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爽的

顯示具有 感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感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有感]在浪費一年的光陰下尋求他的價值


    如同大家所說的,當兵一年根本就是浪費時間。確實,是很浪費時間。但是,難道只有浪費那一年的時間卻留下空白的一年嗎?其實不然,雖然我很羨慕很多人可以不用服兵役,可以空下了一年寶貴的光陰去做自我的人生規畫,雖然我很羨慕很多人去做替代役,不用在軍中受到太多的約束,雖然我很羨慕有人去應徵研發替代役,不用去領時薪9.8塊的哀傷。但是當個一年的兵至少感觸良多,也學到很多東西。
   在新訓時刻也有類似的感想,在破曉時班長在樓下大喊:「洞六洞洞,部隊起床。」或在操課時,也配合著進度實施按表操課,在什麼時刻做什麼事情,都有計畫性。雖在結訓前所學沒什麼屁用,在業界一無事處,但是至少實際體會計畫的重要性,在有限的計畫下下大幅提升效率。因為軍隊會強制要你學很多沒有必要的東西,要你做很多沒意義的事情,要你背很多沒有用處的準則,不過你可以去嘗試去實行,你會有不同的體驗,諸如練習單戰讓你去訓練做事情的態度確實得去完成它,背準可以嘗試去訓練怎樣做很有效率把他完成,反正腦袋放空也是浪費時間,不如把事情做好。就如同把你關進鐵籠中,強制你去背長恨歌或出師表,你還是去完成他。
    抽到了有線電兵,開始接受有線電兵的二階段訓練,內容實在沒什麼實用性,我倒是喜歡隔壁資訊組的資訊課程,正所謂歡樂無線、淚灑有線、血濺多波道。我正巧是淚灑有線組,歷經了流血、流汗又流淚的有線電組,所學到的技能在業界也用不太到,但是至少學到熟能生巧的歷練有志者事竟成,至少把觀念運用在其他地方,嘗試去執行,就有不錯的成果,唯一的方法,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摒除誘惑,專心去做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情持續的一小時,你就會有不錯的成果,只差自己要自我要求,強大的意志力。此外,在二階段訓也可以訓練出基本的體能。
    好不容易從二階段訓出來,開始了另外一種軍事生涯,下部隊,因為不小心抽到了東引,而展開了外島之旅,普遍來說,東引可說是志願役的天堂,好山好水好無聊,加給很多很難在島休把錢花完,休假也不容易被召回,加上事情較本島少又輕鬆很多,睡眠時間也多。至於義務役就認命一點,島休有休等同沒休,加給得少島休的開銷又大,只差較本島幸福的少公差,又很多的時間可以休息,其它就算了,我是在營部連,營部連的特點在於伙食很棒,但是卻彷彿住在廢墟裡面,雖然風景很美,但是裡面就像要倒閉的經濟農場裡面,下雨必淹水的爛房間,還外加濕氣太重,裡面的棉被都生鏽了。不過在閒暇時可以閱覽裡面的書來看,也發現到裡面有一本本的好書。其中一本是創意X創業,另外一本是交涉力,其實往往閒暇時,才知道做了什麼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像是在忙碌中空閒看書等等之類的。有人可以在當兵這一年的時間將貪食蛇破到四萬分左右,何不思考這一年的時間充實自己呢?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開始展開了訓練之餘,所幸第一步就帶電子字典。
    然而電子字典後來完全不能攜帶,因為軍中有很多無意義的規定,讓我覺得很挫折,當然還有幾項事件之後,讓我覺得軍中的生活根本就如同畜牲般的對待,簽志願役根本如同跟狗一樣,只能對著主子汪汪叫,想想看有軍人會批評馬英九這無能的執政嗎?就跟狗不會咬自己的主人一樣的道理,自己崇尚當人的自由,不想被綁鐵鍊般的拘束,想想看為什麼有些志願役為了五斗米折腰呢?仔細想想當兵有尊嚴嗎?當兵確實存很多錢,就如同妓院的妓女也有很好的收入,同樣都是沒有自由、沒有尊嚴,當兵的人絕對不會說自己是軍人,就如同妓院出來的沒有人說自己是妓女。當然志願役也有放置一些很好的福利,這是因為盡可能的蹂躪義務役,好成就志願役有自我安慰的想法,把義務役弄得豬狗不如,遊說說當狗的志願役過得多好,好蠱惑義務役簽下去。去當過就知道了,當兵永遠做表面功夫最擅長了,你想想看為什麼要開放智慧型手機?答案很簡單,因為要誘騙無知的年輕人以為當兵多自由,好讓國防部可以說當兵可說是很開放的,結果只是玩文字遊戲,限制時段、限制區域...等。怕資安違規,禁止帶照相機?智慧型手機更不能帶。怕儲存電子硬體不能帶掌機、隨身碟...等。智慧型手機應該更不能帶。為什麼開放?就做表面工夫阿,好讓國防部可說嘴。為什麼不能帶筆電、電子字典...等器材?怕資安違規,充滿了矛盾在國軍內部,長官們在捧更上位者的LP,就如同馬英九只會舔共這樣,最後受苦的都是我們。表面上說當兵多自由,我們當過兵的都笑了,再怎樣給我們自由,也不如外面的自由;再給我們像家的感覺,還是真正回自己家最好。想想看每天督導莫名其妙冒出來,早上出現、下午也出現,半夜又出現,早上督工作內容,下午督內務,晚上督誰是否就寢,對了,還有應付長官貼什麼智障的飲水量表,自由呢?我只能笑而不語。
   其實也不完全悲觀,雖然不能帶電子字典,也可以展開自己的學習之道,我想練象棋,不能用打譜軟體的話,為何不自己帶棋書去看呢?很多人在當兵中也在自我要求,自己也需要這樣要求自己才行,後來發現我自己也可以看棋書,不用排棋譜,讓我領悟到,雖然會有很多限制,並非限制讓自己固步自封,找尋偷懶的藉口,而是讓自己創新。讓我回想起自己幹部研習營的生涯,老師就教育我們在種種不利的條件下雞發自己,所已在軍中種種限制之下,自己也能在途中自我成長,而不是一種藉口。
    軍中還有比較特別的在於團隊中的自我培訓,在團體生活中你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跟著這些人往往會是生活中重要的人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無論好或不好,在這團體中可以培養團體生活。舉例來說,你可以看到精實的義務役,並效法他,想想看某某碩士畢業的義務役,做什麼事情自我要求就非常高,做事情都一絲不苟,又非常積極主動,我自己看了都非常慚愧,我個性是面對不喜歡的事情就會散漫懶惰,喜歡的事情就會非常積極。我很敬佩這群義務役,並且發現一堆有特殊才藝的人,讓我覺得有些人就算不會念書,但也能在社會上活得很棒。當然你也看到彷彿是廢物的志願役,只會出一張嘴巴而已,什麼事情都做很差,嗆人最擅長,自己也行為不檢點被懲處,想想看你自己找工作希望不要像他們這樣,你討厭這樣的人,也不希望人家討厭你這樣。反正他們當狗慣了也不懂得當人,或是說他們只想爽爽領錢當志願役,都是一群在業界中太廢不爽領薪水太低,才只好進去當志願役的,自然能力好不到哪裡去,更何況志願役缺人非常嚴重,濫竽充數屢見不顯,外界薪水穩定怎麼還會回來當志願役呢?自然覺得辦事能力跟廢物一樣。當然無論好或不好,在這團體中可以培養團體生活,所以軍中並不會完全不好,好好接觸各式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
    軍中最特別的就是讓自己更成熟,在軍中會遇上一堆幹事或者是很不爽的事情,你自己很不爽時看看別人,別人遇上更多讓他自己不爽的事情,事過境遷,過了就算了。我自己沒有接業務,所以我就被調去支援站哨,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做好的長官,什麼叫做爛的長官,好的長官如連長,遇到任何事情都會不厭其煩的叮嚀,讓連部做得更好,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以身做則,譬如說打掃廚房大掃除,自己就將環境整理得非常清潔,真是佩服,反觀某位排長,就非常廢物,自己都在那邊爽,不問世事,結果出包之後還要下屬扛責任,至少自己也分的出來好的長官或者是爛的長官差別在於哪裡?也可感受到如果你認為志願役領那麼多薪水,自己做好份內工作並且積極進取,那是理所當然的,以後你去公司上班,領公司的薪水,自己也要非常的積極,因為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情,領義務役的薪水,理所當然可以擺爛、放空,但是自己身為公司一份子,就要積極進取,就如同連長那樣。後來經歷風風雨雨,遇上不好的事情真的是事過境遷,算了吧!想想看現在,如果你為了小事情發脾氣,那是很幸福的,在軍中總是幹事一堆,網路上如此,生活中亦是如此。如同網路上所說的,再怎樣不爽的事,一切只是回憶而已。記住,當自己想賴床,表示自己過得很舒服,為了小事而抱怨,表示自己過得很幸福。
   後來運氣真的很不好,下了基地,體會基地的生活,懷念起2164T的同袍,都不用下基地,更不用高裝檢,自己非常的羨慕,下了基地,為了打靶,我們從營部連千里迢迢走到橫山靶場,幾乎走遍整個東引島了,非常辛苦,正逢七月,天氣非常酷熱,巨大的太陽不時照著我們,彷彿要把我們烤熟了,都感覺到太陽都快要殺人了。中午時段還要躺在地上就寢,全副武裝,非常辛勞,渡過這辛苦的時段,當然基地期間更是非常辛苦,站夜哨沒有補休,4:30就要起床,幾乎每天都是如此,時間彷彿慢動作進行,疲憊、不堪,身心飽受煎熬,在基地那段時間,才了解到下過地獄才知道什麼是天堂,當過兵才知道人間的美好,退伍後,那歡樂的時光我們需要去珍惜。
    最有意思還是基地那段有線電訓練,不像是通校那樣,不用考臺操,只要接線就好,我們通訊排也看到各種不同的考試內容,有手旗等等內容,即使我們通訊考接續方法很迂腐,很爛,但是沒事情在那邊接續,慢慢體會,才知道不管做任何事情,總是要慢慢來,正所謂性急則吃虧,欲速則不達,不想去鳥那些嘴砲的長官,自己還是必須慢慢接線,把東西做到確實,想想看新訓班長講的話:不要你快,要你確實。自己確實做好,熟練了之後,才有辦法做快。想想看接續要怎樣去被覆、怎樣交叉之後確實迅速將兩條線拉好,就是要先慢慢來,找出自己盲點,才有辦法迅速確實做好,真的。
    過了基地,開始了退休養老生活,也閒暇去看看一切辛勞,領悟到一件事情,當兵就像被強姦,你不能抗拒就好好享受他。我們是義務役,又稱為不願役,當兵就是被國家強暴一年,可是你怎麼不轉個念,享受被強暴一年的快感呢?好好去學習,想想看那些告訴你該怎樣做,你自己要好好檢討改進,多跟團體相處,別人就會多多告訴你團體上的缺失,譬如說自己不擅於團體相處,不擅於言詞、不擅於和人溝通,他們總是會告訴我該怎樣做,有時候忠言逆耳,自己聽起來很不舒服,自己也要好好檢討自己,多多磨練自己身心,對未來就業上都有幫住,當兵最大的好處就是前進業界的Buffer,好好檢討自己,對自己是受益無窮的。
    最後,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我可能會想選研發替代役,或者是一般替代役,軍中雖然苦,但是也是一種特別的經驗,雖然不能將男孩轉變成男人,但是也讓自己心智成熟不少,如麥克阿瑟所言:「如果有人用一百萬買軍中回憶,我一定他媽的趕快賣給他。」

[回覆]數學不好的真正原因!

    當我在跟我好友閒聊時,我好友就將這篇文章與我探討,然而這篇文章問題重重,擁有許多的偏見在裡面,我過目之後有所感觸,遂將自己的淺見發表出來,並且探討數學的看法,其實我是沒有著手這方面的研究,但是我閱覽過相關書籍,藉此討論數學觀念。
    話說有些人很喜歡在各大論壇品頭論足時,總是會報出自己的歷練或成就,好讓自己的言行可性度上升,舉凡膾炙人口的遊戲LOL在討論時,有人就會報出自己鑽石實力,或是白金實力等等,好讓自己的文章有可信度。我覺得這是好事情,我在探討這篇文章時,我也來個自我介紹,我是某國立大學光電科學研究所畢業學生,在高中或國中時代數學屬於名列前茅,換句話說就是你們眼中數學優異的學生。並且在大學或研究所的生涯裡面擔任過微積分助教,對數學非常熱愛。因為做過研究,並寫過論文,如果這篇以論文觀點來看,是很不及格的,我想探討是因為對數學的熱愛,並且跟網友一起討論學生群對數學的看法,就撰寫這篇網誌。
數學不好的真正原因!

    由題目的觀點來看,這篇過份武斷,憑什麼原因可以依照你的見解斷章取義的說你撰寫的文章就是數學不好的真正原因,看過這篇之後,我的感覺是此篇作者想必非常非常有自信,所以我細細分析裡面的觀點,當然結果是讓我失望,我感覺到裡面的見解除了坐井觀天之外,並且錯誤百出,內容更是自圓其說,如果題目為「數學不好的淺見」,或者是「數學不好的探討」會比較好一點。

世界上分為兩種人,一種是數學好的人,一種是數學不好的人。

過去大家提到數學學不好的人,總說因為那些人「邏輯不好」或「無法理解題目意涵」,最好要加強邏輯訓練或增強國語文訓練,而在高中<排列組合>單元中,更是所有老師異口同聲地宣揚:

「許多數學過去不太好的同學,這裡有可能重新洗牌!很有可能把排列組合學的很好哦!」

但結果還是不如人意,幾乎數學真的不好的人,會一直不好。


迷思一:邏輯不好的人就學不好數學嗎?

許多律師、作家、管理決策者都是數學不好的人,但是你能說他們沒有邏輯概念嗎?他們的組織能力常常還超越一般人,而且能做出非常龐大複雜的聯想思考。


迷思二:數學不好的人是因為無法理解題目?

同上述,難道連法律條文、古文、新詩散文都能運用自如的人會看不懂題目?應該是相反吧,一般人就算數學再好,也無法隨便看到一句古文就能馬上理解,說不定連成語都會難倒他們。

迷思三:數學不好的同學是練習太少?

已有證據說明,不論這些數學不好的同學算再多題目,也比不上數學普通的其他人的解題能力。
(編者按:數學不好的人學習方向不對,並盲目學習,所以數學不好。)

數學不好的真正原因是:思考方式不同!

請注意,思考方式跟邏輯無關!而跟想像力的運用有關!


    這個舉例很有問題,你可以冠冕堂皇的說數學不好並非邏輯不好,你也可以冠冕堂皇的說數學不好的人並非無法理解題目,但你居然斷章取義的說數學不好是思考方式不同,並且牽扯到想像力運用有關,你舉例律師、作家、管理決策者邏輯很好,你可以舉例律師懂得理解題目,但你居然解釋數學不好跟想像力的運用運題。這豈不是完全矛盾?
    我可以解釋舉凡小說家或者是畫家都有豐富的想像力運用,並且在自己作品上有獨到的成就,但是他們優異的表現並無法表現在數學上,如此而已。

以最簡單的邏輯數學題目為例:
五支電線桿,在間隔種樹,請問可以種幾棵?
如果頭尾也都種可種幾棵?

數學好的人思考是:

5 - 1= 4(顆)

數學不好的人思考:
「五支電線桿,要間隔種,那就是兩支間會有一棵,那五支電線桿要分成幾個兩支呢?應該是 2 + 2 + 1,應該有算三組吧?不過彼此都相連在一起,所以是不是要哪裡把它加上去?」(思考很久~)


只要你在校的數學程度可以用普通來形容,你一定會覺得「太誇張了吧!哪有這麼難啊!」

是的,所以這種時候,數學不好的人會在紙上畫五根線條,然後算中間有幾個間隔,而發現剛好就是四根,所以應該就是:總數 - 1 吧?
(編者按:解題方面是沒什麼問題,無論數學好壞都是這樣解題。)

頭尾都要種樹呢?

數學好的人思考:
5 + 1 = 6(顆)

數學不好的思考:
「頭尾?總數跟頭尾?前面加上一棵,後面加上一棵,那應該是什麼呢?應該是剛剛那個題目再加上2吧?」
(編者按:請問你說的是中文嗎?)

再不濟,就拿筆在紙上再畫一次~,然後還是算錯或畫錯。
(編者按:這應該是腦袋有問題吧!)


    看到這裡,我完全不了解你的舉例跟想像力有何關連?況且你下面的想像力解釋又跟此題目沒有什麼關連,況且「樣本」的篩選也有所問題,你也沒有對這些問題多做解釋,只是數學好跟數學不好多做比較而已,但是論點呢?以論文的觀點來看,是非常不合格的數據,你完全沒也解釋說為什麼要舉這例子,況且整篇文章也沒有做這例子的結論,讀者看這例證是一頭霧水,可見舉例失當。
    其實真要說起來,數學好的人並非倏地就直接算出答案,而是也會在腦中浮現電線杆,去做假設,很敏銳的看出其規律,只要有N支電線杆,自然有N-1顆樹。相較來講數學不好的人必要用繪圖的方式找出答案,你講那麼多,可惜的就是重點都沒提到,就是數學不好的人無法將電線杆轉化成數學公式,電線杆永遠是電線杆,所以數學不好的人不會用公式去運用。當然我從第一個範例來解讀,數學不好只是思考較慢,解題方向完全正確,而後與別人探討,才知道你要表達這結論,可見你完全沒表達清楚,就跟一向實驗只闡述結果,沒有加以解釋,沒人知道你實驗在做什麼。
    然而還有一個問題,請問你舉的範例樣本很不齊全,你可以鉅細靡遺寫出數學不好的思考方式,但是你沒有詮釋他為什麼會畫錯,還是算錯。我解讀就是你是找位智能障礙的學生做範本嗎?那已經不是數學不好的探討了,而是學生的智商問題。我怎樣都無法想像圖都畫出來了,為什麼都還會畫錯和算錯?除了學生有智能障礙外,沒有其他的解釋了。
    其實這問題可以用數對做譬喻:
    1,2,3,_,5,6
    其實大家都知到裡面的數值是4。

 1,3,5,_,9,11
 這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答案是7。
    1,1,2,3,_,8,13
    至於這題就較少人可以解出來了,因為不是探討範圍我就不另行公布答案。我要表達的就是其實數學有些很難,有些很簡單,不論是難或是簡單的題目,都有一定的邏輯性,或是規律性,找出他的規律,就可以輕易的尋求答案。就以你的範例為例:當兩支電線杆時,中間只有一顆樹;當三支電線杆時,中間只有兩顆樹;以此類推,我們可推論當N支電線杆時,自然有N-1顆樹。用函數表示:
       輸入   輸出 

        2 → 1
        3 → 2
        4 → 3
        N → N-1
    就這樣,就算不懂數學,無法轉換成公式,也知道100支電線杆,必有99顆樹。以專業的數學來講,這函數本身是雙射函數,如果這題目無法簡易的推論,這不叫邏輯不好,什麼才叫邏輯不好?你想表達出數學不好並非邏輯不好,但是舉的實例很明顯表現出學生的邏輯是有很大的問題。


想像力的運用:

對數學好的人來說,那些數字、符號、公式在他們的腦中是有「代號性的意義」,就像看到紅燈要停止、看到綠燈要往前那樣自然的連結聯想。

你任何時間只要看到紅燈,不論是停車場出口、平交道、救護車上方,你都能直覺反應要停一下注意,或左右張望吧?這已經是你腦海中的啟動代號,不用去思考就能有下一步動作。


但對於數學不好的人來說,數字、符號、公式都只是「純符號」,更正確的說是一個「還未有明確說明的符號」,因此有無數種詮釋方式。
(編者按:完全沒有根據,皆是原作者自圓其說,詭辯。)
比方對他們來說,要去理解<等差級數>的公式,看到課本寫:


第n項數字,就是 = 第1項 + (n-1) x 公差

他們想:「第三十個項目,就是第一項,然後還要最後一項,嗯...,中間不是用加起來的,而公差是每個的差距,所以應該是要從第一項開始加公差,可是要加幾次呢?因為剛剛的種樹題目好像有一種是要 -1,一種是要 + 2,所以這裡會是什麼呢?」

想到這裡,拿出紙筆開始任意寫出1、3、5、7,開始想公差怎麼使用,然後看到公式,寫著 (n-1) x 公差,所以應該是剛剛種樹的那種感覺吧,是要 -1的,可是其他時候要減多少呢?而為什麼又要減一呢?...算了,趕快把公式抄起來,等等考試就套用就對了。
(編者按:數學好的人也是要花時間去了解公式的定義、推導,並且想辦法去理解,敢問數學不好的人是不是漏掉這些步驟呢?)

看到這裡,請問你有一點點理解了嗎?
(編者按:無法理解。)

對於數學好的人,公式裡的方法都是很輕易能夠理解的,腦海中很多公式,只要看到題目,就能馬上抽取過來使用,不論要算排列組合、圓錐曲線、幾何距離,都像是看到紅綠燈那樣簡單,差別只在於:

"難一點的題目就像是考駕照需要背比較多燈號罷了~"


但數學不好的人,從一開始到最後的思維都是複雜化的。
(編者按:為什麼思維很複雜化?)
當他們看到數學題目時:雞兔同籠,已知共有20頭,腳共有66隻,請問雞和兔子各有幾隻?(注釋1)

就像看到以下文字:雨水的窗框軌跡球尖銳柿餅公車速食店,天下刀片使用白鴿掛號無法眾多,中午首長食物綜合不分,若電力勞累鋼琴後面鋼鐵?
(編者按:數學題目本身就是非常淺白的白話文,自己可以看成像詩詞一樣,這不叫閱讀障礙什麼才叫閱讀障礙?)

真的是這樣!
不論符號或算式甚至數字本身,對他們來說都是單一需要去重新詮釋的東西,如果沒有詮釋成功,則只有兩個結果:

1. 無法繼續往下算。
2. 因為想像出某種推測而得到錯誤的答案。


    你這樣解釋問題很大,我引用一本書籍快思慢想來解釋:「有些環境的規律很容易發現,也容易應用。請想一想,你如何發展出踩剎車的習慣,當你學會轉彎時,你慢慢學會何時該放開踩油門的腳,什麼時候應該踩剎車。....學習這個技術的情境是很理智的,因為你立刻接受到回饋,每當你經過一個轉彎,你就接受到一個回饋訊息。」
   又有一段話是說:「專家通常需要很長時間的培養才出現,要在一個複雜的作業中變成專家是很慢的,因為這些領域噓要的不只是單一技術,而是很多小技術的綜合體。西洋棋是最好的例子,大師只要看一眼就立刻了解到了解棋下到什麼地步,但是這需要很多年的苦功。
    我舉這本書和你的紅綠燈完全是相同的例子,但是卻有不同結論,更進一步來說你的論點完全錯誤。數學不好的為什麼數學不好?換個方向來想英文不好的人為什麼英文不好?作文不好的人為什麼作文不好?這很多例子只有一個結論,那就是疏於練習。好的鋼琴家碰到陌生的棋譜,只要看個幾眼,就可以彈出一手好曲子,好的數學家碰到陌生的數學運算,就可以找到方向性,進一步去解題。你們總是會想問一件事情,為什麼數學好的人就算看到陌生的題目,很快的就解題呢?數學不好的就不行?因為數學好的人平時就熱愛思考,或是運算,下很多功夫,你們數學不好的人就缺乏這方面的訓練,自然數學不好。同理可證,英文好的人平時就做很多英文聽力、閱讀訓練,作文好的人平時就很熱愛撰寫文章。所以數學不好的人講很多理由說自己數學不好,可是卻不肯下功夫,對我們數學好的人豈不是啼笑皆非?
    我來解釋為什麼你講的數學不好的人思維會很複雜化,但是進一步可以解讀成數學不好的人缺乏方向性,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有電池和電燈炮,可是缺乏電線,你要拿什麼物質去接續,且燈炮最亮,有概念的人很快的就拿導體去接續,在各式各樣的導體中,銀線的效果最好。然而沒概念的人可能拿到各式各樣的絕緣體去嘗試,嘗試很久才知道要拿導體。所以數學不好的人並非思維是很複雜化,而是因為沒有解題的方向性,自然題目的拆解就很複雜化相較之下,你找出你認為數學好的同學,去解奧林匹亞的題目,他的想法和答案相比也較為複雜化,甚至無法解題。
    再來就是雞兔同籠的例子,我看的你的舉例的感覺是明明就是閱讀方面有很大的障礙,卻又不承認自己閱讀障礙,就堂而皇之的說新詩、古文、散文都可以閱讀,為什麼數學題目不可能閱讀?我絕對不相信善於新詩散文都可以閱讀的人,可以把淺顯易懂的數學題目看成是天書?
    我個人認為無法解題在於缺乏資訊的掌握,一個善於詩詞歌賦的中文系學生,不可能看懂微積分的理論,相較之下一個善於數學的人也看不懂新詩散文在寫什麼?簡單來講是抓不到重點,進一步來說是缺乏該領域的結構性,所以我剛上研究所時候,也不知道研究所在做什麼?這是因為缺乏研究所的方向性和結構性。起初在不熟的領域中,即便是淺顯的白話文,只要充斥著專有名詞,自然就很難抓到重點、建立架構,所以比別人缺乏自然要比別人多下功夫,找出方向或結構去解題。
    我猜想數學不好的人不會解題,我個人認為他不懂題目要表達什麼,卻又參照課本的SOP去解讀,也看不懂,我個人覺的你要嘗試理解題目,並且和老師詢問、探討,問出你的問題是什麼,有的人不懂假設,有的人不會列式,或有些人不會解聯立,你是怎樣的問題要自己找出答案來,要是我解雞兔同籠,我會這樣解釋,因為我要求雞有幾隻,所以我要設未知數為X並求出X為多少,因為我要求兔有幾隻,所以我要設未知數為Y,並求出Y而多少。因為題目問說題目問說雞和兔總共有20頭,我就把原有X隻雞和Y隻兔做總和,列式為:X+Y=20,題目說腳共有66隻,又因為雞有兩隻腳,就把雞的各數乘2就總共有2*X隻腳,兔有四隻腳,就把兔子個數乘4就有4*Y隻腳,題目問腳的總合,就可以列式:2X+4Y=66。如果這樣解釋還不懂的話,真的要和老師探討,並找出你不懂的觀點在那裡了。我當課輔助教教導同學微積分的經驗也是這樣慢慢去引導,讓學生去了解,並發現學生問題在哪裡,如此而已。

數學不好的孩子很可憐,當學校上課老師教題目,他們從第一行看到第二行、第三行算式,都覺得非常的合理!超級順暢的!自己心裡面也覺得很開心,因為今天的課都聽的懂耶!
但是等到自己開始算就「無法重製那個過程」,也絕不會因為你算十遍而有所改善,頂多是把解題式整個背下來!
(編者按:學習的方法錯誤,以為填鴨式教學就可以學整個數學。)
這也是為什麼數學不好的人奮發圖強,考前猛K,隔天還能考個四、五十分甚至及格,但只要過一天你再重新考他,他就只剩下十分了,因為他都用死背的,而那十分還是他在考卷上把題目的內容全部「圖像化」後的結果!
(編者按:學習建立在盲目的訓練之上,自然沒有結果,你有思考為什麼你數學不好嗎?)

你問他一個方格棋盤上,第一格擺一粒米、第二格擺兩粒米、第三格擺四粒、第四格八粒,請問放滿64格需要幾粒?

他會真的開始一格一格「畫」!

任何題目他都會從1開始代入,而請問升高中或大學需要「理解」多少公式?
(編者按:所以說,你的結論就是才剛起步就想放棄,其實數學好的人也是要這樣做,只是做沒幾步就找出規律去解題,我可以解讀說你根本不想下功夫,以致於數學為什麼不好。)

至於數學好的人,即便到了中年,看到題目和公式,只要稍微回想一下,馬上又能連貫起來,這種人當了父母常常覺得自己小孩很混或一定是學校老師太混,於是送孩子去補習班,但即便找了全地球上最厲害的數學老師,結果還是一樣,不信的話坊間有許多<學好數學真容易>那類的書,你去買來教教你小孩,他頂多拿來當故事書看...。

那些補習費,你不如買小說、漫畫書給他當禮物;那些補習時間不如讓他去培養興趣、或跟朋友去玩,千萬不要擔心數學不好會怎麼樣,不少律師、或補習班教法律的講師都是過去數學爛到不行的人,他們的月收入常常比一般父母年收入還高,而且,很快樂。
(編者按:把教育當成一種投資的話,父母對孩童的教育投資也非常無知,就跟孩子有病,亂求偏方一樣,不懂得去找出正確方法。)

過去我以為,宇宙中說不定有另外一種數學模式,可以適用於數學不好的人,因為數學不好的人在其他方面並沒有任何不好啊!但後來推測並不會有這樣的東西,因為「數學不是宇宙間共通的語言」,而是「宇宙間共通的一種思維」,所以不是這樣想事情的人,就不會這樣想事情。

    這裡就是在探討數學不好的人為什麼努力了還是數學不好,你有沒有想說你的方法正不正確,我舉這南轅北轍的例子,有人要去楚國,李梁就說你往北方不是楚國的道路阿,他說他馬好,可是依然還不是往楚國的道路阿,他說他路費多...,數學不好的學習方法是否跟那位往處國人一樣呢?認為自己很努力練習,卻都沒有結果,想想看自己的方向是否錯誤?打LOL為什麼打個1000場,實力還在銅牌?玩象棋為什麼玩1000場,為什麼棋還下那麼爛?我曾經撰寫這篇文章,都會有解釋,自己好好思考吧。補教名師王耀有講過:「數學要學好,不是跳進題庫去游泳就好,自己要搞清楚觀念,自己觀念搞懂之後,然後再算很多題,而不是搞不懂觀念去算題目。」數學不好的人去仔細思考,是不是數學都搞不懂了,只想跳進題庫盲目的去算,就想把數學學好的呢?

以前看班上好學生喜歡「演練題目」,老師也說要多「解題」,甚至連數學普通的人都拿著課本反覆練習並說「課本的觀念就很夠了」!

我看著、
我模仿了、
我努力了、
我試著去用最精緻、完整的方式整理公式和筆記,
更曾在補習班老師很清楚的講解某一個題目後,
回家算了兩次,
把公式好好地理解了一番,
想說從今天開始我要奮發圖強!要當個數學可以拿均標的好學生!

結果下一次補習的小考,一模一樣的題目,我看了超開心!
心裡想:這就是用那些公式沒錯!
馬上拿起筆準備下筆,

但是,


那個公式是什麼呢?


我想了大概五分鐘,偷偷從書包翻出講義那一頁,瞄了第一行...

啊,對!就是這個麻!!


開始寫了大約半行的算式,然後又卡住了...


最後,我偷偷把這一題抄完,後面放棄了,下課跑去買可樂喝,
(編者按:所以你對數學的態度屬於半途而廢的類型,就整篇文章的表達感覺我對你的評價是這樣。)
那時,

心中的我某個部分就此死去。
    所以說,我該講的都講了,數學科目不像是其他科目一樣,只要靠著填鴨的方法,就可以把該科目學好,國文只要死被註釋,或者是把規定的課本範圍默寫就好,英文只要死背單字就有基本分,數學不行,就是要徹底的融會貫通才行,相較之下,其他科目只要填鴨填個好考試沒煩惱,其實整個問題是教育體制上的失敗,並非是自己的問題。如果教育不會教育我們思考,是很失敗的教育。當然國文要學得好不可能靠填鴨就好,英文要學得好也不可能靠填鴨就好,但是教育就是讓我們認為只要考好,填鴨填好就有對該科目融會貫通的錯覺,當然數學是無法靠填鴨拿分的。

這篇文章是我學校畢業後才寫的,以前國中、高中都有補習,我很清楚數學開始變差的時候是在小學四年級教算盤的時候,上課時看到算盤的1+1、1+2的打法覺得很簡單,於是開始都沒聽課,等到考試時題目都是「幾萬加減幾萬」的類型,我才發現我不會用算盤打「進位」,於是只好手動計算,結果分數很不理想,從此數學就再也沒有好過了。


幾年後一位親戚又專程買了算盤和題目本來教我算盤,當時我記得我學會了加法,很高興的想說乘除法也指日可待了!不過並沒有發展到那一天。


國、高中的補習有一個很奇特但普遍的現象,就是上課時老師講解題目的時候,你一邊看一邊都完全理解,非常非常地順暢。老師同一個題型應該會講解兩、三題,每次看每次都懂,然後回家會有相似的題目給大家算,下次上課前先小考或講解作業答案。回家算的時候可能會完全忘記老師講的算法,即便有把白板上的公式全部抄下來,回家看還是不懂,後來只好開始寫「白話註解在旁邊」,也就是其他同學可能是抄了六行的公式就得到答案,自己上課卻要抄很多老師講的白話,想說,只要把老師講的話都抄下來,應該就能複製「上課聽老師講的那種順暢感」吧,但結果不如預期,一方面是抄不完,一方面是不可能這樣數學就會變好,或腦子就都通了。


除了學校上課、補習、問一問班上功課好的人,至少到高二前都沒放棄數學,原因是以前有「全才迷思」,覺得要當好學生,不能有哪一科「非常不好」。雖然我數學不好,但不致於差到是全班最後一名的程度,所以覺得還是要想辦法扭轉劣勢,就能上前三志願。後來看到班上有一個同學,居然在數學課時完全戴上耳塞來念國文史地,絲毫不管老師講任何東西,問了對方動機,對方說數學一科的分數可以用其他科目來彌補,同樣時間花在數學上,最後聯考得到的分數不超過5分,但花在任何其他文科上,最後加總其來有幾十分,要考上大學這才是關鍵。


於是我才拋開數學,但又不全拋開,還是繼續補習,希望拿到基本分。


上了大學念微積分、線性代數這些科目,終於讓我覺得應該是無法改變這個事實吧,全班同學聽微積分助教超快速的解題對白,都頭頭是道的點頭認同,一題接一題,一個小時接一個小時,超大本的原文課本、超小字的斜體公式,然後用英文說明...,以前自己寫的白話註解都看不懂了,何況是數學用英文,但班上即便是倒數前五名都看的懂...,真的會讓人感到很無助。
(編者按:你明知道你數學不好,為什麼大學還會修這些科目?微積分也就算了,線性代數是理工科目才會修到的,這除了自己自謔之外,怨不得別人。)


這篇文章是後來回想的心得,而非勸說大家直接放棄數學。後來大學中遇到的兩位老師都不約而同地說到自己數學不好,但在其他地方很努力,這兩位後來都變成補教界名師,也是法律、政治、傳播界的專業人員(名人?),跟大家分享其中一位老師的觀念: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就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爭長短、盡情發揮,而不是執著於無法發揮的地方,跟自己鑽牛角尖,成就受限。)
(編者按:我唯一認同你的想法的地方,雖然數學很重要,但是不代表數學不好出路就很不好,加油吧!對自己的領域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輸在起跑點沒關係,要贏在終點。」(人生不是因為有上貴族小學、最多補習、前三志願而讓人功成名就,而是你不斷學習、發揮所長,最後在工作、人生、家庭得到開心的結果。)
(編者按:說得很好,但是教育理念就是要孩子贏在起跑點上,但是我看到很多人都死在終點。)

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做出選擇,然後自己負責。
(編者按:所有文章中,我最喜歡的一段話!)

    這總結算是不錯的,這應該是探討教育問題了,我這篇文章有提到過,至少數學不好的人在就業上不是魯蛇(loser),他們可以發威自己的專長,找出自己的價值。

是的,您的意見相當扎實,不過有幾點關鍵我們看一下:

1. 您教的孩子是不是我們討論到的這種「數學不好的人」?
有些人是數學很好,但是過去腦子還沒有適應數學課程或內容,
比方愛因斯坦,全世界數學最好的人之一,小時候數學成績不好~
後來卻在該領域裡面有所貢獻。
(編者按:你不懂愛因斯坦,他是擁有注意力缺失症(ADD)的人,詳情請翻閱這本書籍,他是從小就非常天才,只是無法反映在教育身上,愛迪生也是有這問題。所以不能拿正常人跟有ADD做比較阿!)
也就是說「數學不好的人」,跟「一開始數學沒有學好的人」是兩回事,
我相信可以用國文的教學法讓某些孩子提昇學習能力,
但仍有許多人是無法靠這種方式的,原因在於: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2. 抽象概念。
相信有很多人在抽象文字、形容詞運用、情境表達上面有許多創意,
不過數學算式並非抽象概念,而是腦部思維結構,
有許多語文運用很好但數學還是不好的人存在,
我有一個這樣的朋友,不只中文古文、英文古文,
他也學拉丁文、義大利文、法文、西班牙文等等,
而他看的高等數學理論書籍是用英文寫的,
他說國外的數學教科書裡面能講述許多邏輯的原理,數學思維的「方式」,
他看的懂,這些方式他說的確是該拿來「教育台灣的孩子」,邊看他也樂在其中,
但是他「無法去演繹」。

也就是他仍舊是一個數學不好的人,他能看、能理解,
但是他無法像數學好的人,讓整個思維去感應、適應那種架構,
而他是台大財經系,他當年數學考的好,但是他自己知道他數學不好,
因為他理解那並非是真的其他理工人員的那種好,而是自己其他方式的理解。

最妙的是,這位仁兄的父親、母親數學非常好,早期電腦程式還沒有普及的時候,
銀行裡面有一些數學問題還是什麼帳務數字處理,都是請教他的母親去做,
到了四十歲,他父母只要拿起高中課本,「瞬間」就能理解(兩分鐘以內),
但我這位朋友拿起高中課本,可能要研究個半天、一天、一星期,才能去「重新起步」,因此是有差異的。


3. 我整篇文章強調的是最後一句:思維差異
說什麼語文跟數學有關的人並非是我啊~是網路上、市面上的許多人,他們才是真正窄化了語文能力,畢竟他們要去形容自身感受、自我問題,甚至簡單形容一天的經歷都很困難,因此他們才會說出「數學不好是語文不好」這樣的言論。
您當然不是,您是中文系的,對中文運用、語意學這些都是最起碼的底子,當然知道我們討論的不是他們那些點到為止的結果論,而是必須去更縝密的思考當中的含意。

受教了。

    我來做個總結,你的論點很多失敗的問題,一來是缺乏根據去佐證你的觀點,所以你的觀點完全沒有可看性,再來就是我可以用大量的引言去推翻你的觀點,除了論點很失敗之外,我都可以輕易推翻了。至少我碩士畢業的學生,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去撰寫文章的,並非是碩士畢業講出來的話都是金玉良言,而是他要講出來的論點都要有參考資料去佐證,講出來的話才有可看性,就跟我推翻你的觀點一樣,一定要有書本去佐證。其實我寫這篇文章,也是花費很多時間去溫習、翻閱很多書本,去建立我自己的觀點,讓自己的觀念更有效力。



補充:
    數學真的很難,又很殘酷,相較於其他科目,其他科目很難,但是很溫和。我在研究所或是大學時候,也是會遇到相關非常困難的數學,這時就跟你們遇到的數學問題差不多,想很久都解不開,或者是不知如何下手,但是這領域是我們選的,我們就要有義務去做練習,並非像你們可以可以放棄,換跑道。如果自己的專業隨便就放棄的話,有哪的領域可以走下去?所以總是要找方法去克服,像是去圖書館參閱其他教材,嘗試去理解,想辦法問教授,跟教授討論自己的問題再哪裡(當然自己要做好功課,否則去也白去,教授也不清楚你問題在哪?)等之類的,想辦法去搞懂,每個領域都有每個領域困難的地方,決定好之後就要有所覺悟,去做吧,成功之後那東西就是你的了。

舉個例子好了,當我們要算∫ (secθ)^3 dθ,時候,你們要怎麼算?

∫ (secθ)^3 dθ= ∫ (secθ) (sec θ)^2 dθ
       = (secθ) (tanθ) - ∫ (tanθ) (secθ)' dθ
       = (secθ) (tanθ) - ∫ (tanθ) (secθtanθ) dθ
       = (secθ) (tanθ) - ∫(secθ)^3 - secθ dθ

2∫ (secθ)^3 dθ= (secθ) (tanθ) +∫secθ dθ
        = (secθ) (tanθ) + ln |secθ+ tanθ| + C'
所以
 ∫ (secθ)^3 dθ = (1/2) secθtanθ +(1/2) ln |secθ+ tanθ| + C      



這是一套微積分的SOP算式,請問你們搞懂了嗎?其實要理解這題型,自己要做一些功課:
    搞懂三角函數
    搞懂積分原理

    搞懂分佈積分
    搞懂
∫ (secθ)^2 dθ 的答案是 tanθ
    搞懂
∫ secθdθ的答案是ln |secθ+ tanθ|
 
    為什麼數學很難,卻又很殘酷?因為數學本質是直向性思考的,一個環節不懂,一個觀念不懂往往就看不懂過程怎麼運算,不論數學好壞的人都會遇到這些挫折,差別在於自己如何去學習,比別人什麼都不懂,就要比別人更用心去學習,這不是講該領域不熟的人應盡的義務,而是面對該領域很擅長的人需要的責任,很多傑出的人都有這樣認知,才會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不論怎樣的人,做什麼就要像什麼,就是這樣。


    藉此分析數學優秀、普通、不好的人的觀點好了。
    同一個題型,會有哪些觀念呢?
    
數學非常好的人:∫ (secθ)^3 dθ= ∫ (secθ) (sec θ)^2 dθ
不用懷疑,數學非常好的人筆記就只要記錄這樣就好了,他只要知道把
∫ (secθ)^3 dθ= ∫ (secθ) (sec θ)^2 dθ,記錄下來,他很清楚再來就是分佈積分了,不需要額外作記錄,只是增加記憶的困難度而已,因為自己的觀念、底子都很熟悉,記錄方面簡單的記錄會有助於自己的思考,其他就是靠自己的曾經下過的功夫去演算就好,我當助教就是這種水準。

數學普通的人:公式照抄一變,看一看,就瞭解了,自己在演算時候就有點困難,自己去找出自己哪裡不懂,去解出來。(我第一次學習就這樣學,畢竟是初學者,要下點功夫,只記錄一些些風險很大。)
    
數學不好的人:觀念都很不熟悉,抄了還是不懂,鴨子聽雷,就是原發文者這種水準,我就不加以贅述。

我去比較其他領域,就以生物中了解細胞結構為例好了:
    你只要下功夫,去做筆記如下:
Nucleus:material consisting of DNA and proteins.
Plasma membrane: membrane enclosing the cell
Ribosomes: make proteins.
Golgi apparatus: modification, sorting, secretion of cell products.
Lysosome: digestive organelle.
Mitochondrion: Most ATP is generated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network of membranous sacs and tubes.
    你可以不懂Ribosomes在做什麼,但是你可以學習Nucleus在做什麼?你不懂Lysosome,不代表你什麼都不懂。因為是屬於橫向思考的,和數學的縱向思考不同,不會一個環節不懂,你就不了解大部分的課程內容。所以生物很難,我只能說他很溫和,數學很難,我會說他很殘酷。    

[感想]大一新生寫給大四畢業的我

  四年之前,你還記得你的抱負,擁有一切的雄心壯志,能克服一切萬難的勇氣。你總是自豪的說:「在我的微積分裡面沒有不可能的事」總是要成為化不可能為可能的男人。而今,歲月如梭,眨眼間四年就過去了,既然在四年之前不知對未來的揣測,但是總是對未來充滿期許,總是愛著充滿挑戰的世界,一定會用心去達成他。況且,我總是相信,在四年之後你一定成熟內斂,一定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不計得失卻在乎自己的奮鬥歷程。
  四年之前,你是否還記得你要成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希冀能在大學中帶領著一群人,在團康中不會失態;在身為隊長中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能一切以團隊為己任。
  你還記得在高中三年級的生活嗎?在聯考制度的壓力下,你總是為了聯考而努力不懈。而今,回想起來,總是會說:「當時雖苦,但是追求夢想總是最美的。」你是否還有夢想,奮鬥的夢想,想要獲得成功的憧憬?我知道,你一定會紀錄著自己的期許,盡自己的一切達成他。
  我一定知道,你一定有失敗的經驗,但是你在失敗中總是自豪而不屈,縱然和你的相差多遠,你還是會珍惜你付出的代價,在付出努力的過程中你一定過著更充實、更美好。
  你還記得你對數學的熱愛嗎?面對難題時你總是努力思考,設法解決,絕不放棄。一種先天賦予的研究精神。你總是對數學這擅長的科目感到自豪傑使面對難題你也有不畏懼的精神吧。你總是在高中是數學為你的專業科目,但是你還記的高中時的目標嗎?你總是想把你的專業科目表達出來,讓每一位了解到你是很徹底的了解他的。你一定認為學術上的專精不在於在紙上作業勝過別人,而是在於你能傳授他人,講得頭頭是道。
  象棋,是你熱愛的休閒活動。你還記得棋力高的人的思考模式嗎?想要求勝前必須先求和。勝敗兵家事不期,你不會是一開始就想要徵求勝利,而是在乎你你得穩健步伐。身為高手的你,你一定會有不畏失敗的勇氣,贏得勝利的信心,不在乎贏多少人,而在乎奮鬥多少。
  最後,你一定有體會過:「當你不在乎失去,你才真正愛著;當你完全付出,你才真正活著。」你一定會相信,唯有奮鬥,才讓你的生活更充實,更美好。

[日記]學象棋的心得(以LOL觀點看待象棋)

話說我為什麼要練象棋,想法很簡單,就只是單純的入坑。當我還在大一新鮮人時候,就去校內的社團博覽會,看看要入哪些社團。看見有人街舞跳得令人動魄、看到有人繪畫畫得很好、看到有人魔術變換得出神入化、又看到西洋劍屢屢得名,或是鋼琴彈奏旋律非常美妙,總結琳瑯滿目的表現,我選擇了象棋,因為大部分的社團只要畢業後就不再碰上,只有象棋,讓我覺得以後可以跟別人切磋,並且持續一輩子的休閒,直到我踏入另外一個世界,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時在是很傻很天真。

LOL來說,有個網友說不到30等是一個世界,30等以後又是另外一個世界,LOL30等才開始,金銀銅本是一家,白金鑽石菁英又是另外一個世界。簡單來說每個階段的思想、觀念、態度都有所不同,身為一個打電腦取樂的Play for fun玩家和另外一個衝天梯、積分的Play for Uber玩家都有所不同。有個人認為會戰很混亂,招式放完就知道結果的,又有些人熟稔分析SUPTOPADC...等,甚至熟記小龍時間、逼戰、插眼、思考所有戰術的運用,揣摩隊伍角色的搭配,一波爆發或AOE陣、全球流或Poke陣、中二流、四一分推...等。象棋也是如此,踏上訓練之路所看的世界完全不同,踏上之前自恃自己很會動馬或動炮、沒有戰略、陣型考量,只知道把將軍吃掉、一切只靠直覺、簡單的運算去吃對方子;踏上之後才知道,象棋有陣型、有對策,有因應方式。一盤棋中,才知道中炮對反宮馬,變化有多覆雜、看著中炮有五六炮、五七炮、五八炮、五九炮,或者是中炮過河車,中炮巡河車,光是這些變化就要思考我後手反宮馬要如何應對。LOL中,我會說我Main SUP,就如同象棋中,我會說我只會下反宮馬。

踏入另外一個世界心態要如何調適呢?我看著一堆人下棋,總是覺得很好笑,棋總是下得特別軟、不懂得搶攻,不懂得占優勢擴大先手,完全沒有風向,稍微指點一下還稍有不悅的說:讓我好好想好嗎?我自己暗笑他的傻,自己的觀念都錯誤了怎麼想都枉然。因為自己站的世界和他們有所不同,自己也不方便說什麼,我們要配合著陣型,緊湊的佈局觀念、找出突破點搶攻,觀察對方的錯誤,棋才會驚妙、可看性。想想看LOL中路隨時要爆發會戰,雙方戰火一蹴即發,結果45輸了會戰,赫然發現身為ADC的你在上路玩開心農場。或者是說因為對方的走位失誤被我方Ace結果不懂得破對方水晶兵營,反對對方集體復活搶走巴龍,不懂的緊湊密集的戰略思維,不懂的擴大優勢,這樣子缺乏概念實在很難求進步。

踏入象棋的另外一個世界感覺看來,壓力真的很大,如何在劣勢導正風向姑且不談,頂多打賭對方失誤,在優勢中如何擴大先手,這就一大考驗了,如同LOL中對方龜塔時,就算你比對方還多一件大裝,想贏還是要找時機dive。所謂進攻比防守還困難,怕自己失誤,自己就算贏了兩三先的優勢,還是必須找突破點,一點失誤被對方反敗為勝,如同LOL dive不成,被對方反打一波。固然孫子兵法提到:「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點出想要制敵而機先卻又顯得盲目躁進;想要穩健保守卻會錯失良機,到最後都被牽制住。雖然我覺得孫子兵法很嘴砲,但講得很有道理:嘴砲在於掌握出時機本來就非常的困難,至於道理,跟戰略、戰術性質有關的東西,這一段話真是金玉良言。像LOL的即時戰略也好,或象棋標準的棋盤式回合戰略也罷,戰術性質牽扯到觀念與經驗,把他運用的淋漓盡致,才是制勝的不二法門。

至於學象棋有什麼好處,誘使我踏入那另外一個世界?如果說學象棋的好處在於多訓練思考力、判斷力、決策力、定性...等。我覺得這全部都是屁話,就如同國文老師說出學古文有多少好處一樣,聽他放屁就好。我跟一群人對弈,且都完全沒有訓練過的,以LOL作為譬喻就是不懂EU流。我詢問他說要不要學象棋,當然是否決了,有些人想把象棋永遠下好玩的就好,又有些人說只想接觸點皮毛,不想專精下去,如同有人打LOL只想打NG場或是電腦或ARAM這樣。至少我很欣賞他們有想法的,我也不方便說什麼,韓愈有說:「得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此而已。」遊戲而已,全部都牽扯到訓練遊戲都不遊戲了,人家面對這領域投入的狀況有深有淺,也不需強求。不過我練棋學到什麼呢,其實只要認真投入,你就自然體會到了,如果學象棋那麼辛苦,又乏味,我自然放棄,學象棋至少有獨到的魅力讓我持續去訓練下去,可以讓我專注,只因為我選擇了他,下面幾點是我學象棋的體會。

1.輕鬆學習快樂成長是狗屁,想要輕鬆快樂學習是學不到東西
當我還是小大一時候,運氣比較好遇到比較好的老師,可以教導我的棋藝,讓我棋藝更加精進,但是教導到最後,只有感到我棋力一值卡在一個地方,以專業術語來講就是高原期,持續一兩年,我象棋一直都沒進步,後來發現有象棋打譜軟體,可以輔助我,鍛煉我的棋力,讓我比較輕鬆,但還是不夠,起因在於我缺乏了資料整理,開始整理資料,還是不夠,開始上網找資料。除了對弈以外,還有很多功課要做,做到最後,自己也不覺的輕鬆了。每次這樣做,才想到教育部教改推廣輕鬆學習快樂成長永遠只有放屁,什麼叫作輕鬆?能給個定義嗎?上完課不複習叫輕鬆?回家沒有功課叫輕鬆?沒有考試、報告叫輕鬆?這樣輕鬆學習,那有辦法學到東西嗎?當你想要學到東西,你就要下功夫,當你要下功夫,你就不輕鬆,也不愉快。所以我國中老師對教育部的教改政策的批判頗有道理的,只要牽扯到學習,永遠不輕鬆,不快樂。踏上學習、訓練之路永遠不輕鬆,至於快樂,也是要考驗自己的熱忱。

2.天份只是參考用,努力才是上策
有些人對某些領域不熟悉,就說那領域要靠天份,記住,他只是為了不想碰觸那領域的藉口,有些成功人士都說某某某領域要專精,就是靠一點天份。我是對他發表的言論嗤之以鼻。我只能說,有些領域只能靠天份這句話根本就是謬論。如果你想要成為萬中選一的佼佼者,在幾千萬人中脫穎而出,那除了努力之外,還要靠天份;但是當你只是想成為每一百個人勝過九五或九六個人,那種東西只要靠努力就夠了。別懷疑,真的是努力。有網友說LOL打上菁英靠的是反應力,但是能打到鑽石或白金真的要靠觀念;反應力好比是天份,觀念好比是努力得來的,如此而已。相信大部分的人對專一領域的專注總是尋求前百分之幾的高手,並非萬中選一的佼佼者,自然努力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

3.態度決定一切
英文總是會說:「Attitude is everything.」,這我還蠻認同的。每個領域都一樣,都要下功夫,且非常的努力,可是每次把努力掛在嘴邊彷彿多此一舉。要努力就可以成為高手,我覺得根本就是老生常談了,但是怎樣努力又是一門大學問了。從象棋的眼中思考這一切,想想每天下象棋就可以變成高手嗎?想想每天打LOLLOL自然就可以上白金嗎?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然而在否定這問題時,豈不是跟我列舉的第二點矛盾?在網路上,我自己對弈時,總是遇到上千場的玩家,棋力卻奇差無比;相較LOL也遇到打了破千場勝場(勝差負300),實力確是銅五。光靠上千場經驗的歷練下,實力應該非常強悍才對,卻沒有任何進步,問題出在哪?就出在沒有明確的方向性。因為棋局並非下完就結束了,首先,自己要很清楚自己下過怎樣的布局,在布局中有哪些的疏失,熟稔對方的應對方法,進一步檢討改進,舉象棋佈局例來說: 
 1. 炮二平六  馬8進7    2. 馬二進三  車9平8 3. 車一平二  炮8進4
 很清楚第三手紅方車一平二,黑方就會炮8進4形成左炮封車,紅方不能補士或飛象,下一手黑方炮8平5必打中兵。紅方只能兵三進一,但黑方會炮8平7,紅方又不能車二進九兌車,黑方會 炮7進3先踩底象叫將。退回到第四手,紅方如果馬八進七,黑方又炮二平五掛一手中炮...等。
光是基本布局,就要很清楚的應對方式,對方可能的佈局,尤其是越專一越好,方向明確了,再來就檢討自己對弈的缺失,棋力就會進步,很多人到頭來完全不清楚自己步局有哪些問題,到最後憑直覺亂下一通,更不可能檢討,自然棋力永遠不會進步。我大學跟學弟已LOL為譬喻:練象棋跟LOL差不多,你要專精TOP,就專精一種角色就好,假設你玩上路雷文,就專精,思考遇到蓋倫怎樣應對,思考遇到凱能如何應對,假設你今天玩TOP,明天玩MID,後天玩SUP,到最後什麼都不熟,沒有方向性要怎樣求進步?所以訓練並非是玩玩而已,要用正確的態度去思考他的方向性,很多人很努力,確缺乏明確的方向性去付出,到頭來歸咎天份不好,如果對該領域有良好的態度和熱忱,就努力去執行吧,並在執行時思考如何改進,就可成為高手。
    
4.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有時候我覺得很傻很天真,每當遇到挫折時,總是會問象棋要怎樣練?其實沒人會給你正確的解答的,那要自己去尋找。我怎樣要變強?每次遇到老師高超的技術總是望塵莫及,自嘆不如,老師給我一句話:「慢慢來。」要怎樣變強?「靠經驗。」後來逐漸練了有一定水準之後,才知道老師講的話是正確的。當我在思考一盤棋局要怎樣解同時,老師總是輕而易舉的點出來,並指出我的問題,讓我嘆為觀止。反過來我去看看一些人的下棋,很明確的了解他們觀念上的缺失,我也輕易的點出,才知道我棋力已經到達另外一個水準,雖然棋力還遠不如老師,但是至少我也有一點自信,真的要靠自己練習。每當我問說象棋要怎樣變強?才知道當時的我根本就是想一步登天,後來想想根本不可能,棋還是必須慢慢琢磨,自己練習,機會來了,就是自己的。

5.認真對待自己專長,會看見與眾不同的世界
在我踏上象棋的訓練之路之後,看的世界總是會不同,所有的觀念完全會有所改變,那種新的世界的心態也是要轉變,一盤棋就是要贏,贏之後也要檢討自己的布局是否缺失,贏了這盤棋,是自己能完全掌握住戰況的感覺,並且無懈可擊,無法挑剔出來的缺失,就是我獲得的成就,並非只贏就好。有些人只為了贏棋,可是看了佈局卻顯得格外可笑。在自己想要認真去經營象棋時候,自己要嘗試去探索,學習,像是去網路上找資料,學習如何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學習如何檢討改進,那些全都是學習。踏上訓練之路真的是不輕鬆,但是改變自己的態度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認真經營吧,對那些東西所獲得的成就就是自己的。

6.挫折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自己付出熱忱去經營象棋,想當然爾,必然會遇到眾多挫折。看棋譜很辛苦,想當初看了沒幾步自己就想放棄;自己鑽研中炮對反宮馬的研究,可是對方又不一定下中炮;想找人一起訓練,可是卻沒找到;環境中,沒人鼓勵我、激勵我繼續練棋;誘惑太多,練棋會有所懈怠...等。挫折太多太多了,有時候自己練好久為啥沒進步...等。但是面對那麼多的挫折,我為什麼還要訓練,因為自己選擇的路自己要有所覺悟。如果不喜歡的領域,自己可以放棄,畢竟是自己不喜歡的,如果自己專長的領域,或者是自己的熱忱所選擇的,自己又不重視豈不是一位魯蛇?所以象棋有時候會磨滅我的熱忱,但是對那新世界探索的驚奇與讚和,又對自己所選擇的東西有所覺悟,讓我持續去經營。

有時候自己在學習象棋時,會想到自己在玩LOL,或者是玩LOL的時候又想到自己在玩象棋,真是有趣。自己才感受到LOL或者是象棋,也是有很多雷同的地方。更進一步來說,自己踏入訓練的道路,每一種領域都是一樣的,有時候看看別人學畫講出他的心路歷程,也是跟自己踏入的領域又有點共鳴,有點震撼。不論選怎樣的領域,就認真去經營吧,會看到有所不同的新世界。

[日記]愚公移山的啟示

    愚公在我小時候認為是愚昧的人,現在也這麼認為。
    愚公有很多理由可以不要去移山,最簡單的就搬家就好了阿,如果山脈被擋住往返市區的道路,搬家算是最省力。什麼?不想搬家,那就挖山洞也行,也不需把山脈給搬走。也想不到嗎?豈不是要哆啦A夢要任意門了。根據我這位認真魔人來分析,愚公要移山不可能成立,在古代那種科技不發達沒辦法靠人力把山移走,就算說你不會絕子絕孫好了,後代的都像你那麼有「毅力」好了,外加近親繁殖或是有女人會看上你那麼有毅力想跟你孫子結婚好了,你想要移山?你當山脈的組成都只有泥土的部分嗎,有些岩石光是普通的土工器具根本就無法開挖,在發現問題不能用C4就搞定的年代,你的土工器具都是鑽石成分製做嗎?都不會毀損都可以開挖堅硬岩石?還是你們一家本身天生神力,再怎樣堅硬的石頭都可以開鑿?就算你們家人都天生神力、又是鐵匠鋪好了,專門製作土工器具,人手呢?你們勞師動眾要開始移山了,誰要賺錢?誰要準備一天生活所需?誰要準備開挖的器材?就算上述問題都可以解決好了,你有本事移山嗎?河水的浸蝕作用、風化作用、生物的破壞...等會比你移山的速度慢嗎?外加地震一來,板塊的影響山脈又增高了,豈不是要重挖了?總之看完心得只有一句話:「智叟是對的。」
     然而,這時候就來仔細分析了,愚公為何要移山?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嗎?家族都沒想到更好的方法嗎?是否有移山之外的其他方式,結果都被駁回了?想搬家,想想看市場周邊的地價是否讓愚公一家無法負荷,還是說有很多類似想法的居民將精華地段都佔滿了,輪不到愚公的份,還是風水太好搬家會遭到天譴?挖山洞又會怕坍方,還是移山最好了,可以選擇消極態度不肯行動,或者是積極態度去執行一切。當然,後來想一想,愚公移山並非是評斷愚公的方法是否正確,而是欣賞愚公的態度與毅力。
    愚公真的適合搬家嗎?愚公相較其他居民,他有足夠的人脈可以關說嗎?有獨到的眼光可以判別出叫好的地段嗎?又找到適當的時機可以搬家又不怕人搶走嗎?總總原因是否有考量過,以大家的眼光來說,搬家遠比移山還要好的選擇,但是對他來講,移山說不定比搬家還要好的選擇。智叟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他清楚知道愚公的方法錯誤,但是卻對愚公的個性、風格與生活習性不了解,甚至自己也沒有任何作為與行動,只知道說風涼話。不管如何,愚公真的是付出行動,更進一步來說,愚公有提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這句話又奠定了愚公成功不盡在我,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果實固然欣喜,但是將成功的果實留給後代更是偉大,固然愚公是為很令人讚揚的人物。所以愚公在於在於自己有自己的方向與目標,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至於智叟,是為隨波逐流,跟隨著大眾腳步、甚至是盲從的人。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興趣與夢想,或者是有人人稱羨的特殊專長,有些人很會繪畫,有些人很會創作樂譜,又有些人善於體能...但是說不定那些擁有特殊專長的人,卻對課業方面很不擅長,在現今的文憑主義、升學主義之下,一堆人只會了汲汲營營去取得所位的文憑,卻輕忽了自己擁有的特殊專長,甚至受到環境的影響,更要更改跑道。舉例來說,一位國中生成績有到達國立高中的水準,有藝術專長的你想要念美術班,父母親同意嗎?想當然是不同意的。在現在人的眼中,成績決定一切,成績好的成就自然高,反之亦然。
     雖然念書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但是不見得每的人都適合念書。
     就已電競小子曾政承來說好了,雖然後來從事物流業,但是他曾經在電玩界叱吒風雲,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在TPA奪冠之後也曾經提起他,凸顯電競選手的心酸,雖然電競選手再怎樣辛苦,坎坷,還是有人會去走,因為大部分的電競選手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或者是只有電競這方面的專長而已。反觀曾政承放棄了電玩去念書,我看只是會是競爭下的犧牲品而已,更不會像電競這樣發光發熱。真的,對很多人還說,寧願做了有一點後悔,也不要沒做後悔一輩子。
    盲從,固然是最穩的投資,隨大眾的腳步,自己並非出色,都可以安穩度日,鮮少人想要有愚公的心態,因為風險太高了。智叟的心態眾然非常難表現出色,也不容易潦倒,伴隨著文憑主義的產生,每個人都想要念大學,總是認為大學畢業後出路廣、有前途。政客看上這一點、配合著民粹,廣設大學、並將本身技職體系學校升格成科技大學,雖然人人都是大學生,但是大學學歷的貶值,導致大學文憑不值錢,甚至業界都想用大學生,導致本身不適合念大學的學生紛紛都要念大學洗文憑,浪費四年光陰,最後犧牲掉的都是大學生。
    台灣總是缺乏創造力,不管哪個行業都一樣,耳熟能詳的科技業來說,確是充斥著代工;即使網路遊戲特別熱門,但是台灣只是當個代理商。台灣不懂得發長、創新,只想著跟隨、盲從。創造力,是愚公心態的人才能達成的目標,但大家都只想當智叟。
    
是自己而決定的選擇也無所謂對錯。你是誰?你要什麼樣的人生?都會決定你做的選擇。扮演盲從的智叟也好,或是愚公也罷,都自己決定吧,人生的路每一段都有意義,失敗也好,走錯路也好,最後都讓你變成今天的自己。


[日記]你不能做我的詩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我撰寫這篇文章時候,是因為這一句讓我印象深刻,不知何時開始,可能是高中生涯吧,現在已經到碩二了,由於自己也常經營部落格,或者是在PTT發表自己的文章,回想到這句話,讓我印象很深,難以忘懷,藉此寫這邊來分享我的見解。

詞:胡適
醉過方知酒濃
愛過才知情重
你不會做我的詩
就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從這四行節錄一下胡適所寫的詩,但是前面兩行並非表達重點,我就跳過,但事後兩行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卻讓我感觸很多,寫文章的創作方面,或從國小到大學的國文課裡面的感觸,想想看為什麼文章得不到老師的青睞?但是後來想想,為什麼要得到老師的青睞?一直想想以前如何寫出一篇好作品,但是分數總是比別人低,後來想想也真是可笑,一個守舊的中文老師,一個填鴨式教育教出來的品質,一個文人相輕的態度,教出來的作文不會太差,但是卻箝制了學生的思想,缺乏了創造力,更失去了作品的靈魂。
    遙想高中當年,作文總是寫不好,很簡單,作文文體有很多種,記敘文、論說文、抒情文...等。每個文體筆法都不同,加上身為理工思維的我寫理很擅長,但是不會寫情,更不會敘述景,這是理所當然的,人總是有擅長或不擅長的,但是老師就硬要我背優美詞句,名言...等。諸如韓愈說的:「師者,之所以傳道、授業、解惑...」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如果描寫景物的話,就背說修辭法,把很多寫景很好的全背起來,後來想想,老師的教法很智障,導致把我高中教成智障。正所謂當兵前智多星,當兵後派大星。經過這種教育洗禮,我國文作文程度變成派大星了,彷彿跟當過兵一樣悽慘。
    為什麼會有這種落差呢?理由很簡單,俗話說:「萬物的起源都要靠記憶。」這點我絕對承認,算數學也好,寫程式也罷,或者是精進自我象棋的棋力。反正一定要背背背,有背才有辦法成長,為什麼我會越背越好呢?因為有結構性,在其他人的眼中來講就是要理解。有組織,有架構,越背越好,才塑造出我數學不賴,程式不錯,象棋也有一定水準。要學會記憶,才真正學到東西。國文老師叫我們背一堆有的沒的,也是OK,但是我沒組織,沒結構、更沒興趣,除了很難背起來外,外加背了不會運用,運用了也不成章法,作文當然不好,假設我給國文老師出個程式考題好了,好心一點給他Open book,我看也跟智障一樣寫不出來,呵呵。
    那真的背那些國文東西有用處嗎?我想也有用處,看我現在所學能寫一手好文章,也算是平時愛寫部落格吧,當然也用上以前所學的,但是背了誰的文章能寫得向那作者一樣好嗎?我想絕對不可能, 這要開始點出「你不會做我的詩,就如我不能做你的夢。」這句話的意涵了,這句話每個人的見解、用意,感想都不同,更因為每一個人的文化背景、知識、歷練都有所不同,才有不同的感受,如果要鉅細靡遺的揣摩作者本意,那就要把作者的背景、歷練聊若指掌,才比較正確知道詩詞本意,但是中文系的假如連這方面的取材都不願意,還自以為是的揣測,還真的很天才,更確切的來說是天生的蠢材。就如同莊子的魚樂之辯,你不是魚,哪知道魚的快樂;你不是作者本人,哪知道作者表達意涵?
    寫了那麼多,才知道國文老師要我們背那麼多垃圾,如果沒有想通的話,背了也是忘,以後也用不到,甚至寫出來的文筆不到別人的十分之一,因為缺乏思考,缺乏創造力,更是缺乏了靈魂,不了解作者,怎能寫得跟名作者一樣好?就算把名作者的文章全背起來,如果自己有悟性,自成一格的筆法寫作,就算金庸也不可能仿造我的筆法寫出比我好的文章吧!總歸:你不會做我的詩,就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感想] 為何還是一堆父母不贊成小孩走「電競」?

    在這世代,多少叱吒風雲的選手展現長才,為國家爭光,在《英雄聯盟》Season 2 世界盃賽事大放異彩的「台北暗殺星」,在美國洛杉磯進行冠軍賽擊敗了韓國隊,抱回新台幣3000萬元的獎金。自從這新聞報導之後,各家媒體紛紛討論,甚至有名嘴也探討電子競技活動。但是從大家討論的觀點來看,主要的主題有下列這幾項:1.電競是很有出路嗎? 2.曾政承事件的看法。 3.父母會不會贊成
1.電競是否有沒有出路
      電競是否有沒有出路,但是同樣的問題一直都被提出來,只能說一個人有沒有前途和有沒有未來完全就是你自己人生的事情,不可以牽拖自己喜歡或者是自己投入的興趣上面。真正業餘的電競玩家,會利用下班或下課時間和隊友切磋練習磨合考論戰術,這好比說一個優秀的學生參與籃球校隊,他除了成績在班上出類拔萃外,還可以在為自己的學校力拚出籃球冠軍。相較之下一般正常人用幾小時瀏覽網站或者是去7-11打工,難道不叫做浪費時間?
       根據PTT 網友Xargon(X鋼)的看法:號稱台灣最強CS選手Luke現在人在長庚還是馬
階醫院當醫生;當初第一任CS隊伍的隊長Quaker,之前在遊戲公司當副總經理;第二任CS
隊長包子,現在是Zowie亞洲區經理,同時也是TeSL賽評...等。在當年他們花在電競上面的時間都不輸給任何一人,甚至連一毛錢都沒有領到,但是卻不會因此沒有未來,反而比一般大學生出來都找到更好的工作。也就是說選手自己在角逐競技方面,也培養了相關的人脈,這才是未來最重要的東西,如果以電競這工作就有錢賺當口號,就天天在家打電動,其他就放棄,那種人做什麼就注定要失敗。
       不論是任何事情,就要用自己的實力、經濟和淺力作為考量,取決的不是社會的觀感,而是自己面對的態度。
2.曾政承事件的看法
    這位知名人物在二○○一年底在韓國WCG(世界電玩大賽)奪冠,向全世界高喊「 Taiwan Number One」的電玩小子曾政承 。那個在WCG拿下冠軍、和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握手寒暄、同時獲得陳水扁總統接見的少年,如今卻英姿不再。然而,當初和他一起出國比賽的同袍戰友,許多都已經紛紛轉行。曾政承還說:如果可以重來,我寧願不要遊戲。
    這話題也一直在討論出來, 基本上也是反映出台灣電競選手的悲歌,相較之下,諸如體育行業也是,這行業雖然是窄門,但是也要自己去開發,如果不能當主業,為什麼不當副業就好,也算是一個方向,在這世代,不應該抱怨,祈求政府給予取求,要就是自己去嘗試發展,如果真正有興趣的話,何嘗不都自己來?我自己象棋也算其中之一,象棋本身也被文化協會把他弄垮,自己還是有心經營,想要當副業阿,為什麼象棋行其他行業不行,口口聲聲政府無能,何不自我創造。
                                                                               
3.父母會不會贊成
      自己看魔術達人秀中有位大學魔術師,他跟家裡提議想當魔術師,結果家人堅決反對,認為這行業出入不會太好,但是自己在東南亞那邊取得魔術世界冠軍,本來反對的家人就雙手贊成了。這換一個角度來講,假如你是西門夜說的父母,你會反對你自己的孩童走電競嗎?另一方面來講,假如你是普通孩童的父母,你會反對自己孩童走電競嗎?成績沒打出來還想把電競當成一種職業,那只是逃避事實的藉口而已,如果相較LOL的玩家,自己有本事打到頂峰,那再來談論電競職業也不遲,簡單來講,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不要被旁人左右,為自己負責。如果成績出來,相信沒人會反對的。
       不管什麼行業都一樣,只要自己努力經營,拿出成績來, 努力走下去,並對自己負責,就可以展現出傑出的表現。

[日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說:『只知學習,卻不去思考所學的道理,那還是等於一無所知;而單憑空想,卻不去實地學習,也是得不到正確的學問。』但是在思考這道理之時,又可以藉由生活周遭去體悟這道理。
    我在研究所也待了一段時間了,眼看要接近碩二了,此時在搭乘的公車上,心理胡思亂想,一來想想禮拜六去觀摩象棋比賽,省思自己學棋的心態;又想想自己的未來規劃,何謂才是價值的人生觀,給自己一個定義:在人生積極的態度下汲取快樂。但是如何積極,根基在於學習。市面上學習又多少成功的人,又多少失敗,建構在態度。這時體會孔子所言,打上這篇網誌。
    回想少年時期,人生懵懂階段,看到這句話,倍感壓力,一來自己對未來茫茫然,然則目標只是單純考試念書。總之成年人的一句話:好好念書,將來不會沒出息。而今,沒有何謂考試壓力,心靈寄託在大學的自由當中,看到這句話,心有體悟,有感而發。
     回想起自己如何看待象棋,區區個下個好玩,就想加棋藝社。開始踏上象棋的訓練道路,從之前的好玩,開始學棋,藉此體悟下棋道理,想要成為高手,必須努力學棋,但是挫折頗大,一來自己棋力未精,時常輸棋,又因為棋譜繁瑣,懶得閱讀,成效不彰。然則經歷過社長階段,而今研究生,下棋次數也頗多,就在得志、失意,的交錯下,下棋有所成就。縱然不能成為高手,但也有一定水準。
    藉由下棋去看孔子所說,就非常有感觸,何謂學而不思則罔?自己在下棋最容易體會,人雖然都曾經是新手,汲汲營營的去汲取經驗,跟人家下棋,進步頗快,但是踏在一個階段後,努力跟人下棋,成效似微,或者是說無法進步,這時候就要想想,自己學習的根基是不是建立在盲目的學習?跟人家下棋,卻不懂思考如何精進,下棋只懂得勝負,不懂得覆盤、檢討,一錯再錯,卻不懂得參閱棋書,汲取經驗,何以成為高手?
    何謂思而不學則殆?口口聲聲說要練棋,懂得看棋書汲取經驗,懂得下棋,懂得覆盤、檢討,卻又不去實行。明知道看棋書,可以增廣見聞,讓自己的棋力更紮實,卻不去看!懂得去找人下棋,卻鮮少實行,懂得覆盤,下過的棋卻是過眼雲煙,倏忽即逝!更是一曝十寒,只有空想,不去實踐,是不能成為高手。
   學習何不如此,盲目的運算數學題目,背誦數學公式,也無法得高分;盲目的背英文單字,去練英文文法,英文也不見得好;去學習程式語言,只知道背瑣碎的程式碼、不去想邏輯,運用,如何寫好程式?到最後,只要歸咎一句話:自己沒有天分。何謂天分?我看是自己思想不對,心態不對,態度更是不對。
   高手,人人都想當,並非是人人都能當,只要學習架構在盲目身上,再努力也是枉然,如何成為高手,除了正確的態度,正確的心態,更要有明確的目標。何謂明確的目標,以象棋為例,並非是自己說自己要成為象棋五段,那不是目標,是理想,是要所作所為,那樣做有它本身的成果,就是目標。假如我要跟人下棋,欣賞著別人詭譎多變的技術,覆盤,檢討自己的缺失,重整自己下棋的策略,戰術,更進一步分析整盤的局勢。覆盤更正自己學棋的錯誤,就是目標。欣賞的棋書,體會到不同的戰術、下法,更進一步掌握大局關,這就是目標。更進一步整理一個表:

下棋、覆盤:校正自我下棋錯誤、重新分析自我策略。
 看棋譜:學習大局觀,重整、歸納、分析、運用在多變的棋局。
 觀摩高手對局:分析高手思維,進一步在自己對局時能得心應手。

    簡單來講,所作所為,目標明確,很明顯可以增進自我棋力,稅變成高手的一個道路,但是口說無憑,也要付出努力,但是有個觀念要有,就是,學習很辛苦,又很乏味!自古以來高手之路之艱辛,成功著屈指可數,一來是一堆人沒有目標,空有理想,盲目實行。二來有目標者卻不懂得實行。這兩者是不可能成為高手的,一個高手,要有明確的目標,更進一步實行,達到自己的目標,時機成熟,便是高手。但是,既然有明確的目標,懂得如何學習,但是學習起來非常艱辛,進步緩慢,要面對很多低潮,更多人半途而廢,明瞭學習沒有捷徑,捷徑便是死路。不論多正確的學習方法,不論多正確的學習態度,總歸一句話:學習是辛苦的,也是成為高手的必經之路。不能半途而廢,也要容忍很大的挫折,更要忍受孤獨,寂寞。高手之路何等艱辛,但是成功者,何嘗不是這樣辛苦而來?我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