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寺聲明啟事
  茲有不肖人士假借「星雲大師」之名,販售一筆字贗品或法物護身等不明商品,企圖斂財謀利,籲請大眾辨識詐欺之舉。佛光山星雲大師不會從事販賣行為,凡有損害名譽者,將行法律追訴權,以杜絕弊端,特此聲明。
焦點新聞
  • 梅山鄉圖書館整修啟用典禮 大林講堂贈《星雲大師全集》

    自2018年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梅山分會成立讀書會,持續推廣閱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致力提升地方閱讀風氣,積極落實「人間佛教」的核心理念。為進一步實踐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的理念,在佛光會全體會員們共同發心與隨喜贊助下,致贈《星雲大師全集》予梅山圖書館,5月19日於該館整修重新啟用典禮中,舉行隆重的贈書儀式。 佛光山大林講堂監寺如君法師率領梅山分會幹部出席,代表捐贈《星雲大師全集》395冊,典藏於梅山鄉立圖書館。期盼透過大師智慧結晶的經典書籍,為地方注入豐沛的閱讀能量,進而發揮長遠而深刻的正向影響力。 贈書儀式中,嘉義縣長翁章梁與梅山鄉長林俊謀代表接受這套珍貴著作。翁章梁表示:「透過閱讀,我們能間接汲取智者的人生經驗。鄉民藉由閱讀星雲大師的著作,不僅拓展視野,更能深入理解大師一步一腳印弘法利生的佛學思想。」 林俊謀則分享,梅山鄉積極推動閱讀風氣,率全縣之先推出「閱讀護照」制度,鼓勵鄉親廣泛借閱書籍,營造全民閱讀的書香氛圍。他也感謝佛光山的慈心善舉,期盼鄉民能常至圖書館閱讀大師著作,從中汲取智慧與力量。 梅山圖書館館長邱全福深受感動,表示《星雲大師全集》是館藏中的鎮館之寶,也是一盞照亮人心、指引人生方向的明燈。梅山鄉立圖書館獲贈珍貴的經典,不僅是大師的祝福,更讓人間佛教的精神在梅山落地生根,持續發揮正向影響。 如君法師致詞時表示,《星雲大師全集》內容豐富、主題多元,是人生路上的寶貴指南。「心情愉悅時翻閱,也許會讀到一首可唱可頌的詩偈;心靈低潮時閱讀,則可能恰巧遇見最能安慰心靈的智慧法語。」星雲大師一生弘法不輟,心心念念皆為利益眾生,勉勵大家多多閱讀大師智慧結晶,學習將佛法落實於日常生活,利益自他,創造幸福人生。 86歲的梅山分會資深會員王靜江於贈書儀式中感動表示,加入佛光會多年,「今日能親眼見證《全集》進駐梅山圖書館,內心無比欣喜與感恩。雖然無法確定是否有機會讀完這套經典,但我深信,大師慈悲智慧的文字,必在梅山綿延流傳,利益無數後人。」...<詳全文>
  • 美國西來大學畢業典禮 慈悲智慧啟航人生新旅程

    佛光山美國西來大學於5月17日舉行2025畢業典禮,近200位師生、親友與貴賓齊聚一堂,慶賀18位學士、24位碩士與4位博士獲頒學位,場面莊嚴溫馨。 西來大學董事、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致詞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雖無完整正規教育背景,但重視教育的願力,於全球創辦五所大學,其中以西來大學為首。西來大學不僅是學術機構,更是一個植基於慈悲、智慧與服務精神的團體。勉勵畢業生,無論未來選擇繼續深造或投身職場,皆應實踐在校所學,以勇氣、正直與開放的心胸面對世界。 西來大學校長謝明華致詞表示,畢業是人生另一階段的起點,在動盪世局中,更需以覺察、關愛與同理心關懷社會。他期許畢業學生們以所學為根基,開創屬於自己的快樂與成就,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典禮特邀非營利組織Madhatter Knit Foundation聯合創辦人、2024年美國亞洲小姐、現就讀於史丹福大學的Tiffany Chang演講。她分享自2014年創辦基金會以來的歷程,鼓勵畢業生勇於做自己、走出舒適圈、勇敢追夢,並致上誠摯祝福。 畢業生代表Kristen Anne David與Suprim Maharjan分別代表大學部與研究所致詞,2020年博士班校友Igor Kokhan獲頒榮譽校友表揚。典禮尾聲,全體畢業生依序上台領受學位證書,現場洋溢祝福與感恩。 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三分會會長李春紅親臨祝賀,為完成碩士學位的分會幹部劉鐙鴻獻花表達祝福。劉鐙鴻為佛光大學校友,透過「2+2」學程順利銜接至西來大學進修。李春紅特別感念星雲大師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成就眾多青年學子修學之路。 出席貴賓包括西來大學董事慧東法師、Tim Chang、Dr. Zhenyu Zhang,以及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會長蔡月琴等人,共同見證這一屆畢業生開啟人生新篇章的重要時刻。 ...<詳全文>
文化藝術

  佛教東傳中國二千餘年,已經不侷限於宗教層面,而是深入民間與人們生活契合為一。其不僅影響中國字彙用詞,在建築、雕刻、茶道、繪畫、音樂、舞蹈、文學、戲曲等各領域上,都已成為中國文化主流,在社會教化、哲學思想等,亦不得不說是受到佛教的影響,甚至在藝術表現上更留有輝煌燦爛的遺產。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教育大業

  建寺安僧,弘法度眾,是歷代高僧大德共有的弘願。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來到台灣,目睹正信佛教的衰微,心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了知需要人才才能講經說法、辦活動、興事業,讓正法久住。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慈善事業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並於世間行化宣說種種離苦得樂、拯慰賑濟的法門。自古以來,佛教徒為實踐佛陀「應病予藥」、「拔苦予樂」的慈悲教法,凡對大眾身心生活有所助益的事業均視為己任,積極興辦慈善事業,實現人間淨土。
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

修持中心

  佛光山修持中心之興建,乃星雲大師鑑於佛光山弘法四十年來,僧俗二眾,卻苦無一處具有多功能修持的殿宇可供使用,並今日社會奢靡風氣熾盛,道德人心空虛苦悶、迷失敗壞,故特建修持中心,擬以長年舉辦禪修、念佛、抄經等行門修持,來增進僧俗二眾的心地功夫,端正社會風氣,淨化人心,為世界、國家、社會等,略盡佛教棉薄之力。
相關單位