。愛,不必富有,就能擁有。接受別人的愛,要懂得回報,要大方表現真心,不要以自私、冷漠回饋對方。
Comment by 賴政嘉 (03/05/2011 19:08)
 [回覆]
我想所有衝突的主因,大部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如果我們懂得禮讓別人,就不會有一些不愉快的事發生。當我們越想獲得好處,就像一條被拉扯的像皮筋,雙方誰也不讓誰,最後「衝突」便如那條橡皮筋,越拉越長;反之,如果大家各退一步,禮讓對方、同情對方,逐漸放鬆納僅拉橡皮筋的手,橡皮筋兩邊的距離縮短,最後兩雙不熟悉的手握在一起,不就形成一個新的「友誼」?
Comment by 陳政劭 (03/05/2011 19:27)
 [回覆]
生命變化多端,永遠無法預知下一步它將帶給你什麼考驗。當別人對你付出愛時,你可知道也許他也期盼你以相同的愛回報給他?就好比媽媽,她總是無怨無悔的付出愛給自己的孩子,不要求任何物質的回報,只盼孩子也能以同樣分量的愛去愛她,就心滿意足了。所以,不要吝嗇你的愛,勇敢去付出愛,也不要將別人付出的愛,拒於千里之外,因為付出愛與接受愛都是幸福的!
Comment by 林家瑄 (03/05/2011 19:34)
 [回覆]
常聽人說:「用愛包容!」沒做到的似乎比做到的人多?在人跟人的相處中,不可能沒有衝突,但仔細聆聽、尊重,是真正能化解緊張關係的方法。可是也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人家對他好,有時當頭棒喝才能驚醒夢中人。所以對待人的方法是要自己去判斷的。
Comment by 呂淇 (03/05/2011 19:43)
 [回覆]
你所愛的人以及愛你的人,可能隨時都會離開你,所以要把握當下。我們要學會接受他人的愛,並把那種感覺傳遞下去。而最基本的事要懷著感恩的心,付諸行動去愛你的父母、你的師長、你的朋友,以及所有值得你關心的人事物。
Comment by 鄭濟瑩 (03/05/2011 21:19)
 [回覆]
衝突是怎麼來的?是因為人的堅持造成的。如果人們之間不再那麼堅持,衝突就跟著越來越少,什麼事都好商量了,否則連說都不能說了。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一直對我付出很多,雖然現在我仍會跟她起衝突,但我還是非常喜歡媽媽。真不知道為什麼我還要讓他擔心?
Comment by 林威佑 (03/05/2011 21:28)
 [回覆]
人之間的衝突,往往都是因為不了解對方想要表達的事物或理念。如果能坐下來談談或者是瞭解對方的想法,也許和他的關係就不會像一條緊繃的橡皮筋,而且恨一個人,別人痛苦,自己痛苦,何必呢?畢竟少一個朋友,不如多一個朋友,不是很好嗎?我們應該珍惜身邊的人事物,不要只會批評,畢竟有他的存在,還可以幫忙一些事,總比沒有好。另外,如果我們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不管別人的死活,那麼還有誰發自內心的關心我們呢?不要做個自私的人,要學會付出愛並回饋關愛我們的人!
Comment by 侯宇軒 (03/05/2011 21:39)
 [回覆]
「對立面的衝突,就像拉長的橡皮筋,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這其中.
記得小時候,弟弟感冒不舒服,那天輪到他倒垃圾,他請我幫忙,我卻不肯。經過一番爭吵後,我才不甘心的嘟著嘴,拿起垃圾往外奔,一到戶外,一陣陣冷冽的風灌入心扉,霎時驚覺:今天的風比平常還冷酷,樹木都已經被它吹得東倒西歪了,何況是生病的弟弟。我應該多體諒他,如果今天生病的人是我,也會希望別人能多替我著想;幫助他,他會感激我,等我需要他幫助時,他也樂意伸出援手,只要忍一時,就能風平浪靜,退一步,便能海闊天空.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從小到大父母全心的照顧我們,我們不該視為理所當然,我們接受他們的付出,要如何回報他們?該什麼時候回報?父母總是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不要做出對不起自己及家人的事;讓父母以我們為榮,就是回報他們最好的方式;另外最重要的:示愛不能晚,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愛他們,就大聲的說出來吧!
Comment by 王靖淇 (03/08/2011 20:37)
 [回覆]
「對立面的衝突,就像拉長的橡皮筋,而我們大多數的都活在這其中。」
我想:人與人之間產生的衝突,像拉長的橡皮筋,緊緊的,空間不大,我認為它象徵著:對立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而不肯妥協,當然可以解釋的空間也就更小了,大多數的人都活在這其中,表示大多數的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然而,也就更容易產生衝突。反之,如果大家都能多點同情對方的心理,走出自己的世界,那麼世界,就只剩下和諧的圓了。
「你曾經對誰付出什麼樣的愛?又曾以怎樣的方式接受別人對你的愛?
我想:無私的愛和不求回報的愛最美,也最和諧。就像父母對我們的愛一樣不吝嗇,所以我們必須好好珍惜,並且好好孝順父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千萬不要等到這種情況時才後悔!
Comment by 劉思賢 (03/08/2011 20:42)
 [回覆]
我覺得我們都要學會付出愛與接受愛,而當你今天如果只懂得接受而不懂得付出,可能會沒有朋友,而且會越來越少人對你付出,可是如果你今天只會付出,不會接受,可能會很痛苦。我們常常把別人的愛當成理所當然,其實是錯的。
Comment by 鄭煒澤 (03/11/2011 09:02)
 [回覆]
人與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摩擦,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有些人會選擇包容,有些人會認定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確的,而發議論。當兩個無法相容的人發生衝突時,小則口角,大則拿刀槍互砍,這樣不但傷害到別人,也殘害自己。
「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一般人認為最重要的事是吃飯、喝水、睡覺……等等,但是如果不懂愛,人生就過的沒有意義了。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付出、接受,口頭行動……,這些都算是愛。
Comment by 陳俊瑋 (03/11/2011 11:00)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