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成金主 美國大企業見「利」忘「義」

2012 三月 5日, 星期一 15:29

2012年迄今,美國已有華盛頓、馬里蘭兩個州陸續承認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戀運動甚囂塵上離不開大企業在背後撐腰。近日有媒體披露同性戀族群擁有的巨大消費能力是吸引很多大公司轉而支持同性戀的根本原因。

根據一份統計報告指出,美國同性戀族群一年花費8,350億美元,是擁有巨大消費能力的群體,讓很多公司垂涎三尺。不少貪圖金錢利益的企業公司把同性戀群體視為金主,為了討得同性戀人士歡心,他們不惜犧牲傳統婚姻價值觀為代價,紛紛向同性戀運動傾斜。

據報導,《財星》(Fortune)雜誌所列的美國500強大公司,約86%嚴格禁止涉及性傾向的歧視。很多大企業更為同性戀員工爭相推出一些優惠措施,例如微軟、雅虎及甲骨文(Oracle)就給予同性戀員工更好的報稅優惠。

此外,更有大企業明目張膽的打著支持同性戀的旗號去賺錢,美林銀行(Merrill Lynch) 就是一個實例。據悉,美林銀行2001年成立「同性戀理財專案小組」,單單5年內業績已達10億美元。

報導還指,一些企業標榜對同性戀的支持往往是出於無奈,用中國的俗語來講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以前在美國社會比較保守的時候,倘若有企業宣稱贊同同性戀,則會遭到同行排擠和消費者的唾棄。

如今隨著社會大環境的改變,情況發生180度的大轉變。因著整個美國社會對同性戀的接納程度越來越高,企業標榜對同性戀的友善,不但不會有任何代價,反而更有好處。

Like Us on Facebook

相反,那些反對同性戀的企業不僅會遭到同行的排擠,更受到同性戀消費者的壓力。因此,不少企業出於保護自身利益的考量,不得不違心支持同性戀。

有基督教領袖對商界盛行「金錢至上、唯利是圖」以及「寧可得罪神、不敢得罪人」的風氣視為美國的悲劇。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