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新竹監獄日式宿舍聚落,訴說城市故事

(聲明:本文於8/14提交,正巧新竹市文化局在數小時後公告演武場的指定消息,並提及周邊官舍群的處理。因此,本文內文於「集體失憶的危機」一段,為了因應最新官方新聞稿,已稍作補充修改。)

歡迎關注Facebook官方頁面「搶救!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http://www.facebook.com/safeguarding.hsinchu.heritage

 

別無分號的竹塹獄政文化資產聚落

全新竹縣市數量最多、規模最完整、蘊涵大量生活故事的日式建築群,就在新竹監獄。監獄業已計畫搬遷,而現已閒置多年的周邊官舍群以及未來將空置的監獄主體建築,因其優異區位,早已引來都市更新的剷平危機,更有官方執行明年拆除預算的潛在壓迫。

聚落起源可溯至1920年代,甚或更早。當時的「新竹少年刑務所」是全臺唯一少年監所,官員、員工與家眷居住於周邊官舍群,是最早社區成員。對照1944年老地圖,當時官舍群規模已達27棟,包含一棟「演武場」(日治時期刑獄官練武處)、一棟「合宿」(單身宿舍)、一棟「高等官官舍」、多棟「二連棟」、「四連棟」…等。其中18棟仍留存至今,外加監獄北側另有疑似1944年之後興建的兩棟,現今總共20棟,正是別無分號的竹塹獄政文化資產聚落

圖說:監獄西側的日式建築群(Photo:Isis)
圖說:底圖為約莫1944年總督府檔案地圖。原地圖墨色極淡,作者重新描繪原27棟老房子位置與建築單元。(編號打上橫線,則表示建築已遭拆除)。

新竹(少年)監獄簡史 [註]

自1896年規劃以來,新竹監獄117年歷史之中,長達76年之久,承擔了台灣唯一少年監所之重責(1922-1945,1948-1999)。

1996年11月19日,新竹少年監獄暴動,管理員遭受刑人挾持,整座監獄淪陷長達二、三日,震撼全台,也牽動了後續獄政管理改革與青少年對抗成人世界威權體制的諸多反省。

時間回到明治28年(1895),日人逐步制定了《臺灣監獄令》及《監獄假規則》施行細則,開始了臺灣日治時期的獄政史。明治29年(1896)四月,日人開始在臺灣各地規劃設置監獄,新竹監獄最早規劃為「臺北縣新竹監獄署」,是臺灣日治初期的十三所監獄之一。

以興建順序而言,臺北刑務所、臺中刑務所及臺南刑務所是最早興建的三大主監,之後陸續成立了新竹出張所、臺北刑務所宜蘭支所及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這六座監獄便是日本治臺初期最早期的西式監獄建築。(當時監獄位階層級制度由上而下訂為:刑務所、支所、出張所與代用刑務所)

依據大正11年(1922)四月府令第九十六號監獄及支監名稱,「新竹出張所」改制為「新竹少年刑務所」,成為當時位階最高的四大刑務所之一,也是臺灣唯一一個少年監所,其將少年犯與成人分開監禁的措施,開啟了臺灣獄政與司法史的新頁。(另有一說是「新竹少年刑務所」落成於1924年,1926年10月16日由新竹廳舉行入所儀式,推測應是法令頒佈、建物落成及正式執行的年代差異)

1945年(民國34年)改名為「臺灣新竹監獄」,1948年5月7日改名為「臺灣新竹少年監獄」並附設收容人學歷甄試教育、勵德校、中小學分校等。至1999年7月1日法務部設立了誠正中學(新竹縣)與明陽中學(高雄縣)兩所少年矯正學校,則又復名為「臺灣新竹監獄」。2011年(民國100年)1月1日法務部矯正署成立,改制為「法務部矯正署新竹監獄」。

2004年左右,因政府逐步收回地上建物,原居住於日式宿舍群的舊員工和家眷陸續搬離,聚落生活系統瓦解,他們是見證當年日式宿舍群聚落生活樣貌的最後一批原居民。

他們的記憶,在地的故事

根據熱心民眾訪談得知,住在日式宿舍的記憶已延續三代。一位阿公曾任獄務工作,侃侃而談早期受刑人生活狀況,更不忘當年得將雞鴨另行飼養在日式架高地板之下的清苦日子。另一位宿舍原居民葉先生不捨地表示,他在「演武場」出生(日治時期刑獄官練武處),直至民國95年收回,至少住了三十年,相當懷念過去生活點滴。還有年輕一輩的原居民表示,演武場與合宿實以長廊相連,童年樂趣就是在外婆家對面長廊上奔跑嬉戲,陽光灑向矮牆與庭院…

聚落的溫度,始終來自於「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處處是故事,故事可使一磚一瓦升溫至37度C。在專注於「物」的修復、構造、工法等等的科學之外,地方記憶、行動與回顧,可映照在地價值,促發未來新想像。

然而,他們的記憶,竹塹的故事,如今湮沒在閒置多年逐漸消殞的聚落形體之內。

圖說:監獄東側的日式建築群(Photo:Sigmund)

集體失憶的危機

這二十棟形態多樣的木造老房子,年中經民眾提報,文化局在8月14日正式公佈指定了單棟「演武場」為市定古蹟(參考8/14市政新聞),並將「新竹監獄」及「廣州街2號」(看守所所長宿舍,即「高等官官舍」)「列冊追蹤」。

新聞稿中末段云:「至於監獄周邊尚有大量木造官舍群,審議委員會會議中決議暫緩拆除,俟市府進行進一步調查後再提會討論。市府將努力爭取經費,進行演武場及周邊木造官舍群調查研究,期能儘速將本案提送審議委員會審議,確定木造宿舍群的文資價值,以及後續保存範圍與方式。」

然而,現況是,拆除預算實由法務部編列,建物所有權則屬於財政部國有財產局,都市更新計畫由市府都發局主導。

這些外在因素,特別是都市更新案的問題,如果未能綜合處理,僅僅由文化局指定一棟古蹟和調查研究,保證無法真正解除全區拆除危機。

至於「列冊追蹤」,只是個既定程序,並無任何法定保護效力。只要是普查或是接受民眾提報,主管單位便須依據文資法第12條依法定程序審查後,列冊追蹤。

顯見,目前全區其餘建築,仍然籠罩在拆除危機之中,未來生死未卜。

恕我直言,在聚落之中,僅僅保下一、兩棟樣品屋,從來不值得高興!若無周圍尺度合宜的配置,逕由房地產開發用盡容積,再完美的古蹟也將頹然獨坐高樓腳下,再蓬勃的房價也救不了市民對於在地聚落生活樣貌的集體失憶。

如此僅僅指定一棟古蹟的做法,並無法顧及其他十九棟與監獄內部文資,甚至,單棟指定,可能就此讓一般民眾誤會”僅有一棟古蹟有價值”,而忽略了全區聚落的集體價值,進而誤以為其他周邊老舊房子拆除也無所謂。愛此,卻害了彼?

上個月,由民間團體發起的「停止拆除!搶救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網路連署活動,迴響熱烈,近八十位專家學者共同支持,即是呼籲新竹市政府重視文化資產全區完整價值,啟動基本調查,反對淪為膚淺都市更新的房地產炒作基地。(連署網址: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207207425400

文化局在連署啟動之後數日,已行文要求中央相關部會,要求暫緩執行拆除預算,可謂初步正面回應。至於這份8/14新聞稿發佈後的後續魄力與作為:何時啟動其所言之「調查研究」?何時主動跨部會協商產權?又打算如何論述文資保存再利用政策?調查內容是否包含各種有形與無形文化價值?則需繼續觀察。

(Photo:Isis)
(Photo:Isis)

系列關照、地方社群、場所精神的趨勢開展

2012年是臺灣〈文化資產法〉公佈三十年,是新文化部走馬上任元年,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公約〉四十週年。新文化部與各縣市文化局,打算以何種態度與國際遺產趨勢互動?已準備好要以進步嶄新的思惟面對臺灣的文化遺產了嗎?

國際文化遺產趨勢近年大力鼓勵系列提名與跨國合作,重視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s)的人地關係,再也不是「點」的狹隘理解,而是放眼「線」與「面」的遺產照護。以世界遺產為例,未來,每一締約國每一年可提名兩個候選世界遺產,其中之一必須是自然遺產或文化景觀,若有跨國合作提名則另行增額,這些新修規定皆直接表明了愈加注重區域廣泛價值與人地互動模式的趨勢。

至於空間之中的社群角色,更是重點!今年世界遺產大會年度主軸即訂為「世界遺產的永續之道–地方社群的角色」(World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local communities),並以此為主題,舉辦一系列國際活動與會議來探討遺產永續發展之要務。

除此之外,「國際文化紀念物暨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在近三屆的三年一度大會主題分別是:2005年〈西安宣言〉呼籲重視遺產周邊環境的整頓與監控;2008年〈魁北克宣言〉探究遺產場域的價值、無形文化與世代傳承;2011年〈巴黎宣言〉則探究「遺產作為發展的驅動力」,其實更早在1978年,ICOMOS就已思考遺產與發展的關係,已開啟一系列關於歷史古蹟作為社會經濟發展支柱的議題。

以上,處處可見遺產界對於區域、環境、地景與人的綜合重視,並將之置於社會經濟發展脈絡中思考。是的,「人」就是重點中的重點,就是永續的關鍵,即使我們談的是文化遺產。

若不注重「人」,不注重「故事」,不注重周邊整體環境,即使建築修復得再積極、再完美、花了再多錢在本體上,都像是一具具上過濃妝後的建築遺體,躺在鋼筋水泥叢林之中再死一次,何來永續?

甚或,花上千萬、近億元修復之後,屢屢外包給空降資本者,再利用的經營管理和新設用途卻與原用途逕不相干,與地方社群之間的聯繫極為薄弱,再也失去延續故事性的空間與背景,實在可惜,類似案例卻一再出現在臺灣?!

圖說:人,就是重點!(Photo:Isis)

新竹市的絕佳機會 

值得高興的是,近年臺灣各縣市已逐漸接受更多元的文資認同,關懷面向已從過去的雄偉官方建築擴及常民老屋。

臺南市民間一直是老房子再利用風氣之引領龍頭,地方基金會打開了民眾關心老房子價值的一扇窗,更積極開拓「公益代管」之路,這份專注與努力也影響了執政者,並擴散至其他縣市。臺北市近日由文化局提出「老房子文化運動」政策,打造創意聚落,便是一種共鳴。

回觀新竹市,正坐擁著全臺獨有的少年監所故事與大批獄政文化資產老房子,目前全市卻無任何「聚落」或「文化景觀」等群落型文化資產,每一個現有法定文資僅僅反映了單點保存舊思惟。如今,面對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機會難得,實為一個可大刀闊斧、深拓文資保存廣度與高度的施政良機。

市政府應主動展現「老房子聚落總體營造」的企圖心,主動與國有財產局及法務部協商產權歸屬,並將關懷擴及整體區域、周邊環境與人地關係,以全區建築群為單位,思考永續性,結合聚落故事與創意再生行動,跨局處打造更有魅力的竹塹城市發展腳本。

本案之中,舉凡議題的特殊性、城市聚落故事魅力、聚落空間特色、極富可及性的經營管理區位優勢…,各條件皆可謂上上之選,目前正是文化主管單位挺身而出、力保全區的好時機。所缺乏的,或許僅是一份主動負責的決心態度爾爾!

圖說: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距離竹塹舊城市中心不遠,可及性佳。

 

[註]:簡史資料,綜合自以下來源:

嘉義獄政博物館:http://prisonmuseum.moj.gov.tw/ct.asp?xItem=38&CtNode=3&mp=1

法務部矯正署新竹監獄:http://www.scp.moj.gov.tw/ct.asp?xItem=1795&CtNode=6629&mp=047

林小昇之福爾摩莎研究社:http://blog.xuite.net/linchunsheng/lincs/21975353

〈日治時期「台灣不良少年」的誕生——從成德學校與新竹少年監獄的成立談起〉王珮瑩: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w4JAOnCFrPyenEtcEhZakE2Nlk

 

————————-

相關資料:

全國連署網頁「停止拆除!搶救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207207425400

【停止拆除!搶救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詳細連署說明: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946/

囚禁,也是經典〉(含竹監宿舍原居民訪談):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1985/

陳板〈文化部要棄守文化資產?〉: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articles/view/13

吳秉聲〈靜緩的回饋:從倫敦到台南〉: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articles/view/12

活化古屋 古都籲支持公益代管〉8/13:http://www.oldhouse.org.tw/mioh_05_0813.asp

影音報導「停止拆除!搶救新竹監獄日式建築群」(片長2:30) by 阿Ben: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05269

新竹監獄/日式宿舍群都更將拆? 文化局鑑定中 |欣傳媒|記者蕭介雲 7/17:http://times.hinet.net/news/life/9083298;jsessionid=C07B9E364C02F143EFF1EBA9CF692DEA

新竹監獄/列四大刑務所 日式宿舍類型多元|欣傳媒|記者蕭介雲 7/17: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717/735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