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親子心樂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親子心樂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黑臉與白臉

Photo via Kristina Alexanderson, For you :), https://flic.kr/p/e3gNPq
接連兩個周末的天氣都相當好,筆者不例地也帶小孩四處走走,但是,不論我去到哪裡,很巧的是都聽到家長訓斥小孩的聲音,而且,大多數是父親在教訓小孩居多。當然,會發生這樣的情形可能背後的因素很多,也可能只是我個人遭遇到「抽樣誤差」的情形。不過,這讓我聯想到一個在管教上常被討論到的議題「誰來扮黑臉?誰來扮白臉?」

不知道各位讀者家裡的情形是如何呢?你們家的黑臉是爸爸還是媽媽來扮呢?根據筆者的觀察,傳統的本省家庭通常是由父親來扮黑臉,母親來扮白臉(當然,這可能還是我的抽樣誤差啦^_^),也許這樣的情形和華人傳統家庭觀念有關,例如常見用詞中,總是會聽到「嚴父慈母」,我們亦被教育到,寫信時提及自己的父親宜稱為「家嚴」,母親宜稱為「家慈」。但是,各位辛苦的爸爸每天爆肝賺錢之餘,真的甘心和孩子的關係搞得那麼緊張嗎?這又何苦呢?或是各位媽媽們每天事業、家務兩頭燒之餘,還得常常感嘆孩子總是不聽話(因為只有爸爸兇他才有用)。

從今天起不妨試著做一些調整,當然,並不是要大家反過來變成「慈父嚴母」!或是排個輪班表大家輪流來扮黑臉。我比較建議的方式是:「管教小孩的家庭成員們即是白臉,也是黑臉」,所謂的「黑臉」或「白臉」都是暫時性的任務,而非固定的角色!舉例來說:孩子已經依約定玩了半個小時的電視遊樂器,甚至已經寬限十分鐘了,父親要求他遵守約定停止遊戲時,往往父子之間在這個時候是衝突的,關係也是較為緊張的,那麼父親在這個時候的任務顯然是「黑臉」,這個時候身邊其他的家人(如:媽媽、爺爺、奶奶)就可以出來扮演「白臉」。扮「黑臉」的人仍然堅守原有的管教原則,扮「白臉」的人則是安撫孩子的情緒、對孩子好言相勸,或是建議其他的衝突解決方式,例如:「媽媽知道你還很想玩對不對?可是不賴皮,以後才會再給你玩~~還是很想玩哦?不然,我們出去騎腳踏車好不好?好玩的事情還很多啊,我們來玩別的吧!」,同樣地,若是下回媽媽因為要催孩子去洗澡而和孩子槓上了,這時就是媽媽扮一下「黑臉」,爸爸或其他家人來扮白臉。

這麼做的理由如下:
一、仍然能維持家庭內的管教原則是一致而穩定的,孩子也不會認為家中哪位成員是較易於退讓的。
二、黑臉或白臉都是暫時性的任務角色,每位管教的成員都有讓他愛,也有讓他恨的時候,孩子不致於對某位特定成員形成過度負面的印象。
三、適時在孩子情緒高漲的時候,有人可以:
(1)提醒他衝突下去的負面結果
(2)示範要如何理性解決衝突
(3)建議他如何調整自己的想法
(4)建議他接受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5)讚揚他接受妥協、接受協調,或忍耐退讓的決定
(6)安撫他受挫的情緒

尤其,在孩子年幼時可能缺乏成熟的衝突解決或問題解決能力,這時他與管教者一味的對立也不是辦法。若能適時引導,將有助於他發展成熟的情緒調節能力。再者,教養孩子本來就是每位家庭成員的責任!就如同打籃球一般,有人挺身得分,就得有人來卡位、跑位、助攻、協防,這樣獲得的成就才會好,單靠一個明星球員在表演實在不是長久之計啊!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要開學囉!孩子準備好了嗎?


(Photo via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05062014 - ED Goes Back to School- Mark Washington at Anne Beers ES, https://flic.kr/p/nvTxW3)

今天是8月25日,正式進入暑假的最後一周,在經過這麼一個長假後要重新回到緊湊的生活步調,不管是大人、小孩都需要調適一下。各位辛苦的爸媽們就讓我們一起來陪孩子準備吧!

筆者很喜歡一個從健康心理學所讀到的一個關於壓力的簡單定義,「壓力是經過人與環境的交流後,個人覺知到環境的要求與其生理﹑心理,或社會系統資源之間有差距─不論這差距是否為真」。按照這個定義來說,若是人主觀感覺到「環境的要求」與個人可以動用的種種「資源」差距愈大的話,會讓人感覺到壓力愈大。當然,沒有人想要面對壓力太大的環境或事情,孩子們也一樣。若是應用到即將開學的孩子身上來說,開學意味著:要早起了、要整天待在學校、要面對新的班級、要面對新的校園生活、有學習的負擔…等,處於不同階段的孩子可能面臨的挑戰是不同的,壓力當然也不同。

我們也許無法完全設想到孩子會面臨到什麼挑戰,但是在可能的範圍以內,還是可以先幫他準備一些資源來面對新學年的新挑戰,以減少他們開學後覺得壓力太大了,然後就開始倒數寒假還有幾天……^^

首先,在生理上的準備:要讓孩子在開學活力滿滿的上學,就得讓孩子在上課前有充分的休息,那麼他的作息調整好了嗎?趁這一週慢慢地將他的生活作息調整回來哦。

其次,對於陌生環境的準備:尤其是小一新生入學,事先帶小孩去校園熟悉環境是免不了的,舉凡教室位置、飲水機、廁所、遊樂設施、由校門到教室的路線、放學接送區…等都是必須熟悉的設目。另外,過去在幼稚園環境中不曾出現的生活流程也需要配合國小老師去加強訓練或提醒,例如:抄寫聯絡簿、自己把書包收好、帶走所有該帶走的東西。或許有些孩子比較精明,沒幾天就掌握到國小生活的要訣,要是孩子總是顯得矇矇懂懂的,家長有必要幫老師一把,在家裡也訓練一下孩子在國小常用的生活技能。

再者,在學習負擔的準備:若是暑假有在上安親的孩子,大部分每天還是有半天的學習性質的作業,例如:寫暑假作業、預習、英文課,在調適上壓力就沒有那麼大。但若是整天在家的孩子們,通常生活的結構會比較有彈性,需要做的事情也是,不妨,可以開始增加孩子們的閱讀時間,再買一些益智、動腦的書給他們解解謎,或是從事他有興趣的靜態活動也可以(例如:繪畫),漸漸地讓他們重新習慣要集中精神、要持續專注一段時間,最好還能固定在同樣的時間來做這些事,例如:每天早上九點到十一點要讀書,中間每半小時可以休息十分鐘。

最後,在心情上的準備:孩子免不了抱怨要開學的事情,家長不妨仔細聆聽裡面的內容,看看哪些是情緒上的抒發?哪些是真的有問題需要一同討論解決之道?家長宜在預告即將面臨的種種挑戰之際,同理一下孩子的感覺。雖然,要去面對這些現實總是讓人心情煩悶、抱怨連連,但事先有所預期、有所心理準備,等到實際面對時還是能減低心情上的波動。

上述是較為一般性的提醒,家長們還是需要視自己孩子的特殊性來調整,說不定連我們家長也要調整呢!像筆者為了孩子上學, 出門時間、起床時間都得提早,我也需要心理準備一下 >_<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如何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孩子唸熟他該複習的課程,或是減少行事中的失誤呢?

(Photo via Randen Pederson, Study of Study, https://flic.kr/p/81bNpM)

今天不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孩子常見的症狀行為,例如:注意力持續度不足、易於分心、以及行事衝動等,要談的是這群孩子在高階認知能力當中缺損,過去筆者在「如果我的孩子做事超沒計畫的,該怎麼辧?(http://athoughtofpsychology.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23.html)」一文當中曾經提過「執行功能」的觀念,今天要來談談的是另一概念-自我監控(self monitoring)-簡單來說(參考John H. Flavell的理論),就是指人對於自己手邊正在進行的事,能夠了解要達成的目標,能夠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並依據進行的結果進行過程上的修正,甚至產生合宜的策略。舉例來說:孩子被要求將三個顏色的跳棋依照顏色分別放入三個小盒子,他必需要知道目標:「一個盒子只放一種顏色」,知道他正在將跳棋一把一把地抓到盒子裡,然後,發現到這樣的方式會混雜到其他的顏色,他知道這樣做不能達到他的目標,於是,他重新想了一個做法,先把顏色分堆,然後,再放入盒子裡。若是自我監控發展的不是那麼良好的小孩,可能將跳棋放入三個盒子,但是顏色卻是混合的或者漏東漏西。這種做事不完整或是常常發生失誤的情形,相信帶過注意力不足/過動孩子的老師或家長應該不那麼陌生。

面對孩子這種自我監控不良的情形,就算我們不斷大呼小叫,請他要「多注意一點」、「做事仔細一點」、「要小心啊」、「自己要看清楚」,通常都是沒有用的,家長宜採取下列的做法:
一、指令交待清楚
(1)結構性要強:就是要每一個要做的流程交待清楚,例如:第一步……、第二步……
(2)儘量運用客觀化的標準:給孩子看得到的、數得出來的、具體的標準或是參考點,例如:將「把東西排整齊」這個指令修改為「把東西靠牆邊排成一排」,又或者是將「明天要小考了,請把社會第三節看熟」修改成「把這張社會第三節的測驗卷寫完,你可以打開課本從裡面找答案,要全對哦!全對了就可以看電視休息了」,像這樣的指令就避免了自我監控不足的困難(因為孩子主觀的「看熟了」,也許是一個源於我自我監控不足的判斷),而且,他在查找答案的過程中,也會前前後後將課本翻過幾遍,當然,若是家長能在他測驗卷完成以後再抽問他作答的想法,確認他的思考過程是正確的會更棒,只是,指令得在事先先講好,例如:「把這張社會第三節的測驗卷寫完,你可以打開課本從裡面找答案,要全對哦!全對了,再讓爸爸抽問10題,如果也全對,就可以看電視休息了」
二、利用視覺來輔助
因為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可能沒有足夠的短期記憶去記下那麼多的指令,若是高度結構化的指令可能是繁瑣的,而要努力去記憶的,所以,可能需要利用書面的提示,例如:將工作程序寫下來,做完一步打一個鉤,或是將需要用的東西依要使用的順序由近而遠排列,然後,一邊做一邊順勢拿來用。
三、直接教導自我檢查的策略
常見的自我檢查策略一般在學校學習時,老師可能會在教學中融入,例如:驗算方式、口訣。當然,我們也可以發展許多在生活中可以使用的策略,例如:上學出門前在家門口要從上到下摸一遍,摸臉要看有沒有眼鏡?摸肩膀看有沒有帶書包?最後雙手是不是空空的?檢查有沒有拿餐袋?除了我們直接為孩子建立自我檢查的策略,更有必要的是陪孩子在做事之前先一起想想事情進行的步驟,也想想要怎麼去確定自己還在正確方向上。這樣的討論有必要持續進行,一直到孩子能自己形成有效的自我檢查策略為止。

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這個小孩這麼好動,是不是「過動兒」啊?--以這個常見的疑問來淺談診斷一個孩子的複雜性

Photo via TheGiantVermin, Wheee!, https://flic.kr/p/78mxL5, CC License

最近很巧合的,朋友們不約而同憂心忡忡地就孩子的問題來請教我,他們都在擔心自己的孩是不是「過動兒」?其實筆者發現這不是單一的現象,國小老師甚至關心孩子的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或是身邊看到的孩子是不是過動兒。

面對這樣的現象,筆者覺得很棒的是,大家對於孩子的狀況愈來愈關心,甚至是愈來愈有警覺性,會儘早發現儘早處理;但~~筆者憂心的是,大家可能會「望名生義」,光是看到這個名詞就以為已經掌握了詞
義,進而將這樣的名詞套用到週遭孩子的身上!除了臨床、輔導、教育等領域的工作者或關心這個議題家長,大多數的人可能未必深入了解「過動兒」的確實定義。

兒童青少年的情緒或行為要怎麼樣才算是已經到了疾病的程度呢?目前在兒童心智科的診斷方式仍是以情緒、行為的表現做為判斷的依據,暫時尚未能將神經或其他生理指標納入。為了要讓專業工作者之間能有一致而穩定的判斷,診斷規範的標準化就很重要,國內的診斷標準是與國際接軌的,同步使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既然大家這麼有興趣,我們就詳細地來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DSM-V裡所記載的診斷標準是怎麼樣。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分為A、B、C、D、E,共五項診斷標準。A列舉了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的症狀,也是最被廣為人知的部分,遺憾的是從B到E這四項往往被大家所忽略,以下是筆者的翻譯:

診斷標準A、持續出現的注意力不足或衝動-過動的行為模式,干擾到他應有的發展或應表現出來的功能,可能包括「1.注意力不足」症狀群或「2.過動及衝動」症狀群,也可能兩群的症狀皆出現:

1.注意力不足:以下九種症狀出現至少六種,症狀持續的時間長達六個月以上,其嚴重的程度已超出患者發展水準應當有的表現,而且,症狀對於社交互動、學業表現,以及他在不同角色身份時該有的表現造成負面衝擊。附註:這些行為並非是因為個人在對立、挑釁、敵意,或理解指令(或作業)時有所困難所致。對17歲以上的患者在判斷時,症狀數量改為至少五種。
a. 無法細心地去注意到細節或因粗心大意,使得他在學校作業、工作或其他活動中經常發生失誤(例如:讀得過於粗略、經常漏掉細節、做事的方式不夠精確)。
b. 在工作或遊戲活動當中保持專注顯得有所困難(例如:在演講型授課的課堂中、對話當中,或閱讀長篇的文章時,難以持續的聚精會神)。
c. 對他講話時,他經常顯得似乎沒有在聽(例如:心思似乎老是在別處,即使沒有表現出什麼分心的跡象)
d. 經常顯得沒有聽從指令,無法完成學校作業、家務事,或他在某個場合中該完成的責任事項(例如:能開始做事,但是很快就失去專注或容易被旁邊的事物所吸引)
e. 經常在組織、規畫任務或活動時出現困難(例如:管理一系列要做的事情有困難、難以將自己的物品井然有序地放好、工作的方式一團亂、時間管理差、時限到的時候往往事情沒有完成)
f. 常逃避、討厭,或不情願參與需持續耗費心思的工作(例如:學校裡的作業或家庭作業,對年長些的青少年或成人而言,可能是準備報告、填寫表格、審閱長篇幅的文章)
g. 經常漏掉任務中或活動中所需物品(例如:上學需要的用品、筆、書、用具、皮包、鑰匙、作業本、眼鏡、行動電話)
h. 經常被外來的刺激所吸引,因而易於分心(對年長些的青少年或成人而言,可能也包括無關的想法)。
i. 經常在日常活動中顯得很健忘(例如:做家事、跑腿,對年長些的青少年或成人而言,可能是回電話、付帳單、赴約)

2.過動及衝動:以下九種症狀出現至少六種,症狀持續的時間長達六個月以上,其嚴重的程度已超出患者發展水準應當有的表現,而且,症狀對於社交互動、學業表現,以及他在不同角色身份時該有的表現造成負面衝擊。附註:這些行為並非是因為個人在對立、挑釁、敵意,或理解指令(或作業)時有所困難所致。對17歲以上的患者在判斷時,症狀數量改為至少五種。

a. 經常坐著的時候表現出坐立難安、身體扭來扭去、或是手、腳不停地輕輕拍動。
b. 在預期中應該要乖乖坐好的場合,時常離開坐位。(例如:離開教室的坐位、辦公室坐位、工作中的位子)
c. 經常在不當的地方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註:對年長些的青少年或成人而言,可能就是看起來靜不下來)。
d. 經常無法安靜地去遊戲或參與休閒活動。
e. 經常處於動來動去的狀態,就像有馬達在推動一般(例如:無法長時間安靜坐著,或是對這樣感到不舒服,像是在開會中、用餐時,別人常常會覺得跟不上他的步調,或是覺得他就是片刻不得閒)。
f. 經常說話說個不停。
g. 經常在問題講完以前就脫口說出答案(例如:把對方的話接完、在對話中等不及輪流就搶著說話)。
h. 在輪流等待中經常出現困難(例如:在排隊等待時)
i. 經常中斷或打擾其他人(例如:在對話中插嘴、打斷正在進行的遊戲或活動、不待他人同意就取用他人的物品,對年長些的青少年或成人而言,可能是突然打擾別人在做的事,或是把事情突然搶過來做)

診斷標準B、患者某些注意力不足或過動-衝動的症狀,在12歲前就出現。
診斷標準C、患者某些注意力不足或過動-衝動的症狀在兩種以上的情境中出現,例如:出現在家裡、學校、工作場所,與朋友陪伴或親人陪伴時,或是在其他的活動當中。
診斷標準D、具有明確的證據,證明症狀造成患者之社交、學習或職業等領域的功能被干擾或品質下降。
診斷標準E、這些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的症狀並不是因為患者目前正處於思覺失調症(或其他精神異常)的病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也無法用情緒疾患(例如:情緒疾患、焦慮疾患、解離性疾患、人格疾患、物質成癮或戒斷)來解釋這些症狀的發生。

看到這裡,筆者不知道讀者們會不會開始覺得頭昏腦脹了?沒關係,簡單來說,要確定孩子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毛病,必須得確定以下幾件事:

一、依診斷標準A來確認孩子有沒有出現這些症狀行為?(被列入診斷標準的行為都是經由研究後,被認為最具代表性的症狀行為)

二、這些症狀行為出現多久了?(例如:剛轉學,比較焦慮一點,孩子一時之間可能較為易於分心、躁動不安,而這只是暫時的情境性因素,所以,要考量症狀行為出現的時間長度才不會看走眼)

三、這些症狀行為出現在哪些場合?(例如:孩子出現較為坐立難安的行為若只限於某些場合,那麼應該去考慮是該場合中有什麼因素造成孩子有這樣的現象,而不是去想診斷)

四、依孩子的年齡出現這些症狀行為是剛好而已?還是已經與同儕大相逕庭?(例如:你把診斷標準A拿來套在三歲孩子身上看看,幾乎每個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能這樣看待嗎?當然不行!三歲孩子有他可以達到的發展水準,只要看有沒有偏離他的三歲同儕過多即可。診斷標準A是用在看待六歲以上的兒童)

五、這些症狀行為是不是已影響到他該有的學業表現?該有的生活功能表現?(例如:孩子是有計畫能力較弱的情形,事前往往不會好好準備,但是,他臨場應變的能力很好,通常最後事情不會出什麼大紕漏,這樣要算他患有疾病嗎?)

六、這些症狀行為若是被診斷為其他的疾病會不會更恰當呢?(例如:孩子的上課不專心是源自於他長期以來的睡眠問題,或是喪失親人的悲慟,這樣當然不能當他是患有注意力不足的疾患)

醫師在診間裡就是費盡心思地來考慮上述的問題,然後按照這些診斷標準,來判斷他所收集到的現象與資料(包括書面報告、問卷、考試卷、紙本作業、家長形形色色的抱怨、導師的陳述)符不符合注意力不足/過動的診斷,不僅如此,他還得判斷病情的嚴重度、病因,以及孩子是屬於合併「注意力不足」和「過動-衝動」型的,還是主要症狀就是「注意力不足」?或者主要症狀就是「過動-衝動」?這樣完了嗎?沒有哦!他還得細心確認有沒有與其他的疾病(包括生理、心理)共病!這一切的努力就是希望能更為正確地看到孩子的問題,也唯有正確的判斷才有利於形成後續有效的治療方向。

當然,也可能是筆者太過敏感了,一般人用這些標籤可能只是一種形容詞,未必真的懷有污蔑、標籤化的用意。不過,言者或許無心,但是家長聽在耳裡可能是會焦慮的,因此,在此發文提醒家長們,若是自己的孩子被別人這樣形容,尤其是老師這樣形容,請先別過度焦慮,請帶孩子到醫院問診,讓醫師幫忙全盤釐清。與其在意診斷的名稱,還不如把問題現象掌握得清楚一點,然後,找出原因,進一步找出因應之道,讓需要處理的問題能夠更為聚焦才是。畢竟,就算被診斷了又如何?到頭來還是得將問題一個一個聚焦、解決不是嗎?就算沒有符合診斷,但是,有三、四樣行為老是讓家長、老師頭痛難道就不用解決嗎?減少孩子不當的行為模式才是最核心的議題不是嗎?

讀完筆者的這篇文章也許還是不能變成診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專家,但是,至少應該掌握到下列觀念:

一、要考慮孩子的行為表現是否異常時,要考慮到他這個年齡應有什麼樣的發展水準

二、要多方收集觀察資料(例如:不同場合、不同對互動對象、行為發生前的人事物)

三、觀察有無暫時性的、情境性的因素造成孩子的行為異常

用這樣比較廣泛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行為,相信是有助於家長思考因應之道,就算自己找不到方法,向醫師求診時也會因為事先已這樣收集訊息而有助於醫師判斷病情的。各位爸媽,加油!一起共同為孩子努力吧!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會引發情緒的事件比起中性的事件更容易被記起來!

(Photo via Andy, A little worried, https://flic.kr/p/zA61M, CC License)

這是筆者引用自「大腦當家(遠流出版)」一書第106頁的一段內容。這段內容是在向讀者說明「一個充滿情緒的事件往往會成為被處理得最深入的外在刺激,它在我們的記憶中停留最久,回憶的正確性也遠比中性的事件高!」。

這個原理曾在廣告中被運用,以網路上找的廣告為例:

請駕駛人繫好安全帶的公益廣告 http://youtu.be/D1YpE7U33yo

請駕駛人行經住宅區,宜減速慢行的公益廣告 http://youtu.be/P9nqs6ohqVQ

請駕駛人減速慢行,避免因為他人的失誤會造成無可挽回的遺憾 http://youtu.be/qRXDJsI5WHg

這類型的廣告運用讓人感到驚訝、害怕的畫面,讓人經由對該情境的理解或是對人物的同理而產生情緒,讓人自然而然地深刻去注意以及記得它所要傳達的訊息。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我們腦部有個叫做杏仁核的結構,簡單來說,它與情緒的產生和維持有關,特別是較為本能而原始的情緒反應,例如:害怕、生氣。在杏仁核裡面充滿了多巴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當大腦察覺到一個充滿情緒的事件時,杏仁核就會將多巴胺釋出,讓它進入腦部的神經系統,因為多巴胺能幫助記憶以及強化訊息的處理,它的作用就好比便利貼上面寫著『記住它』一樣。大腦就把這個化學的便利貼貼到正在面臨的事件上,例如:正在看到、聽到的,意味著這個事件需要進一步的處理,就好比你在一張重要的照片貼便利貼,標示出這個照片是重要的,要好好保存下來一樣。這樣的機制被推論為是具有演化意義的,畢竟動物存活於世,總是要設法記住被威脅的經驗,尤其有些的威脅可能第一次遇到時還能佼倖逃脫,但是第二次可能就不保証也有這樣的機會了!所以,需要一個機制讓生物可以在極少的學習次數中就牢牢記住,以利日後趨吉避兇。

上週三(2014/5/21)在台北捷運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高度引發社會大眾的重視,各新聞頻道當然會加以重點報導,經由家中或各個公共營業場所的電視放送出來時,孩子們難免會多多少少看到或聽到這個新聞。若幼兒的語文理解弱,理解不了新聞中的用詞,也跟不上新聞記者的說話速度,那麼電視畫面以及週遭大人的反應與說明就成了他理解的途徑,例如:他經由家長的情緒反應來理解現在看到的事情是讓人嫌惡的。所以,新聞的畫面真的是需要自制的,而家長發現新聞內容不宜兒童觀賞時除了適時的轉台以外,亦宜避免過度的去反應。若孩子已經處於學齡期時,較能經由新聞中的用語來了解發生什麼事了,不妨參考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的建議(請見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8318),與孩子討論心中的焦慮,並且妥善的處理這樣的情緒反應。

筆者的內人觀察到在當天下午五點到六點之間,可能由於事發突然新聞畫面來不及處理,新聞頻道中呈現了血淋淋的畫面。筆者認為這相當的不妥,因為就算語文理解弱的孩子看到血淋淋的畫面:

第一、若只是定格的畫面,那是他生活中沒有經驗的畫面,可能會引發他的好奇心,會想盯著看,甚至問:「哥哥,躺躺,紅紅的,怎麼了?」,到這時他可能只是好奇,還沒有什麼特定的情緒反應。

第二、若畫面是動態的又伴隨週遭人物的尖叫或其他驚慌的反應,這時,他可能會理解到這不是好事情,不過,可能還是在一知半解的情況。

第三、若身邊的重要他人(如:主要照顧者)看到後,突然來一聲驚訝的叫聲,那麼他應該就能肯定這是會讓人嚇一跳的事情,甚至,因為尖叫聲而被嚇到了,他可能也將這個畫面與驚嚇的反應連結起來。而這樣的學習方式,就如本文一開始所陳述的,是一種本能的、深刻的學習。

總之,廣告還會顧及觀眾的反應,避免因為過度渲染情緒反而模糊廣告要傳達的訊息,或是甚至對廣告主產生反感,所以,廣告的內容還會再三拿捏。可是應該被定位為「普遍級」,應該可以被闔家觀看的新聞畫面呢?在新聞的自律正在進步的當下,面對內容載有過度情緒訊息的報導時,家長宜謹慎把關,若還是不小心看到了,也請儘可能地冷靜地反應、轉台,然後,事後觀察孩子的反應,與孩子討論心中的焦慮,並且妥善的處理這樣的情緒反應。若孩子真的事後仍長期出現過度焦慮的情緒反應,甚至,將焦慮的對象擴散到其他的對象,如:本來是怕搭乘捷運,後來連去坐公車、公共場所、人多的公共場所都會害怕,宜至各大醫院的兒童心智科尋求協助。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孩子寫功課時想要聽音樂耶!我該不該給他聽呢?

(Photo via gianΩmerz, Hausausgaben, https://flic.kr/p/5KvFEv, CC License)

這個問題我常常聽到家長問我,尤其是小孩因為疑似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徵象而到醫院求診時,他們常常出現的現象是看電視、打電動一條龍,但是,寫功課或是看書就精神一整個委靡,然後,愈寫愈趴,最後就給他睡下去了,不然,就是一手拿一支筆在玩「左右互博」、火箭發射……

這邊簡單介紹一個理論-Low arousal theory(低激發理論)-,這個理論淺白一點的說法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孩子們因為意識狀態易於陷入警醒程度不足(如:昏昏沈沈、昏昏欲睡的狀態,所以,他們會主動尋求自我刺激(例如:過度的活動),來拉抬自己的警醒程度,讓自己保持足夠的清醒和警覺。而且,一般環境中的事物對出現這種情形的人來說,顯得刺激性較為不足,例如:老師上課的音量對於一般人孩子可能是足夠的,是足以引發他關注的,但是,對於出現低激發狀態的小孩而言,老師的音量就顯得不夠刺激,於是他就不去注意老師講什麼,或是開始尋求一些刺激,像是將鉛筆盒建設為火箭基地、用鉛筆將橡皮擦戳洞洞、屁股還是在位子上,但上半身扭來扭去。

若是基於這個理論,當孩子本身需要比較「重口味」的刺激,但又得困在椅子上寫作業時,筆者會建議給他足夠的刺激以利他維持一定的警覺性以及清醒程度。寫作業時,顯然我們無法讓他跑來跑去,利用大量活動的方式來給他足夠的刺激。這個時候,聽音樂就成了一個蠻好的選項,畢竟聽音樂的同時,孩子還是可以看著該看的地方,手也還是可以寫字,只不過,這時音樂的選擇就蠻要緊的。若孩子認為古典音樂(無人聲)就可以帶給他足夠的振奮,那麼我們只要注意選擇的樂曲是輕快的、活潑的即可;若孩子認為流行音樂才能帶給他足夠的振奮,那麼我們就需要好好的挑選一下。舉例來講:若是孩子很喜歡聽五月天的歌,甚至要求聽五月天的歌來搭配寫功課,筆者相信五月天的歌應該可以提供他一定的振奮程度,這個時候,我們不妨給孩五月天的「舊歌」,也就是讓孩子聽的是一、兩年前的舊歌,或是孩子已經聽熟的舊歌即可。給孩子聽新歌的話,顯然他會最感興奮,但是也會讓他很想欣賞歌曲的內容,這樣子會讓他嚴重的分心,相對來說,若是聽舊歌、聽他已經滾瓜爛熟的歌,他只要聽前面一、兩句,後面有什麼變化他都知道了,就算他跟著哼,也會因為這已經是熟到可以自動化的歷程,相對的不會佔去他許多的心力,他就有比較多的心力可以投注在他目前進行的作業中。所以,若是孩子再提出這樣的要求時,家長不妨陪他挑歌,然後,試試看這樣的措施能夠給他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吧!

但若學童分心的情形嚴重、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很短,筆者還是建議帶至兒童心智科就診,以確定他注意力問題的嚴重程度及可能因素,才能有效地找到最正確的協助之道。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要在哪裡運用,儘量就在哪裡學!

(Photo via Derek Keats, Diver above, Philippines, http://flic.kr/p/8WxFvC, CC License)
曾經有位英國學者-貝德利(Alan Baddeley)在1975年做了一個很有趣的研究,他找來一群潛水員,然後將他們分成兩組。第一組潛入海面下十公尺深後,從耳機裡聽別人唸四十個生字,然後,他們其中一半的人游回陸上測試對這四十個生字的記憶,另一半的人則是留在海底等一會兒,也在相同的時間點去測試對這四十個生字的記憶,結果,發現在海底學習且在海底回憶的人比起在陸上回憶的人多回答了百分之十五。第二組反過來操作,請這群潛水員先在陸上聽別人唸四十個生字,然後,他們其中一半的人潛入海面下十公尺後測試對這四十個生字的記憶,另一半的人則是留在陸上等一會兒,也在相同的時間點去測試對這四十個生字的記憶,結果,發現在陸上學習且在陸上回憶的人比起在海底回憶的人也多回答了百分之十五。所以,當時下了一個結論「很明顯地,當提取的情境跟當初登錄的情境相似時,有最好的回憶效果。」(有興趣看原始文獻的人不妨自己找找Godden DR & Baddeley AD (1975) Context-dependent memory in two natural environments: on land and under water British J. of Psych 66: 325 - 332)

小編常常聽到家長向我抱怨,生活中的自理技能(例如:洗澡的程序、出門前自我檢查的程序)已經教過孩子好多次了,但是,孩子要運用的時候還是不夠完整,常常都需要家長的提示,明明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差啊!態度上也並不排斥啊!這個時候我往往會跟他們分享上述的實驗。的確,人的記憶是很奇妙的,有時乍看無關的線索卻能有助於記憶的提取,貝德利的實驗就提醒我們「情境線索有助於人們回憶起他在這個情境下所學習到的或經驗到的」。同樣地,若是下次要教孩子學會一項技能,那麼我們就試著儘量待在他會用到這項技能的情境中去練習,例如:在浴室的浴缸裡練習著、比畫著洗澡的程序,儘管我們沒有真的用到水或脫下衣服。

難怪!小編在大學時期就有不少同學會在期末考前特地到考試科目平時上課的教室去唸書,而不是舒舒服服地待在圖書館就好。我想~除了他可能體會到情境線索的妙處以外,也可能是唸不完的時候要在桌面刻小抄也比較方便吧!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開學了,孩子的心收了嗎?

筆者應該在年假中就來寫一篇「給孩子的收心操」,不過,年假嘛!偷個懶還不想開工。趁著今天孩子們返校,明天才要正式開學,趕緊來補上一篇。

一般來講,筆者常會聽到學校老師在長假後的開學期間抱怨學生「進入不了狀況」,講白一點就是暫時性的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該記得的事卻一時想不出來,如:曾熟悉的班級規定、交作業的習慣,或者上課顯得昏昏欲睡、頻頻分心,也有小朋友會再誇張一點,心情變得很糟,如:較為躁動、易怒。

這些孩子們暫時出現的現象乍看好像注意力不足/過動,但其實只是暫時的情境因素,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放假期間的作息可能與上學期間的作息不同,孩子可能變得比較晚睡晚起。一時間開學了, 孩子的作息還調整不回來,硬要按著上課期間應該起床的時間,當然會讓他覺得「睡不飽」,睡不飽的話,上課精神集中的程度自然受到影響,而整個人的警醒的程度不夠,自然易於聽話聽不完整、做事失誤連連。「睡得夠不夠」也是臨床上在判斷孩子有沒有注意力不足/過動時需要確認的要點之一。其次,假期中的活動、電視節目、閒適感是很吸引人的,孩子也有可能暫時還在不斷地回味這假期中的種種讓他感到愉快的事情,尤其是生性比較偏好放鬆慢活的孩子。

若是要讓孩子在開學時能儘快進入狀況,不要再那麼愰神,不妨試試下面的做法:
一、收假前一週宜開始將作息逐步調整至上學期間的狀態(抱歉!筆者太晚提醒大家了!),減少開學後因為早起而造成睡眠不足的困擾。
二、藉由種種形式加強回歸開學生活的訊息,例如:採買文具用品、將上學需要穿的衣服或用具拿出來整理、回顧上學期間每日作息的時間表(幾點起床?何時要去安親班?何時要補習?)
三、學校或家長一開始先以結構性較佳的事物,例如:整理環境、把課本寫上名字、分配班級成員的角色與任務等等,來當成開始,取代較為模糊的要求,例如:把第一課預習好(試問到什麼程度才要預習好,標準不易外顯或明確)。

藉由上述種種的提示與調適來幫助孩子重新進入上學期間的狀態。其實,回到學校的環境也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提示,孩子進到教室,看到熟悉的人、事、物,那些在學校情境中的記憶是會被逐步活化的。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只要給他一些時間,他是可以逐步調整回來的。不過,若是孩子撐了一個月還是在那邊進入不了狀況的話,不妨考慮和導師和相關專業人員討論一下協助之道比較好。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親子心樂園】沒有了體罰,還能怎麼消弱不當的行為呢?

(Photo via Bar Fabella, Mother and Child, http://flic.kr/p/5GZQWB, CC License)

當孩子出現不當的行為(如:想要弟弟手中的玩具就打弟弟),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想要處罰他!當然,我們有必要先考量這個孩子知不知道想要別人手中的玩具時該怎麼做?或者他的動作是在溝通什麼訊息?若是他知道該怎麼做,本身也具備足夠的溝通能力,但是卻又偏偏執意要用打人的方式去取得玩具時,就可能有必要使用消弱不當行為的方式。如果可能用正向引導的方式來讓他表現合宜的行為,我們儘量是少用處罰的方式為宜。

不過,若是真有必要的時候,一般簡單來說,消弱不當行為大略分為兩個方向,就是在他表現出不當的行為後:
(1)要他付出代價:付出代價的方式就是「剝奪」掉他想要的,例如:上面的例子是發生在遊戲的情境中,而孩子想要的就是要玩的機會或是玩具,想要消弱他不當的行為就必須在他出現不當的行為後,馬上剝奪掉他想要的遊戲機會或玩具。可能採行的做法包括:限制他的行動(罰坐、罰站)、沒收他的玩具或避免讓他得到任何樂趣。
(2)施以處罰:處罰就是「給他」不想要的,例如:罰他去做家事、罰他抄寫、罰他背弟子規,而過去最常被想到的是打手心或半蹲,不過,這兩者強烈地不建議使用哦。

看似兩個思考方向而已好像很簡單,不過,實際上有執行過的父母就知道,做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哦!例如:他打人以後,我們剝奪他參加玩樂的機會,要他罰坐在一張小椅子上10分鐘不能離開,那他不坐呢?他動來動去呢?他前後搖椅子呢?他坐著唱歌呢?他坐著玩手呢?大聲罵人呢?~~這些動作我要不要去抑制他呢?如果我們對孩子掌握得清清楚楚,知道不能去參與眼前好玩的遊戲對他而言就是很難受的事情,那麼,只要他的屁股還是黏在椅子上,而且,沒有對自己或旁邊的人、物造成傷害,這樣子其實已達到效果了,其他因為挫折或是不耐而產生的生氣反應,不是這一次處理的目的,一次針對一個不當的行為去處理就好。當然,也可能罰他坐十分鐘,結果因為他常常會想要離開位子,搞得大人也得在旁監視著,好像大人也被罰坐一樣。在這裡我要對爸爸媽媽們說聲辛苦了,為了要溫和而堅定地守住原則,這樣的犧牲是免不了的,加油!(為什麼不要用大聲威喝而是用溫和而堅定的方式請參見「你可以堅持,也可以溫柔」一文,網址是 http://athoughtofpsychology.blogspot.tw/2013/10/blog-post.html)

所以,最後再總結幾點消弱不當行為時必要的原則:
(1)想想要用「剝奪喜好」或是「給他所不欲者」,總之要他覺得有難受的感覺,這得靠平時的觀察。
(2)一次鎖定一個要消弱的目標行為就好。
(3)處罰要愈即時愈好,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他們可能事後很快就忘記自己做過什麼事,拖太久才處罰,他們可能會搞不清楚大人是在針對什麼事。
(4)建議孩子該怎麼做可以避免處罰上身,或是怎麼樣的配合才能結束處罰。

如果有些不當的行為在反覆試圖消弱後還是不斷發生的話,可能有必要與專業人員討論哦!辛苦的爸媽們別只是自己悶著頭努力哦,有人可以商量一下還是不錯的唷。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您的孩子背書是背在嘴巴上?還是背到心坎裡?


(Photo via John Morgan, Focus, http://flic.kr/p/7jPtyG, CC License)
不曉得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小孩子小考靈光,大考卻不行!真的讓人會有點洩氣。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今天我們就從人類記憶的角度(當中的一小部分)來看這個現象。

以目前比較有共識的研究結論來看,有一種分類方式將記憶分為三大類:感覺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簡單來說,感覺記憶:可以保留大量的感覺訊息,忠實地記錄進入感官的感覺訊息,這些記憶瞬間即逝,只有少部分被注意到的感覺記憶會被傳送到短期記憶,被進一步的處理。短期記憶:感覺訊息被送到短期記憶以後,可進行意識層次的辨認,也易於被想到或觸及。這些訊息除非被進一步的複誦,不然,通常經過20秒就會衰退、遺忘。長期記憶:容量非常大,貯存在長期記憶裡的訊息需要經由提取的歷程才能被應用,也就是要將它先送回短期記憶中,才能將之操弄或運用。

「複誦」是一種將訊息由短期記憶轉移至長期記憶的方式,例如:我想要記得一組人家口頭告訴我的電話,我可以在嘴邊反覆的唸好幾次,然後,趕快找找看手邊有沒有紙筆,快點把它寫下來。事後,當天被別人問到時,也許我也還能夠馬上說出來,不過,時間拉長到一周、兩周,若這個號碼不常被問到,我很可能會把這個電話號碼給忘記了。這種嘴邊反覆唸了又唸,但卻不經過思考的複誦方式就是「維持性複誦」,它只能夠把訊息維持在短期記憶裡。再來看看另一個例子,大家還記得曾有個披薩的外送電話嗎?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是28825252(我不是在做商業廣告喔!)在廣告中這組28825252的數字和「餓!爸爸餓!我餓我餓!」的文字一起呈現在同一個畫面中,相信大家看了都不禁會心一笑,為什麼會笑呢?因為我們發現電話號碼原來是文字的諧音,而且,還挺妙的!就在這樣的過程中,一組生冷的數字(我們要記憶的目標)變成了有意義的一句話,而這樣經過意義層次的思考過程就是「精緻化複誦」,於是我們就輕易的記住了這組電話號碼。

同樣的道理,若是孩子在記憶課本上的知識時,若他的複誦方式是「維持性複誦」,意即不努力去思考字裡行間的意義,只是一味的在嘴巴上反覆念過幾次,那麼這些唸過的書就不容易進入長期記憶,這樣的記憶用來拼拼小考應該還可以,但是,時間一旦拉長就不容易回憶了。孩子月考前勢必得再從頭唸過,但是,考前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去唸大量的書又容易造成記憶上的混亂,考出來的成果自然就不容易理想了。

那麼,要怎麼多多進行「精緻化複誦」呢?簡單來說,不妨試試下面的方式:
一、充分理解要去記憶的知識,請孩子要先弄懂哦!(因為要避免他看不懂,卻又硬背下來,硬背下來等於回到維持性複誦)
二、弄懂以後,多多應用這些知識,也許用來寫寫練習題,或者與家長、同學討論(多想想、多思考等於用精緻化複誦的方式反覆跑過幾次)
三、試著去把這些要記下來的新知識和自己已經有的知識系統做比較,例如:我有沒有學過類似的東西?它和哪些知識是相關的?甚至是相對的?
四、記憶時可以運用對個人有意義(或有趣味)的口訣來協助自己,每個人都可以開發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口訣來協助自己。

筆者得提醒一下,中年級以下小的孩子運用上述的策略可能會比較吃力,需要家長在旁邊做一些提示,甚至示範!家長可能真的得陪孩子一起讀書。雖然,這個過程有點麻煩,但是,有了家長的陪伴與討論,要去背課本上的知識就不會是那麼枯燥的事情了。況且,如果能夠藉由早期的陪伴,建立他正確的唸書習慣,那麼,對家長而言,未來反而是比較省事的,不是嗎?各位爸媽,加油,不妨試試看吧!

後記,有些孩子的學習成就不佳不單單是記憶方式的問題喔!若有需要,請找專業的臨床心理師進一步諮詢哦!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如果我的孩子做事超沒計畫的,該怎麼辧?

(Photo via woodleywonderworks, heaven = 570 piece star wars lego set no homework, http://flic.kr/p/7u1A6X, CC License)
心理學領域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執行功能」,它在不同學者的努力下,漸漸成為一個定義廣泛的概念,它是指數種複雜的認知處理歷程(Denckla, 1989; Welsh et al., 1991),包括工作記憶、認知彈性、認知抑制、起始、規畫、組織、推理、複雜問題的解答。這個定義還不是最後決定版,因為研究還在持續累積中。不過,每當一個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缺乏計畫時,我都會聯想:是不是孩子執行功能的發展還不到家長高度的期待?或者是家長的期望是合理的,但孩子是不是欠缺一些練習呢?

其實,嬰兒在三個月的時候,若有機會多次重複同樣的經歷,他可能會記住兩個依序發生的事件。例如:曾經有一個實驗是這樣做的,研究者在嬰兒視線的左邊以及右邊分別放了一張卡片,左邊放的是蘋果,右邊放的是橘子。當展示左邊的蘋果圖片的時候,右邊的橘子圖片就蓋起來,同樣地,在展示右邊橘子卡片的時候,左邊的蘋果卡片就蓋起來,就這樣很有次序的「左、右、左、右」輪流展示。重複多次以後,研究者發現等他們展示了橘子卡片並且把它蓋起來的時候,孩子的視線就會往左邊蘋果卡片的位置看過去,即使那時蘋果卡片還是蓋著的!

換言之,記住事情發生的順序,並且利用這個順序來預測事情的發生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出現的能力,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本能!那~為什麼我們那些幼稚園或者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做事情好像都不會想一下,要求他不能做的事情還是一錯再錯?或者做事總是漫無章法?大部分的過動兒童會出現這樣的情形,不過,這並不代表一般的孩子完全不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尤其是個性衝動一點的孩子。

要改變這樣的孩子不妨從日常生活中的開始,只要不是在趕時間的狀況下,不妨多利用生活中的機會,儘量邀請孩子對接下來的事情做規劃,例如:星期六的早上要帶孩子出門騎腳踏車,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包包請他帶需要的東西,然後,看看他會有什麼反應。有的孩子也許就不管了!穿上拖鞋,拉了腳踏車就要出門,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就先提示他:「陽光很大,要帶什麼呢?」(提示的時候盡量不直接告訴他答案)慢慢的引導他將需要的東西準備完成。

要領就在於:(1)先把匆匆忙忙的孩子給緩下來,(2)引導他去思考等一下會發生的事情,然後,(3)針對他想到的事,來想想該做什麼樣的準備,(4)儘量利用生活中的每一個機會都邀請他去想一想。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當中練習主動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並且,逐漸地建立這樣的習慣。要注意喔!『盡量用提示來取代指示』;『盡量用討論與合作來取代事事幫孩子做』。也許一開始孩子總是想不到什麼,沒關係,耐心給點提示,針對同樣的事重複練習,也許中班以下的孩子都是需要我們提示的,到大班以後可以期待請他停下來想,然後,他就能夠自己想得到部分(也許還是不夠完整)。小學之後,可以期待他越想越完整,甚至,即使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只要與曾有的生活經驗不要差太遠,他也可以試著去揣摩看看(中年級以後)。

這樣的過程也許比直接告訴他要做什麼來的辛苦,但是沒有這樣慢慢地用功夫去磨,又要怎麼期待他會有三思而後行的習慣呢?辛苦的爸媽們,加加油!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吧!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小孩有點白目怎麼辦?

(Photo via Agnieszka Bernacka, angry parent, http://flic.kr/p/ajzros, CC License)
小朋友從幼兒到學齡兒童的過程,除了在智能、體能上有很大的進步以外,在人際互動上也有有很大的變化。不可諱言的是,嬰兒時期一開始較為重視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然後,隨著他身體運動能力的進步以及對於環境的探索與掌握,漸漸會會想要試著掌握這個世界(如:操弄玩具、自己動手做),這個時候的幼兒會比較自我中心,偏偏又不夠聰明,他可能會想要做什麼就要達成,也不太好溝通。再過來到了就讀幼稚園的時期,語言和智力都有更多的進步,他能注意到的事情就更廣了,也更能理解大人的溝通。伴隨著幼稚園小社會的磨鍊,多數的孩子都能夠漸漸的學到社會互動的規則,如:在教室的規則、老師的臉色不悅時應該要聽話。若是這方面一直都沒有發展得很理想,和同年齡的孩子比較起來顯得更不懂事、更容易在狀況外,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有必要幫他一把。

不妨試試以下的做法:
一、先觀察孩子表現得比較白目時,白目行為的前面是發生什麼事情,行為之後又有什麼結果。若是發現這個行為本身其實有它的功能,例如:小明看到主人家桌上的糖果問都不問就拿來吃,他知道這個方式最快可以得到他要的,這時我們要教的,應該就是教他如何用合宜的方式來得到糖果。讓他用正確的方式來取代掉不合宜的方式,而且,一樣可以達到原來不當行為的功能。

二、若是你知道他知道該怎麼做,過去也教過他好幾次,他也能夠講得出來應該怎麼做,只是當場就是很”秀逗”表現不出來正確的行為。如:依循著前面的例子,小明知道想要拿別人的東西應該要先問過,但是一見到最愛的糖果就忘了。那麼我們這個時候要教的應該就是他的觀察與判斷。要觀察什麼呢?
(1)我們在哪裡?家裡、學校、別人家、遊樂場、圖書館…等,每一個情境都有不同的規則要去遵守,例如:在圖書館就要儘量安靜。在剛開始教孩子的時候,受限於孩子的認知能力,也許一個情境底下建立一個到三個簡單的規則就好,我們要挑最重要的,最好像口號一樣的簡單,例如:圖書館裡要嘴巴閉閉、走路慢慢走。當然,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要注意的事情也就越多,不過那個時候他的認知能力應該就足以負擔了,所以,規則可以慢慢再增加上去。
(2)現場別人的反應?有人笑、皺眉頭、轉過頭去、生氣。知道在情境下有什麼規則要去遵守以後,再來就是要注意到情境當中他人的反應,尤其是他行為之前後的反應差異,如:小明發現一進門以後跑去拿糖果,媽媽變得有點生氣的在瞪他。一般來講,小孩在陌生人在場的情況下,”應該”都會比較小心翼翼,的確也有孩子都沒差的,在訓練孩子的初期,我們有必要在進入一個情境前先預告規則,以及他該注意誰的反應,例如:去小明的阿嬤家時,我們有必要提醒他,阿嬤喜歡他安靜一點(情境中的規則),也可以提醒他阿嬤都不講話時就是有點生氣了(注意他人的反應),這時候要先停下手邊在做的事,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話,就去找媽媽問看看。等於是告訴孩子該注意他人的什麼反應,然後怎麼做?
(3)給孩子一點甜頭,若是他能夠自己注意到該注意的,也適時展現了正向的行為,請不要覺得這樣做好只是理所當然的,然後,對於大多數的父母而言,通常都是這樣的,孩子行為良好只是「應該的」、只是「剛好而已」。然而,我們必須注意到,當我們正在建立一個新的行為、新的習慣,有必要在他表現出來時(或事後)予以獎勵及指出他做了什麼很棒的事,這可以是口頭獎勵、可以是事後帶他做他愛做的活動。後來,當他可以穩定地做到時,我們也許不用再刻意去獎勵他,但是口頭嘉勉還是可以持續。

簡而言之,孩子要學著認出環境中要遵守的規則,注意到別人的反應,調整自己的做法,家長要適時提示及鼓勵。

我們也許可以就簡單的告訴他要做什麼,不過,那就有點可惜!孩子總是聽命令來行事,被動了一點。教他如何去觀察,然後再把觀察到的結果和應該怎麼做結合在一起,這樣他才有機會把曾經學過的合宜行為表現出來。若是他的表現仍然不夠理想時,也許可以先提示他該注意什麼,再看看他的反應怎麼樣。這樣的過程也許比直接告訴他來得麻煩許多,但是,卻能逐步地建立他能自發性的表現合宜行為。這需要一點時間,爸媽們請耐心嘗試與引導。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親子心樂園】利用視覺提示來增加自發性

(Photo via Louish Pixel, Danboard Parent Child Strobist, http://flic.kr/p/8oF78B, CC License)
孩子做得到,也願意做,但還是常常需要我的提醒,真是覺得有點煩!

不知道在你家是不是曾發生過這樣的情形?在唸小學的孩子孩要出門上學時容易忘東忘西,已經跟他交代過好多次了,他知道要檢查,也知道應該要事先準備,早上出門的時間也不趕,可是往往在出門的當下你還是能發現他漏了什麼。你稍微提醒他一點點,他又可以馬上全盤想起,然後迅速予以補救。幾乎每一個上學的日子如此這般的循環再循環,煩都煩死了!不提醒他就讓他忘記帶,讓他被老師責難以換取教訓也沒有長期的效果。孩子被罵了,苦著一張臉回來,我們問他要如何改進,他又講得頭頭是道,可是~~明天早上照樣做不到啊!我們天天提醒真的覺得很煩,孩子天天被唸也不高興,怎麼辦呢?

會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不少,可能孩子還小、注意力不足、出門的時候心不在焉、沒有睡飽、太過於緊張、故意要惹你生氣等等都是可能因素。今天我們先談簡單一點,就先假設孩子的能力和情緒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自我管理的能力還在發展中。這樣的話,孩子看似有這樣的能力但卻表現得不太穩定,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一些提示。請見以下說明:

一、口頭提醒:這是最常被大家使用的方式,也是提示的一種。優點是孩子可以聽到要做什麼,缺點是他只要負責聽以及執行就好,想都不用想,長期下來好像看不太到什麼進步。

二、視覺提示:這種提醒的方式就是藉由讓孩子看到,然後,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以前那個例子來說我們如果應用視覺提示的方式,我們可以採行以下的方式:
1)位置的接近性:將孩子上學要帶的東西全部都堆在門口的櫃子上,而且應用種種的方式(如:繩子、扣環)將出門要拿的袋子和書包的背帶全部綁在一起,孩子只要記得把書包背起來,自然就把所有大大小小的提袋通通都帶走了。我們在前一天晚上要睡覺之前,就和孩子先把出門要帶的東西按照聯絡簿的要求準備好,然後,將這些東西放到門口的櫃子上,把東西都綁好。我承認運用這個策略我們要和他一起事先準備,我們的輔助仍然是相對比較多的。
2)圖形或文字提示:將出門前需要檢查的每一步過程用圖形或文字的方式寫出來,然後,將這個提示卡貼在大門的背後,建議面積儘量大一點。提示卡上面標示的檢查步驟儘量有一定的規則,這樣子我們要建立口訣也會比較方便,例如:從上摸到下,摸頭頭看看有沒有戴帽子、摸臉臉看看有沒有帶眼鏡和口罩、摸肩膀看看有沒有背書包、最後雙手空空的一手要提一個袋子喔。圖形的內容就可以包括出門要帶的東西,例如:帽子、眼鏡、口罩、書包、餐袋、美術用品,如果孩子的年紀比較小,建議就直接用物品的照片(畢竟現在拍照很方便,拍完再將照片放到word裡排版再印出來就好),當然若是孩子已熟悉國字,也可以用文字表示即可(建議字印大一點)。
3)等到行為穩定之後,提示可以漸漸退場:前一天晚上陪孩子準備書包是一種提示;看到孩子出門前還在晃來晃去就帶他去看貼在門口後面的提示卡,陪他背背口訣,然後請他一樣一樣照著做,這樣也是一種提示;當然!用嘴巴講要拿什麼也是一種提示,只是輔助的程度不一樣。如果時間不是那麼急迫的話,儘量不用大人去一件一件地告訴他,只要提醒他去看提示卡就好,或是在口訣上開個頭看他能不能背完,若是他做了但是不完整,就請他再看一下提示圖卡片或是再背一次口訣,檢查自己到底漏了什麼。剛開始他還很不熟悉時,我們完全提示「需要一件一件地告訴他要準備什麼」,提示退場一點就改成「請看提示卡,陪他依卡來準備物品」,提示再退場一點就改成「看提示卡來背口訣,陪他依口訣來準備物品」,提示再退場一點就改成「時間差不多了去看提示卡,自己快點準備,或是在口訣上起個頭,然後讓他自己唸完,自己準備」,提示再退場一點就改成「時間差不多了該做什麼呢?」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孩子就不再只是依照你的指令來做事,而是漸漸在思考上有了負擔,他得知道自己該看什麼或者自己該記得什麼(甚至下一步是什麼)。運用視覺提示的方式,有恆心照著做一個月,連幼稚園中班、大班的孩子都可以練好自己上學出門前應該帶什麼,有需要的爸爸媽媽加加油試試看吧!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下,若是孩子老是「做得到,卻不願意做!」而且運用上述的方式也練不會的話,我們要考慮的事情就會比較多了,例如:注意力不足、出門的時候心不在焉、沒有睡飽、太過於緊張、故意要惹你生氣等等。建議找專業的臨床心理師討論一喔!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親子心樂園】以「控制感」的角度來談處理孩子的焦慮與煩惱

新增說明文字
國小三年級的小明在經歷搬家、轉學之後,根據媽媽的反映,出現了下列的情形:首先是本來不用和媽媽一起睡覺,突然又想要跟媽媽一起睡覺。其次,又把過去蓋到已經快爛掉的小被被拿出來,有事沒事就摸一摸,還問媽媽可不可以帶到學校去?在學校,本來是活潑外向的小明卻變得比較沉默、被動,不僅僅上課不再舉手發言,下課也不和同學玩只是坐在那邊看著,甚至,有時會在上學前向媽媽哭訴著說不要去學校。媽媽也會向老師詢孩子在校的情形,老師知道小明還在適應期,對他的要求都是比較寬鬆的,也會在課後關心小明,也沒有觀察到有同學排擠的情形,他的學習進展也大致沒有問題。後來,經歷過轉學後的第一次月考,成績也還不錯,小明也漸漸恢復成平常的樣子。

在上面的例子當中,出現了一般孩子在轉學的時候會出現的現象,你可能和筆者都發現了孩子在轉學時感受到比較多的焦慮,他可能擔心:不知道老師兇不兇?不知道同學會不會不理我?不知道那個學校會不會教的比較難?……這種種的不確定都可能引發孩子一定程度的焦慮。即使沒有遇到轉學,在不同的求學階段孩子擔心的事情不一樣,例如:國高中的孩子可能對於未知的、難以掌握的升學考試結果感到焦慮。我們大人也一樣,如果我們想要去的某個國家自助旅行,要去陌生的國家面對不確定的事情我們難免會有所焦慮,面對這樣的焦慮我們會怎麼做呢?一般人會在出發前盡量地去收集資訊、預排行程(當然,有的人是比較隨性一點,不見得需要做這麼多的功課)。這背後的道理其實一樣,都是存在着焦慮的感覺只是程度的輕重不同。

人在面對不確定的環境或是不確定的未來時會感到焦慮,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小孩更是如此!孩子個人可以動用的資源,舉凡:金錢、人際、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等,都遠遠的不及大人,所以,當他們面臨到環境中的變動或者是不確定性時,本來就比較容易擔憂的孩子會顯得更脆弱一點!。情緒上或是氣質上比較穩定的孩子我們就不談了,他們的適應能力會比較好,以下來談談要如何幫忙比較容易擔心的孩子去面對環境中的不確定性,筆者認為以下幾點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第一點-儘量事先預告:最好可以將變動的時間點、變動的事情、可能造成的影響、怎麼解決等等都預告給孩子知道,讓孩子清楚會發生什麼事情以及他可以怎麼做。當然,隨著孩子年齡、智力發展的不同,我們表達的方式要有所調整,語言能力已發展良好的孩子,口頭告知是大家最習慣的方式,但是,若孩子的語言發展還沒有那麼好,我們要怎麼告知呢?這是一個不錯的主題改天我們再細談吧!預告可以讓孩子在心理上有所準備,也可以讓孩子準備去告別已經建立的人際關係。

第二點-在變動當中盡量留下不變動之處:以小明的例子為例,搬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一定要馬上轉學嗎?暫時多花時間通勤可行嗎?家庭生活當中,親子陪伴的時間、能一起做的事情、喜歡去的店還可以繼續嗎?在不同的情境下考慮的點都不同,大原則就是暫時盡量讓變動的部分可以少一點,然後,再慢慢逐步調整成新的生活環境或規律。

第三點-讓孩子可以為變動或是未知做些什麼:以升學考試的結果為例,那真的是非常難「操之在我」,也讓孩子們非常的擔心。除了陪孩子惶惶不可終日以外,我們除了同理孩子焦慮的感受並且反映給孩子,我們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想想什麼是"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因為面對升學考試,不可能有萬無一失的完美解決方案),例如:我要完整的把三年的國文複習完,那麼,還有一百五十天我該怎麼辦?也許可以找到一大本總複習的測驗卷,我每次看完測驗卷一回的進度,就寫一回的測驗卷,我每星期三和星期六都要寫一回。大原則就是簡單、具體、可執行的,完全不打高空,讓孩子可以一步步去做。當孩子可以為不確定的事情做些努力的時候,那種因為未知而產生焦慮自然得以下降。

上述三點,均有助於孩子去重新掌控整個局面,這就是文章標題所提到的「控制感」,當孩子覺得這個情況是他能控制的,他自然就不會這麼的焦慮。當然,「控制感」也有強弱,能夠完全「操之在我」時控制感很強,不能操之在我時,至少讓我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或是讓我知道還可以做些什麼也好吧!

最後,我還是要提醒,有些孩子就是比較容易緊張,而且他也講不出明確的理由,或者是別人已經再三跟他保證他還是放心不下,要處理這些孩子的情緒可能不是上述三個原則就可以搞定的!這個時候請與專業的臨床心理師討論喔!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當孩子的情緒已經爆發了!在情急之下,我該怎麼做?

(Photo via Mindaugas Danys, scream and shout, http://flic.kr/p/6JMMkb, CC License)
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是一個相當實用的問題,討論處理情緒問題的書也很多,昨天在知名的網路書店用「親子 情緒」來進行搜尋,結果出現了九百多筆!相信不少爸媽也曾經試着買過這樣的書籍來看,在看書的當下總覺得書上講得很有道理,也很有心的從第一頁看到了最後一頁,然而,書上的訊息非常豐富,所以,當孩子一旦出現了情緒的狀況,在那個情急的當下,還真不知道要運用當中的那一段來處理眼前的情形。

筆者今天就試著不自量力的從這麼多處理情緒的知識當中,提出比較簡單的幾條原則,希望讓各位需要的家長能夠簡單記住,然後,能夠在情急的時候還是記得用。當然,我還是要小小提醒一下,如果下面簡單的原則在你的環境中不管用時,請進一步尋求臨床心理師與你一起討論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認為當孩子的情緒已經爆發了!在情急之下,只要記得兩個處理情緒的思考方向就好:

第一個是「問題解決」:如果孩子能夠講得出引發他情緒的因素,或者家長可以運用平日的生活經驗推論出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那麼事情就變得簡單許多,我們能夠幫孩子解決問題的話就盡量幫他解決問題,一旦問題被解決了,他的情緒也就自然好轉了。我們大人不也一樣嗎?背負著二、三十年期房貸的朋友不免多多少少有些焦慮嗎?例如:焦慮自己的工作夠不夠穩定?會不會出現突然的支出?如果能夠中個大樂透的話我相信房貸這件事所引發的焦慮應該就完全沒有了。孩子也一樣,若是因為玩具被搶走而哭泣,那麼家長出面主持正義把玩具拿回來後,大多數的孩子應該就會停止哭泣了。不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夠馬上當下被完美解決的,而且有的時候是孩子在挑戰我們的管教原則而且我們又不一定能夠讓步,所以,我們就需要第二個思考方向。

第二個是「情緒安撫」:要運用這個思考方向來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我得承認,平時就要先有一些努力了。什麼樣的努力呢?首先,平常就要有進行挫折忍受力的經驗(請參考心理一思部落格【親子心樂園】http://ppt.cc/QNTX  裡面的文章:「Wish lists!想要的東西?它也是訓練孩子的好幫手」、「訓練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可以從哪裡開始呢?」)。若經過訓練,這時我們可以試着先反映出他的想法,然後提出在時間上較為延後的解決方案(如:下午再讓你做這件事好不好?),或者提出不完美但應該可以被接受的解決方案。我們有針對孩子的想法在做回應,也等於我們表達出對他的理解,這樣的表達就具有一定的安撫效果,當然,若是孩子他覺得當下的挫折實在是太嚴重了,那這樣的安撫其實是不足的,所以,我們接著提出的解決方案,延後的時間愈短或是替代方案與原來的期望愈接近,孩子的情緒應該愈能被安撫。其次,如果問題實在是沒有辦法被解決,就只好試着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看看能不能夠讓他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也會令他滿意的事物上,再不然,離開引發情緒的情境去冷靜一下是常見的做法。再者,若是面對學齡期的孩子,也可以試著去調整他的想法,藉由調整他的想法來改變他的情緒。不管是要提出替代方案、轉移注意力或是改變想法,這個時候是以「冷卻孩子的情緒」為上,避免在言語中的用詞出現火上加油或是落井下石的效果。

所以,最後小小總結一下,家裡的小火山爆了怎麼辦?

第一步:辨識出引發小火山爆發的因素
第二步A:能問題解決就問題解決

第二步B:不能問題解決就走情緒安撫路線,提出替代方案、轉移注意力、脫離當下情境或是改變想法都是可以考慮的做法。太火爆時先冷靜為上,情緒下來一些後再說吧!

平時就要有練習挫折忍受力的機會,讓孩子平時就有被「小小拗一下」的經驗,到了緊急時「第二步B」才較有成功的機會。這樣應該簡明許多了吧!至於,要怎麼去調整孩子的情緒呢?嗯!有機會再以這個為主題來寫一篇吧!

其他親子相關主題請見:心理一思部落格 http://ppt.cc/QNTX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沒有「不」的一天


小學一年級的小明是這樣子度過他的星期一:早上起床起不來,媽媽說: 「不要再賴床了,快點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勉強地走到客廳坐在沙發上,媽媽說:「不要坐在那邊不動,快點去刷牙!」。好不容易終於盥洗完成坐上餐桌吃早餐,小明一口一口的吃著,媽媽說:「不要慢吞吞的,快來不及了!」。終於所有的事情都弄好,小明要出門上學了,媽媽說:「不要忘記帶東西!還有還有~作業不要忘記交喔」。在學校的情形我們就先略過......放學回家後,小明把書包一丟就迫不及待的跟媽媽講話,媽媽說:「不要講了,趕快去洗手、書包放好!」。過了一會,小明拿起戰鬥陀螺在客廳玩,媽媽說:「不要在那邊玩,你的功課咧?」。媽媽忙完煮飯的事情,走進小明的房間一看,果然,小明功課寫到一半拿起他最愛的歷史漫畫在那邊看,媽媽說:「不要看漫畫!跟你講過多少次了!」。後來到了要洗澡的時候,小明坐在客廳眼睛一直盯著漫畫,媽媽說:「不要再看了,怎麼一直拖拖拉拉的!」。這一天過到這裡,媽媽總共說了8次「不」,如果我願意寫的再仔細一點不知道會講幾次「不」?

當然,小明有些的行為的確是不太對,需要家長去提醒或指正,可是回頭想想,我們如果一天到晚被人家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即使自己有錯在先,應該還是會覺得很悶吧!雖然知道自己有錯,雖然知道對方是好意的,但是,總還是會想要顧及一下下自己的自尊吧!

讓我們回頭來分析一下,小明媽媽以「不」當開頭的指令都是在禁止小明做某件事情,但用意僅僅是如此嗎?其實不然,我們可以看到在有的指令後面媽媽加入了要求他去做的事情,這樣做是很棒的。在公共場所我常常聽到爸爸媽媽在對孩子下指令,例如:不要亂跑、不要摸、不要把手放進嘴巴、不要吵了……(這可以是很長的一條接龍)。的確,當孩子的行為不適當的時候,在情急之下我們脫口而出的指令常常都是一種禁止,而這往往也會產生立即的效果(對一般孩子而言),不過,效果大多是短暫的。通常過不了多久,我就會聽到同一位家長又在對同一個孩子重複同一個指令。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孩子的行為通常都有他的動機,若是這個動機不能被滿足或轉移的話,那麼我們的禁止指令通常到後來效果會很差,相信不少家長都和我有類似的經驗。那麼應該怎麼做呢?簡單來說可以採取以下的方式:

1.首先,分析孩子這麼做的動機為何?這個非常重要!我們總要先了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才知道要怎麼停下他目前的行為。例如:太無聊了、累了、覺得這裡不好玩。說不定分析到後來,我們會發現問題並不在孩子的身上,而是我們大人準備得不夠充分(可參考第3點的例子)。

2.建議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情:請孩子去做其他什麼事情都好!例如:在參加喜宴的場合,孩子吃飽了以後就想要到處亂走(因為坐在那邊很無聊!),而我們並不期待他這樣做,於是我們建議他:「只要別亂跑,做別的事都可以」,結果他去看飯店的水族箱,還試圖伸手去撈魚。這個建議方式的風險就在於孩子服從了我們的要求,但他卻自行發展出其他的行為,而這個行為可能也是不能做的。優點則是在於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讓他自己來做決定,這樣子服從的可能性比較高,如果我們是在一個安全的、掌握度比較高的、封閉性比較高的環境也許可以這麼做,例如:家裡。

3.建議孩子去做一個不相容的事情:採取這個做法時,下命令的大人就要多多動腦筋了!例如:孩子要亂跑時,我們說:「來來來,過來看這個,好好玩哦!」,孩子過來看的時候當然就沒有在亂跑。這個方式的好處在於我們可以比較確定孩子會做什麼,孩子也明確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缺點就在於我們必須要當場能準確的分析,並且提出一個孩子會接納的建議,有時我們甚至得預期孩子在場合中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以利我們做好準備,例如:預期孩子吃飽後會想要到處亂跑,所以,就準備了他最愛的故事書或是繪圖用品,當他在吃飽後想要到處亂跑時,我們就可以提出具有吸引力的建議,讓他服從了我們的建議,也就避免了不當行為的發生。

4.向孩子分析為什麼他原來的行動是不恰當的,以及接受我們的建議會有什麼好處:在孩子提出要求後,我們可以先反映孩子的想法,再提出我們的建議以及理由是什麼,例如:這樣做也是做他愛做的事、這樣做比較不會吵到別人。

整體而言,第1點是一定要做,至於,接下來要採取2或3就要看看現場的情況來決定,第4點就要看孩子的語言發展和智能發展如何,越成熟的孩子我們說明的理由當然就可以愈詳細些。最後,若是他真的採取我們的建議,也做出了合宜的行為,我們當然要儘量鼓勵他,促進正向行為的再次發生。簡言之:

當孩子的行為不當時,『先猜猜他的想法,然後告訴他該做什麼比較好,當他真的做好了,請多多鼓勵他(沒有實質鼓勵,至少也口頭鼓勵)』,別再一味地「不~不~不~」。如果運用得好,你可能整天下來都不需要講一個「不」字哦!有沒有人想要挑戰整天不對孩子講一個「不」,卻又能有效指正他的行為呢?

ps.孩子一再違反規定也可能是某些問題的徵兆,若有所疑問請找專業的臨床心理師討論。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看重學業!看重才藝!EQ要不要也補習一下呢?

(Photo via nedradio, readig to the kids,http://flic.kr/p/64w9xb, CC License)
筆者身為兒童臨床心理師常常在醫院接觸不同年齡層的兒童或青少年,也會受到縣政府的邀請以專業團隊的身分到鄉間服務。筆者發現不管在郊區還是市區,只要是學校的旁邊,一定是安親班、補習班、才藝班林立。不知曾幾何時,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繁重的學業以外,才藝和補習似乎也變成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不過,我今天並不是要來討論教改的問題?這是很大的題目,每個家長應該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當筆者到一般幼兒園去演講時常常接到家長的詢問,問題大多是偏向智育方面的學習,例如:什麼時候開始學英文是最有利的?怎麼樣讓孩子學習得更有效率?需不需要早點開始學數學?回到醫院裡,筆者甚至會聽到更進一步的問題,例如:我的孩子可以念資優班嗎?我的孩子可以跳級嗎?不論孩子的資質如何,的確是滿多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表現是非常在意的,在家長的教導和細心安排之下,孩子的學習表現也真的能累積出一定的成果。

不過,若是有機會和孩子好好的談一談,會發現有些孩子他們對於知識性或是事實的陳述非常的厲害,但是對於自己的情緒或想法講起來就沒有這麼精彩了,提出批判是最會的,講講他的想法也還可以(不過已經相對弱了不少),講到抽象的感覺則更是困難,尤其是小男生。這樣有什麼問題嗎?平常當然沒有,但是,若真有些不好的感覺時就不是這樣了。

舉個例來說,筆者曾接觸過不少能力沒有問題的孩子,卻因為過於的焦慮讓家長非常的擔心,他們表現焦慮的方式不太平常,例如:突然的爆怒、咬到剩下短的很誇張的指甲、拒絕去上學。當然,除了焦慮以外還有其他的負向情緒也會讓孩子怪怪的,像是過度的緊張、失望、難過、情緒上的傷害。

這樣的情緒反應通常都是漸進的,並不會一下子就非常的嚴重,而家長在問題的早期通常也是有所警覺,也會主動關心,但是,孩子往往可能說的是「還好」、「沒什麼」或者是「我說不出來」。今天我先假設「這群孩子是想講但是卻講不出來」,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親子相處的問題造成孩子拒絕去表達自己,不過,這個主題也很大,改天再另外討論了。

讓我們回到孩子學說話的最初,通常我們要學會一個名詞,需要具體看到這個東西,然後,有人告訴他這個是唸做什麼,但是,我們要怎麼學會躲在腦子裡面看也看不到的感覺和想法呢?

以下是幾個簡單的做法:

第一點,陪孩子一起看童書或卡通。一邊看,我們通常會問孩子問題,因為我們會想確定他有沒有認真在看或是他有沒有看懂。通常,問題大多會侷限在一些事實或是細節上的詢問。從今天開始,我們可以加入對人物的情緒和想法的關心,例如:故事中的農夫現在怎麼了?也許孩子會回到事實層次上的答案(像是:斧頭掉了),我們可以邀請他去想想農夫可能的感覺或者想法,再問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想法或感受?通常去講別人的情緒或想法是比較簡單的事,孩子應該在一定的練習量後能夠開始掌握到有哪些用詞可以用。若是要用動畫來討論,請記得必須是在你能夠控制播放的情況下,因為一般電視節目是流暢的播下去,不太可能將情節暫停下來做深入的討論。

第二點,運用生活中的機會教育。孩子可能目睹親人、朋友在表現他們的情緒,我們可以在事後(5~10分鐘以內)或者是馬上把他拉到一旁問他觀察到什麼?若是他講得不好,我們可以對他說說看那個人正在出現的情緒或想法是什麼,甚至,告訴孩子我們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孩子出現一個情緒的狀態時,大人用簡單的詞彙形容給他聽,若沒有危險的話請不要急著解除這個狀態。讓孩在這個狀態多待一下下,給我們多幾次的機會去重複形容他的狀態,然後,再陪著他解決這個引發他情緒的狀況。

很不幸的上述的過程,在現在忙碌的工商業社會中是很容易就被忽略的,小孩白天在幼稚園和國小上學,晚上父母接回家以後,顧好作業和每天生活必要流程就相當不容易了,不一定有時間和孩子討論這些。若是學校老師還有注意到這方面的練習就還好,但若沒有的話,孩子要學會這些用詞的機會就真的減少許多了,也就難怪要用的時候用的不好。

孩子練好陳述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其實是有好處的。曾經有研究指出,在三到五歲之間的孩子若是能學到比較豐富的情緒詞彙,他在國小入學之後明顯有比較高的機會被同儕和老師評價為「能夠體貼他人的孩子」。所以,各位爸爸媽媽請儘量耐著性子來增加這樣的練習機會吧。其次,任何的情緒調節技巧若要發生作用,使用者都必須先知道自己的狀態。如果使用者完全都沒辦法知道自己的狀態,那麼他也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要把這些技巧派上用場!所以,知道怎麼樣去陳述自己的情緒和想法真的是情緒發展中蠻重要的起點,值得大家思考在投資孩子的才藝和學業之餘,情緒的發展是不是也很是必要呢?

今天先講到要讓孩子能夠想出自己的情緒和想法,至於,接著要怎麼處理情緒比較好?筆者認為那是個好主題,讓我們下次再繼續談吧!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你到底要問我幾次?

(Photo via anthony kelly, india sad, http://flic.kr/p/6h1fNK, CC License)
不知道你在家裡會不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孩子不斷的重複同一句話或者不斷問同一個問題,例如: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小明問:「現在有下雨嗎?」媽媽看了窗外說:「現在下雨了!」。過了一會兒,小明又跑過來問:「還在下雨嗎?」,媽媽仍然很盡責地回答:「現在在下雨」。又過了一會兒,小明再跑過來問:「為什麼會下雨?」,媽媽耐著性子翻出百科全書告訴他:「喏~請看這邊」,然後就去忙家裡的事了。再過一會,沒錯!小明又來了:「媽媽,外面這樣是在下雨嗎?」,媽有點生氣的牽起小明的手走到窗戶旁邊,打開窗戶讓小明伸手去感受一下雨滴。又過了一會兒,小明又來了:「媽~外面真的在下雨嗎?」,這時媽媽就崩潰了,大叫:「到底要怎麼講你才懂?外~面~在~下~雨!別再問了!」

各位也許會好奇,小明是不是在理解方面出現問題呢?其實並沒有,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個普通的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讓我補充一下這個故事的前提,小明是個活力充沛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歡騎腳踏車,無奈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都要去幼兒園上課,所以,爸爸媽媽答應他星期六早上一定會帶他出去騎腳踏車。講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了,小明一直問下雨的事情,其實本意應該是「我好想好想出去騎腳踏車喔,可是下雨了,好可惜,怎麼辦?」,無奈的是,當他陷入自己的情緒當中,他的表達能力可能沒有平常這麼好,所以,沒能用口語明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媽媽在跟他互動的時候也可能因為一心忙著做家事,沒有想那麼多,都是就著孩子說話的表面訊息去做回應。雖然媽媽非常努力去回應孩子每次的詢問,是因為沒有回應到孩子的心坎裡,安不到他的心,所以,孩子會再三的問同樣的事情。

下次當我們有遇到孩子發生類似的情形時,不妨採取下列的做法:「覺察語句背後的歷程,針對這個歷程做出回應」。「歷程」這個字眼常見於臨床心理學叢書,比較平易近人的說法是「想法、感覺」。換句話說,我們要了解文句背後透露出的想法和感覺,然後再針對這些想法和感覺去作出回應。在這個例子當中,我們應該對小明講:「好,媽媽知道,下雨了不能去騎車你很失望對不對?」,小明應該會委屈的點點頭,然後,我們再提出建議「現在下雨了不能出去騎車,等下午雨停了我一定帶你出去騎好不好?」。孩子聽了安了心,自然就不會在同一個話題上打轉了。

其實不只是對孩子,對我們親密的伴侶、家人、同事、朋友等等也是一樣的。若是他們一再重複地對我們講一些話,那麼,我們至少要做到兩件事情:
第一點:體會到他會把這個事情一再地講,那麼,這個事情對他而言一定是覺得有其重要性。
第二點:不要拘泥於文字表面的意思,試著將文句的意思加上對方的肢體語言、表情、生活經驗、彼此過去相處的經驗等等,猜猜看背後要傳達給你的訊息是什麼。常常能夠這樣的話,相信在孩子的眼中你會是個好父母,別人也會覺得你是善解人意的。

後記:至於猜到孩子的心意之後,又該怎麼去回應?請見http://ppt.cc/QNTX 「Wish lists!想要的東西?它也是訓練孩子的好幫手」一文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你可以堅持,也可以溫柔


(Photo via Louish Pixel, Danboard Parent Child Strobist, http://flic.kr/p/8oF78B, CC License)
收音機裡傳來:「可以勇敢,也可以溫柔,在男歡女愛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如果你可以馬上告訴我這是林慧萍的歌,那麼你可能和筆者一樣是六年級生!不過,這不是我今天的重點,只是聽到這首歌讓我聯想到一個親子相處的問題「當我需要和孩子堅持時,我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在傳統爸爸身上並不構成問題,因為反正孩子行為不對就是「教訓」就是了!該教什麼就教!想什麼呢?不打不成器嘛!不過,在這個講求新好男人的時代,這些被傳統爸教大的新好男人該怎麼做呢?新好媽媽也一樣,有體認到教孩子要愛的教育、要有耐心,好像應該不要打、不要罵~~但是,這兩種方式被封印起來以後,那~~我該怎麼辦?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經由大人的管教他可以學會與這個社會互動的方式,所以,管教是不可或缺的。即然有管教,那在家長的心中就一定會有一條又一條「不可跨越的底線」,今天我不談這些底線對不對?因為這涉及每個人的價值觀、環境…討論不完,筆者只談該如何去守那條線。

通常我們要守住規則,而孩子往往會來挑戰,這時不妨試試:
一、先同理孩子的情緒、想法,然後反映給他聽
二、平靜地講出你的底線,以及理由是什麼
三、孩子會再度挑戰底線,請反映他的想法並平靜地再次重述自己的底線,然後,試圖討論其他的、折衷的替代方案(關於如何形成並運用替代方案請見http://ppt.cc/QNTX  Wish lists!想要的東西?它也是訓練孩子的好幫手)
四、這樣的情形一定會再三重複,請務必要有耐心。
五、如果在討論的過程中,家長也認為孩子的理由是合理的,應該可以給予彈性,但請務必講清楚為什麼我們可以接納彈性的處理。
六、底線或是規則宜明確的定義出來,讓孩子知道要做什麼(例如:「在家要乖」指的就是在家要用走的以及講話要小聲)。甚至可以講明每週日都有時間一起來檢討這些規則,經過這樣的討論不僅可以確定孩子懂得這些規則,讓孩子瞭解我們的想法,也給大人在嚴格執行規則之餘,一個修改不合時宜規定的空間。

簡言之:「立場非常的堅定,但態度是溫和的」("溫和"若是很難的話,至少要守住不是情緒化的表現,嚴肅的態度也是個不錯的開始)

大人們當然會忍耐得很辛苦!但為什麼要這樣煞費苦心呢?因為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給孩子示範平和的交涉方式,孩子也有機會漸漸體會到,不是只有大吼大叫所傳達出來的訊息才是值得注意的訊息。而且,若是用音量、權威去壓倒孩子,孩子體會到的只是自己的委屈和不滿,這時他是沈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這樣將難以去思考大人要教給他的道理,而這些道理反而才是我們要輸進去的不是嗎?只有在理性討論時,這些道理才會漸漸滲入他的想法中。即使他現在不太能接受,例如:孩子抱怨:「什麼國中生不宜帶智慧型手機!什麼怕我太容易分心啦!才怪!」,至少這個想法入輸入了,也許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他終將能體會,就算他還是不接受,也知道有的父母是這樣在思考的。孩子將體會到大人的管教原則真的很堅定,怎麼"盧"都沒有用。總之,讓孩子體會到,父母是體貼的、了解他的,只是有點固執,但又不致於過於情緒化、沒事找碴、都不聽我的…。後來,可能孩子對父母的感覺會是又愛又恨的,沒關係!這樣剛剛好!

管教孩子已經夠辛苦了,沒有必要為了管教而讓親子的距離疏遠了。孩子待在家裡並沒有多少年,沒有機會體會到親子之間水乳交融的感覺真的很可惜,真的沒必要搞到親子雙方是劍拔弩張的。

最後,一樣有點小提醒,上述的原則若是執行起來成效不彰時,可能需要再進一步考慮孩子本身的特點,或是找找有什麼情境因素!別一個人著急,可以找臨床心理師討論唷!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要孩子知道為何而戰嗎?那就給孩子一些決定的空間吧!

(Photo via AMERICANVIRUS, Children Of The Corn, http://flic.kr/p/63xUij, CC License)

最近陸續接觸了幾個青少年,雖然成績大都在中等水準,但也都沒有學習能力的問題,個性也都算溫和而乖順,在學校的人際相處良好,在老師的眼中也都是個乖孩子,不管在家或是在學校都沒有素行不良的記錄……那麼不知你是否會好奇:「這麼好的孩子為什麼需要來看臨床心理師呢?」

的確,乍看之下孩子的狀況都很好,但是這些家長們有著共同的疑問:「孩子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想要學什麼都可以!想要買什麼也都可以商量!完全不用煩惱生活問題,在家也不用做什麼事!怎麼在學業上一點也不想拼一下?學過那麼多種才藝也都學得不錯,但是就是沒有想更上一層樓?」。簡單一句話:「有可以全力一拼的環境在支持他,但怎麼都沒有鬥志呢?」,讓筆者來換句話說:「缺乏成就動機」。

「缺乏成就動機」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要面臨的挑戰超過孩子的能力太多、其他的壓力因素佔據了孩子的心思、因事情排太多而心態上已疲累了、長期被負面評價而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棄)、天性就是比較easy一點,凡事都「嘸要嘸緊」。而這幾個青少年朋友則是「不知為何而戰」。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隨著他的智能漸漸發展,一定會開始有自己的主見(從一歲多開始)。一歲多最慢兩歲對自己能夠做好一件事(就算只是喝完奶把蓋子蓋上)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主見及成就感那麼早就開始萌芽,為什麼這群乖順的國中生卻對於生活中的挑戰顯得意態闌珊呢?

與他們會談,回顧他們的成長背景,生活都相當豐富,從小上課、學才藝、出遊、暑期營隊樣樣不缺,但是,就獨缺了「自己的決定」。的確,他們當中不乏小提琴拉得嚇嚇叫的,但是,卻也不知道要不要再繼續學下去!問他當初是怎麼開始學琴的?他也講不清楚,只知道媽媽建議這個,自己也還好,就這樣開始了。繼續再談下去,發現不只這件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往往都是家長安排好好的,自己只要配合的做就是了。久而久之,漸漸的,配合是一種習慣,不用思考自己想做什麼也成了一種習慣,這樣子乍看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似乎也缺少了一點衝勁,也了一種追求目標的渴望。這是我在這群乖順的孩子身上看到的。

成就動機能支持我們挑戰結果未定的事務,甚至去幫助我們撐過眼前的不順遂,尤其在我們期待的成果(或獎賞)並沒有如期待地出現的時侯,至少我們還可以自己給一個無形的肯定「我做到了!我好棒!」。要給孩子一個具有成就動機的成長環境並不難:

首先,給他做決定的機會:讓孩子思考什麼是他要的,長期如此,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也會開始知道除了追求結果,事情本身也有其意義存在。另外,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在他遇到困難時多少會比較甘願一點。至少,能漸漸形成他思考的習慣,以及對於偏好的自我覺察。當然,孩子漸漸有主見後,家長會覺得孩子沒有這麼「乖」,但也因為有了自己的主見以及具有思考的習慣,才不致於朋友說什都好。

其次,重視孩子在過程當中的努力:事情若是如預期的發生,孩子可能得到期待的結果(如:贏得獎品),但是也可能結果並不好,這個時候家長的角色就非常重要,我們應該出面肯定孩子在過程中的付出與堅持,甚至明確的指出在這個過程當中所得到無形的收穫。這種在意義層次的思考,這讓孩子有機會體驗到無形的成就感、自信心、自我效能感,而不是一直專注於有形的結果。

再者,讓孩子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承擔後果:前面這幾個青少年朋友的父母們對孩子是非常關愛的,正因為這樣的關愛使他們時時刻刻注意著孩子的舉動,稍有點不對勁就加以介入。這樣子當然可以避免孩子犯錯,但讓我們想一想,面對事情出錯通常會給我們壓力,我們會面臨道歉、修正、困窘等等的壓力,這樣的壓力對我們修正自己的行為和策略是不是有幫助呢?而父母親的過早介入,即使他向孩子清楚地講到後面可能的失誤以及帶來的後果,孩子真能體會到這些還沒有發生的壓力嗎?當然,身為孩子的監護人我們是不可能什麼都不做,但是只要事情的結果並非不可逆的、並非犯法的、並非具有重大身心傷害危機,那麼我們是不是該給孩子空間去讓他承擔自己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至於,這個空間應該留多少,大家可以慢慢思考。


每個孩子和他身處的環境都不一樣,該讓孩子有多少的選擇空間?該讓孩子承受什麼程度的錯誤?該怎麼拿捏都可能因人而異,若是你覺得困惑的話,請尋求專業的兒童青少年臨床心理師諮詢,別一個人煩惱過了頭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