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来鸿:政论节目与名嘴的自省能力

胡忠信

圖像來源,CNA

圖像加註文字,台灣政治名嘴胡忠信日前在政論節目中爆料,有國民黨更高層的人士涉林益世貪瀆案。(中央社照片)

台灣政治名嘴胡忠信日前在政論節目中爆料,指林益世貪瀆案中,有國民黨更高層的人士涉案,他雖未直接點名,但因其條件設定得太清楚,媒體一猜,就知道他指的是副總統吳敦義,一時之間引起軒然大波,吳敦義在媒體追問下趕緊公開澄清。

爆料卻提不出證據

胡忠信的說法之所以會受到其他媒體重視,是因為他宣稱他的手中握有「文件」證據,但在吳敦義公開否認後,媒體反過來要求胡忠信公布證據,沒想到,事態的發展卻急轉直下,胡忠信一直推拖不肯拿出來,他先是說要交給特偵組偵辦,等到特偵組傳喚他要求提供數據時,他卻兩手空空前往,由於媒體每天不斷追問,最後他就說,是因為他被監聽,所以提供數據的人突然縮手了,因此他才拿不出證據。

由於胡忠信一直沒有公開提所出所謂的證據,其他的政治名嘴與政論節目,開始毫不留情地批判他,連番質疑了好幾天,胡忠信最後終於發表聲明,以「用字過當,操之過急,造成民心不安與紛擾」,向社會大眾道歉。

台灣這幾年的政治文化,出現了一些奇特的發展,不管是政治人物或是政府部門,格外注意電視政論節目的議題走向,倘若涉及不實,便立刻澄清或公開提告;由於政論節目主持人對於來賓邀請與探討的議題,具有相當主導權,政治人物與官員們為了影響政論節目的議題走向,會刻意提供數據給該節目或是名嘴們,期待他們在節目上幫自己講話,形成輿論氛圍。曾經就有一位部長級官員,決定辭職時,主動打電話給一位節目主持人,告知辭職的消息,當時,主跑該部會的記者們,甚至都還不知道這個消息。

電視名嘴成另類職業

電視名嘴的產生,則是因應電視媒體的生態,所造就的另類職業。政論節目邀請來賓,理論上應該是替觀眾做議題的導讀,所以不同議題,就應該邀請不同的專家、學者或相關當事人;但是電視節目畢竟是節目,來賓口條佳才能吸引觀眾收看,製作單位為求發通告方便,也懶得四處尋找不同的學者專家上節目,資深媒體記者對於數據吸收快,同時可以用「觀眾聽得懂的語言」來解說,久而久之,每個節目都找了一群資深記者擔任固定來賓,配合節目屬性與議題發言,成為所謂的「名嘴」。

一個節目的通告費從三千元新台幣起跳,一位由記者「轉行」擔任「名嘴」的朋友說:「每天只要上一個節目,積少成多,收入比在報社當記者好得多了!」所以他們也努力地「配合」節目立場發言,以維持穩定的收入來源,前一陣子有個著名的政論節目主持人請辭,就傳出常上該節目的固定名嘴開始擔心,如果新主持人想培養一批新的名嘴,他們的通告會減少,收入也就大幅降低。

政論節目的製作單位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有些製作單位會仔細分析,哪位名嘴講話時,收視率較好,就常邀他們上節目;對於一講話,觀眾就轉台的名嘴,就不太愛邀請他們,所以名嘴們用打油詩者有之、連說帶演者有之、揭弊者有之……,每個名嘴都想創造出自己的「風格」,以維持通告持久不墜。

胡忠信這次的爆料,就是在這樣的生態下衍生出來的現象。林益世案爆發之初,他即在節目上公開喊話,叫握有相關數據的人趕快來找他,目的就是想要掌握相關案情,以期在新聞熱點中,佔有一席之地,只是沒想到,最後證明是一場虛張聲勢的假爆料。

媒體自律精神何在

許多媒體名嘴不恥胡忠信這種作法,公開在其他節目中嚴詞質疑他,甚至呼籲他「退出江湖三個月,反躬自省」,但他充耳不聞;最有趣的是,胡忠信所上的特定政論節目是晚上十點鐘開始,同一個頻道,晚上八點鐘,也有另一個政論節目,那幾天,該頻道晚上八點鐘的節目來賓,毫不客氣批評胡忠信的作為,形成「同一個頻道,八點鐘節目批評十點鐘節目」的怪現象。

許多觀眾不解,當胡忠信不拿出證據,又不肯道歉的時候,為什麼製作單位還要持續發通告給他?因為製作單位持續發通告給他,等於是另一種助長不負責任言論的作法,許多觀眾不禁問:「媒體自律的精神何在?政論節目與名嘴的自省能力何在?」

另一位名嘴沈富雄的說法,或許可解釋其中端倪。沈富雄透露,那幾天,胡忠信所上的政論節目,收視率創新高,成為此事件中的最大受益者。

目前台灣的「政論節目—政論名嘴」已逐漸主宰了公共議題的言論市場,為了吸引特定族群,政論節目立場愈來愈鮮明,形成為特定立場發聲,反而喪失了「意見平台」的功能。

前一陣子,與一些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聊天,發現他們完全不看政論節目,也叫不出任何一個政論名嘴的名字,他們的漠不關心,某種程度而言,或許是對這種畸型化發展的一種無聲抗議吧!

讀者反饋

名嘴亂爆料確實有意外的風險,但是真正的問題在於台灣的司法系統令人不敢恭維,除了容易受到高層人士的影響,辦案不公正的情況,履履皆是。在這種情形下,人民用比較寬容的角度去接受媒體的爆料,是民主制度的防腐劑。當年扁執政時期,邱毅的指控十條可能只有半條是真的,後來導致扁的入獄。今天馬執政,內部臭不可聞,那怕胡忠信爆10條只有1條是真的,那就夠了,在司法制度表現不佳的情形下,人民只能用這種間接的方法表達對於政治的不滿,這是一種間接制衡。Jakc, Taipei

吳敦義涉案事件,只是國民黨內外省人與台灣人之間的鬥爭產物。馬英久拉不下臉來讓事件完全曝光,只能全力壓力來。這在整個司法警特全部被國民黨掌控的台灣,絕對是很容易的事。至少,副手是馬親選的,才剛上台就要被拉下馬,也太難看了。國民黨貪污已是全面性共犯結構且已有六十年以上的歷史傳承了,真要挖,恐怕就要亡黨且高幹連馬都要入獄了。在這種情形之下,馬再怎樣想挺高級外省人,也只能自吞下來。shieh84170, USA

吳記者要認真點, 吳門忠已承認分贓一千萬, 他老闆吳敦義應該趕快去自首, 順便問問自己, 這麼多錢是從哪裏來的.名嘴愛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